《桂林通史》

《桂林通史》

桂林通史,全書涵蓋了從古至今桂林各方面的發展狀況,包含鐵路運輸行業,民用航空行業,以及通訊行業。編寫《桂林通史》之議,始於1997年6月,在市政協吳旭敦主席、魏華齡、王玉梅副主席的主持下,與十幾位文史工作者共同商討如何開展桂林文史工作的問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編者:鍾典
市場價:¥100.00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頁碼:784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63378241
版本:1版
桂林通史桂林通史

裝幀:精裝
開本:16

內容簡介

桂林通訊業
桂林之有鐵路運輸,始於1938年8月湘桂鐵路桂林至衡陽段,繼之是1939年底桂林至柳州段的建成運行。湘桂鐵路的修建,從1937年始修至1939年全線建成通車,只用了兩年時間,這是抗戰急需促成的“戰時速度”,是廣大民眾和技術人員努力奮鬥的結果
圖書室圖書室

桂林的民用航空業,起步於1936年11月。當時兩廣合辦的西南航空公司經營的廣州飛南寧航班,以桂林為中轉站。第一架在桂林二塘機場起降的飛機,開始了桂林民航事業的歷史。1937年,由於戰爭的影響,西南航空公司從廣州遷桂林。為適應戰時需要,桂林又修建了秧塘和李家村機場,開闢了往返於昆明、桂林、重慶和香港、桂林、重慶的兩條主要航線。1941年太平洋戰事爆發以後,香港、桂林、重慶航線改為桂林至重慶航線。兩大航線的往返航班,每周也只有一至兩班左右。
古代通訊,多靠驛站。中法戰爭期間,廣西新式郵電事業開始創辦。到了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廣西巡撫衙門的公文始從桂林由梧州郵局交關道經手轉送。辛亥革命以後,廣西獨立成立郵區,省會桂林設郵政管理局,鏇隨遷省轉設於南寧。當時,郵政機構雖有增加,各個縣城及重要圩市逐步開設郵政分局或代辦所,但郵件依舊以人肩挑背馱,或由水道傳送。抗日戰爭期間,桂林開通航空郵路直達昆明、重慶等處。桂林有線電報的開通始於中法戰爭以後。光緒十三年(1887),首先由梧州接線至桂林,而後又從桂林接線通柳州。光緒三十三年(1907),省電報總局在桂林成立,民國初年遷省會於南寧以後,桂林電報局為三等甲級。抗日戰爭時期,桂林的電報線路和郵電機構都有較大發展,無線電報可通達重慶、蘭州、西安、昆明等地,電話的使用也相應得到發展。

目錄

概述
第一章桂林歷史的源頭
一、桂林古人類的足跡
二、青銅文化的興盛
第二章秦漢大一統下桂林的發展
一、秦漢大一統下桂林地方建城的開始
二、嶺西經濟文化的中心——桂州城
第三章宋元時期地位日漸上升的西南都會
一、從嶺西重鎮到廣西首府
二、繁盛的都會之府
三、宋元時期桂林的文化教育
四、名揚天下的旅遊名城
第四章明清時期桂林城市的全面發展
一、與明祚同延的靖江王府
二、明清時期瀰漫桂林的硝煙
三、明清時期桂林的社會與經濟
四、重新崛起的桂林教育與文化
五、災害頻仍與桂林的環境保護
六、桂林城市水系的變遷
第五章清末民初新舊嬗變的近代桂林
一、傳統社會的流變
二、新舊嬗變,步履維艱
三、清末桂林近代化的起步
四、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激盪
五、民國初年的桂林社會
六、近代桂林的文化
第六章“五四”之後大動盪大變化的三十年
一、從五四運動至抗戰前夕的桂林
二、抗戰時期的桂林政局
三、抗戰時期的桂林經濟
四、抗戰時期的桂林文化
五、桂林的淪陷和光復
六、衝破黑暗,迎接光明
第七章新中國變革與探索時期的桂林
一、民主改革與社會主義改造
二、摸索中的發展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桂林
第八章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桂林
一、桂林在改革中發展
二、迎接新世紀的衝刺
附錄一:桂林建置沿革
附錄二:桂林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第一章桂林歷史的源頭
二、青銅文化的興盛
1.湘桂走廊的青銅文化
商周時期,我國東南部和南部,直到越南的北部,是百越(粵)民族的聚居區。越族分布範圍相當廣泛,而且支系眾多,“百越”是這些支系民族的泛稱。百越在西周有揚越,在春秋有于越。在戰國、秦漢時期按習俗、方言等的不同,可分為吳越(包括東甌、閩越)、南越、西甌和駱越四大支系。其中西甌主要分布在包括今桂林市在內的廣西東部地區。
在今桂林北部,有一條狹長的谷地,古來為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之一,稱為“湘桂走廊”。在走廊內及附近地區,留有大量的青銅文化遺蹟,反映了西甌文化的發展狀況。
1971年以來,桂林地區不斷有商周青銅器及其遺址的發現。
1976年8月,在興安縣發現1件商代晚期的獸面紋銅卣。該銅卣通高22.8厘米,腹徑橫15.3厘米,縱11.8厘米,足高2.5厘米,重1.6公斤。提梁作絢索形,頸飾夔龍,腹飾獸面紋,器底有銘文“天父乙”三字。這是迄今為止,桂林乃至廣西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器。同年5月,在灌陽縣一石洞深2米處發現西周中期雲紋銅鐘1件,同時出土的還有繩紋紅陶2片、灰陶1片、石器1件。鍾甬部已殘,殘高36厘米,銑問28厘米,舞縱13.5厘米,舞橫21.5厘米。重10.5公斤。幹上飾乳釘紋與竊曲紋,鐘身飾圓圈紋、鉤連雷紋。此外,在灌陽新街還發現一件銅戈,年代大約為西周時期。此戈援作三角形,援中脊起棱,斷面呈菱形,中脊靠內部有圓形穿孔,孔直徑1.2厘米。內作長方形,大部殘斷。援兩面飾對稱的夔鳳紋和斜角雲雷紋。援長16.5厘米,最寬處7厘米,內殘長2.5厘米。上述青銅器在形制、紋飾、工藝等方面,與中原地區出土的同類器物相同,標誌著該地區在商代晚期開始逐漸進入青銅時代。

後記

大家提出:桂林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理應有一部系統、全面論述它的通史,而且責成我負責組建編寫小組並擔任主編工作。
在舊中國,桂林(臨桂)有志書而缺史著。新中國建立以後,桂林有過幾個版本的簡史,而通史尚付諸闕如。據此,編寫小組通過反覆議論,一致認為,要編寫的既是通史,在時段上必須儘可能追溯它的歷史源頭。因此,我們決定從約生活於三萬年前的寶積岩人寫起,下迄1998年桂林地市合併,新桂林市成立。在內容上則根據桂林地方建置及其所轄州、縣的演變,擇要介紹它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發展史。在行文寫作上,亦應在“通”字上下工夫,重講述而少評論。通過對歷史的講述,加強與讀者的交流。
《桂林通史》的開篇有由我執筆的“概述”,扼要論述桂林的建置、交通、經濟、軍事、文化,並議及桂林的人文精神。正文八章。第一、二章由廖國一教授執筆,論述遠古至五代時期的桂林史。第三、四章由劉祥學教授執筆,論述兩宋至清代鴉片戰爭前的桂林史。第五章由朱從兵教授執筆,論述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的桂林史。第六章由曹裕文副教授執筆,論述五四運動至1949年桂林解放時期的桂林史。劉文俊博士對該章作了補充。第七、八章由張堅副教授執筆,分別介紹1978年前的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以及1979年後改革開放至1998年的桂林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