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1905年9月5日,日俄雙方在美國經過了長達25天的談判後,簽訂了《朴茨茅斯條約》 ,正式結束了在中國土地上進行的日俄戰爭。
日俄《朴茨茅斯條約》正約15款,附約2款,內容有:1、沙俄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經濟及軍事特權,俄國不得干涉。2、俄國將從中國取得的旅順口、大連灣的租界權及其附屬特權,轉讓給日本。3、俄國將其所獲之中國南滿鐵路及其支路、利權、煤礦等,無償地轉讓給日本。4、俄國將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割讓給日本,並同意日民在俄國沿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經營漁業。5、日俄雙方在各自的鐵路沿線駐紮護路兵隊,每公里不超過15名。
日俄兩國代表於8月在美國朴茨茅斯開始議和談判。清政府曾分別向日、俄及其他各國聲明,日俄議和條款內倘有牽涉中國事件,凡未經與中國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認。清政府還一度想參加和議,因遭到日俄雙方的反對而作罷。日俄在議和期間,無視清政府的存在,對其聲明不予理睬。
設立
2010年8月13日,據日本《產經新聞》訊息,美國新罕布夏州州長定於8月17日將簽署設立《朴茨茅斯條約》紀念日的法令。
報導稱,該條約是在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斡旋下,由當時的正處於戰爭中的日本和沙皇俄國兩國代表,以朴茨茅斯海軍造船廠作為地點反覆交涉,最終於1905年9月5日簽署的。
意義
報導稱,此次新罕布夏州確定這一紀念日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銘記歷史”,“記著這一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重要歷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