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

《曠野》

《曠野》是一本中國現當代詩歌文學圖書,作者是林賢治和肖建國,由花城出版社2008年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曠野》《曠野》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產生和新文學的誕生,迄今不足一百年歷史,而且,整個歷史進程非常的不平坦,有過許許多多壓力和干擾、誘惑和禁忌;就整體而言,傳統是短暫的、荏弱的,精神是匱乏的。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學習和吸收世界文學,尤其是西方文學中的個性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其實,這也就是要求我們的精神還鄉,返回到人的存在上來,回到新文學的源頭裡來,重振五四時代的“人的文學”的精神。
一個偉大的文學時代需要颶風般的精神的推動,而這風暴,是由作家乃至周圍人群的眾多個體的戰鬥呼息形成的。在這個轉折的年代里,在沉寂已久而又代之以喧囂躁動的此刻,英國文學的革新家柯勒律治寫給他的朋友華滋華斯的信里有一句話,對於我們,可以說不失為一個警示和鼓舞。他說的是:
——必須同普遍的精神不振與順應形勢的狀態作鬥爭!

作者簡介

林賢治,廣東陽江人。著有詩集《駱駝和星》、《夢想或憂傷》,散文隨筆集《平民的信使》,評論集《胡風集團案:20世紀中國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記》、《自製的海圖》、《時代與文學的肖像》、《午夜的幽光》,自選集《娜拉:出走後歸來》,傳記《人間魯迅》、《魯迅的最後十年》等。主編叢書叢刊多種。

目錄

上篇
郭沫若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爐中煤
我是個偶像崇拜者
鳳凰涅槃
康白情
草兒在前
和平的春里
別少年中國
劉大白
賣布謠
田主來
成虎不死
春意
劉半農
相隔一層紙
一個小農家的暮
聞一多
死水
靜夜
發現
一句話
洗衣歌
徐志摩
沙揚娜拉
再別康橋
馮至
蠶馬
北游(節選)
蔣光慈
北京
寫給母親
戴望舒
雨巷
夜行者
我思想
獄中題壁
我用殘損的手掌
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手推車
乞丐
我愛這土地
吹號者
曠野(又一章)

田間
給戰鬥者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義勇軍
臧克家
老馬
三代
罪惡的黑手
力揚
射虎者及其家族
穆旦
在寒冷的臘月的夜裡
讚美

蒼蠅
演出
聽說我老了
下篇
彭燕郊
一朵火焰
德彪西《月光》語譯
旋梯
一根羽毛的媚舞
牛漢
半棵樹
華南虎
麂子
羽毛

鄭敏
發生在某月昏暗的黃昏
世紀的等待
流血的令箭荷花
開在五月的白薔薇
給失去哭泣權力的孩子們
每當我走過這條小徑
充滿謊言的春天
廣場前的冥想
蔡其矯
距離
等待
淒涼
邵燕祥
雲南驛懷古
憤怒的蟋蟀
寂寞
最後的獨白
昌耀
冰河期
斯人
東方之門
巴比倫空中花園遺事
黑色燈盞
猿啼
盤陀:未聞的故事
乾戚舞
極地民居
江湖遠人
給約伯
西鄉
黃翔
獨唱
野獸
光洞
北島
回答
宣告
結局或開始
船票
彗星
履歷
無題
多多
當人民從乾酪上站起
無題
教誨
里程
十月的天空
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在英格蘭
我始終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裡
依舊是
舒婷
呵,母親:
雙桅船
贈別
顧城
一代人
在這寬大明亮的世界上
方舟
河口
海子
亞洲銅
門關戶閉
五月的麥地
重建家園
日記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日落時分的部落
春天,十個海子
周倫佑
在刀鋒上完成的句法轉換
從具體到抽象的鳥
看一支蠟燭點燃
厭鐵的心情
鄰宅之火中想我們自己
與國手對弈的艱難過程
王寅
想起一部捷克電影但想不起片名
和幽靈在一起的夏日
送斧子的人來了
我敬仰作於暮年的詩篇
終於有了昨日
憂鬱讚美詩
王小妮
一走路,我就覺得我還算偉大
為什麼要剪那些蘋果樹
翟永明
女人(組詩選五)
靜安莊(組詩選三)
伊蕾
獨身女人的臥室
杜涯
嵩山北部山上的栗樹林
北方安魂曲

書摘插圖

郭沫若(1892-1978)

《曠野》《曠野》文摘
四川樂山人,原名郭開貞,筆名鼎堂、麥克昂等。1913年中學畢業,次年東渡日本,學習醫學,並開始寫詩。隨後,有白話詩集《女神》出版。1921年回國。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發起成立創造社,編輯出版《造造季刊》、《創造周報》、《洪水》等。1926年初南下廣州,參加北伐。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南昌起義失敗後,流亡日本。抗戰開始後離日回國,出任軍委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此間,寫作《屈原》等系列歷史劇,也作雜文和詩。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職。
一生譯著甚多,除學術著作外,還有大量文學作品,有《郭沫若全集》數十卷行世。詩集除《女神》外,還有《戰聲集》、《蜩螗集》、《新華頌》、《百花齊放》、《潮汐集》、《長春集》、《駱駝集》等。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個詩集,也是中國新詩開創時期的一個最成功、最有影響的詩集。郭沫若蔑視傳統,張揚個性,勇於創造,自由奔放,充分體現了五四前後那種衝決一切、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女神三部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匪徒頌》、《鳳凰涅槃》、《天狗》、《爐中煤》是其中的代表作。作者的思想成份比較駁雜,曾經一度接受泛神論的影響。在詩中,他歌頌匪徒,歌頌叛逆;既有世界主義的宏放眼光,又有《離騷》式的憂國情懷。在詩風方面,接受泰戈爾、歌德、海涅,尤其是惠特曼的影響。《女神》具有火山爆發般的激情,狂風巨浪般的速度和力量,在思想、題材、詩意和旋律處理等方面都帶有革命的性質。
1944年,郭沫若在《諷凰序》中說:“自從《女神》以後,我已不再是‘詩人’了。”1936年,他又這樣自白道:“我高興做個‘標語人’、‘口號人’,而不必一定要做‘詩人’。”在《女神》之後,郭沫若的詩在很大程度上標語口號化。他有自知之明,早在《蜩螗集•序》中便說:“作為詩人並沒有什麼價值,權且作為不完整的時代紀錄而已。”《新華集》之後,用他的話說,“做時代的傳聲筒”,這樣,圖解的痕跡就不可避免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