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越窯青瓷弦紋罐》

《東漢越窯青瓷弦紋罐》

大量的考古資料表明,越窯瓷器出現於東漢。從東漢起,在浙江北部杭州灣內寧紹平原上的紹興、上虞、慈谿、餘姚、寧波等地出現一種器表施青釉的瓷器,這就是東漢青瓷。

基本信息

【名稱】:東漢越窯青瓷弦紋罐
東漢越窯青瓷弦紋罐東漢越窯青瓷弦紋罐

【窯口】:越窯
【器型】:罐
【年代】:東漢時期
【尺寸】:高15.3,口徑10,底徑10.7厘米。
【收藏機構】: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文物級別】:一級文物

文物介紹

東漢越窯青瓷弦紋罐,該器物直口,圓唇,斜肩,圓球腹,平底內凹,肩部置對稱二系並弦紋二道,釉不及底,少許開片。

相關資料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對浙江省上虞縣上浦鄉小仙壇東漢晚期瓷窯遺址出土的青釉標本進行過多項物理和化學測試,表明這些瓷器“具有瓷質光澤,透光性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的高溫下燒成,器表通體施釉”等瓷器所具有特性。
東漢越窯瓷器在上虞出現並不是偶然的。首先,這裡蘊藏著大量的優質瓷土資源;其次,這裡山巒起伏、森林密布,有豐富的燒瓷燃料;再次,上虞地處杭州灣南岸,曹娥江縱貫全境,水運交通十分便利。正是基於這三點,上虞越窯成為中國瓷器的發祥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