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濕的》

《未來是濕的》揭示的是網際網路中的社交網站對現代人的吸引力,以及人們如何在未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如何避免孤獨。

基本信息

作者:(美)舍基 著;胡泳,沈滿琳 譯

《未來是濕的》 未來是濕的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05390
頁碼:206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09-5-1

內容簡介

一位婦女丟掉了手機,但徵召了一群志願者將其從盜竊者手中奪回。一個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領受惡劣服務,她通過自己的部落格發動了一場全民運動。在倫敦捷運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嘯中,公民們用可拍照手機提供了比攝影記者更完備的記錄。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由管理甚少的參與者們撰寫的……
不論在何處,你都能看見人們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發起某種公共行動。一部集眾人之力的百科全書、一個丟失手機的傳奇,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聯繫,但它們乃至更多事情的影響實際上有著共同的根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的交流工具支持群體對話與群體行動。聚集一群人並使之行動原本對資源有極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範圍內的群體努力都被置於一種制度的壟斷之下。今天,全球分享與合作的工具終於交到了個體公民的手中。
如同印刷機放大了個人的頭腦,電話加強了雙向溝通,一系列新工具如即時通信、行動電話、網路日誌和維基百科也強化了群體交流。因為人類天生就擅長群體工作,所有能夠強化群體努力的東西終會改變社會。商業模式以一種令人頭暈目眩的速度被改變,更大的社會影響達到極為深刻的程度,以致我們無法認識。現在一個擁有筆記本電腦的人可以掀起一場顛覆10億美元產業的運動。
在本書中,克雷·舍基,一個新文化的最敏銳的觀察者,對此種社會革命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給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並思考了我們是誰,我們可以做什麼。 

圖書目錄

第1章 從一場“人肉搜尋”說開去
第2章 分享是機構困境的解藥
第3章 這是“人人皆記”的時代
第4章 先出版,後過濾的遊戲規則
第5章 當個性化動機遇上協同生產
第6章 集體行動給機構帶來的挑戰
第7章 越來越快的行動能力
第8章 社會性困境的解決之道
第9章 親愛的小世界
第10章 沒有代價的失敗
第11章 承諾、工具、協定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克萊·舍基,被譽為“網際網路革命最偉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銳的觀察者”,從事有關網際網路的社會和經濟影響的寫作、教學與諮詢,特別關注社會網路和技術網路的交叉地帶。目前在紐約大學的互動電信項目中任教,其諮詢客戶包括諾基亞、寶潔、BBC、美國海軍和樂高公司等。多年來,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連線》和《IEEE計算機》等報刊上發表文章,廣受讀者追捧,並經常在技術會議上充當主題演講者。

相關詞條

未來學  無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