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詩經·國風·豳風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
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果臝之實,亦施於宇。伊威
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鸛鳴於垤,婦嘆於室。灑掃
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倉庚于飛,熠耀其羽。之子
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注釋
1.東山:在今山東境內,周公伐奄駐軍之地。 2.慆(tāo)慆:久。 3.士:通"事"。行枚:行軍時銜在口中以保證不出聲的竹棍。 4.蜎(yuān)蜎:幼蟲蜷曲的樣子。蠋(zhú):一種野蠶。 5.烝:久。 6.敦:團狀。 7.果臝(luǒ):葫蘆科植物,一名栝樓。臝,裸的異體字。 8.施(yí):移。 9.伊威:一種小蟲,俗稱土虱。 10.蠨蛸(xiāo shāo):一種蜘蛛。 11.町疃(tuán):獸跡。 12.熠耀:光明的樣子。宵行:磷火。 13.垤(dié):小土丘。 14.聿:語氣助詞,有將要的意思。 15.瓜苦:猶言瓜瓠,瓠瓜,一種葫蘆。古俗在婚禮上剖瓠瓜成兩張瓢,夫婦各執一瓢盛酒漱口。 16.栗薪:猶言蓼薪,束薪。 17.皇:指馬毛色黃白相雜。駁:指馬毛色不純。 18.親:此指女方的母親。結縭:將佩巾結在帶子上,古代婚儀。 19.九十:言其多。譯文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我在東方說要回,我的心嚮往西方好傷悲。縫製一身新衣,不用再銜木棒。蠕動的毛蟲,長期在桑林野外。捲縮成團獨自睡,鑽在兵車下。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瓜蔞的果實,掛在房檐上。土憋蟲在屋裡跑,喜蛛在門上結網。田舍旁的空地變成野鹿的活動場所,還有閃閃發光的螢火蟲。這並不可怕呀,倒使人更加思念呀!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鸛鳥鳴叫在小土堆上,妻子唉嘆在屋裡。清除走障礙物,我家征人要到了。圓圓的苦瓜,長久放在柴堆上。自從我們不相見,到今天已經三年。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瀰漫。黃鶯正在飛翔,閃閃發光的羽毛。這人女子出嫁時,黃白色花馬去迎娶。她的母親為她系佩巾,繁多的儀式一個個。她新婚時非常美好,現在時間久了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