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

《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是南北朝詩人謝靈運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南北朝 謝靈運

詩詞正文

朝旦發陽崖,景落憩陰峯。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側徑既窈窕,環洲亦玲瓏。
俛視喬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橫水分流,林密蹊絕蹤。
解作竟何感,升長皆丰容
初篁綠籜,新蒲含紫茸。
海鷗戲春岸,天雞弄和風。
撫化心無厭,覽物眷彌重。
不惜去人遠,但恨莫與同。
孤游非情嘆,賞廢理誰通?

作品鑑賞

這首詩集中體現了謝靈運山水詩的風格特色。
首先,看此詩的題目。靈運的詩題往往扼要概括他登山臨水的路線和行程,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詩題“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於”、“往”、“經”將遊覽過程敘說得十分具體。謝靈運《山居賦》注曰:“大小巫湖,中隔一山。然往北山,經巫湖中過。”明乎此,就可以說:“康樂題便佳,有一種紀游筆致。”(《孫評文選》卷二)題本身簡直就是詩。
其次,謝靈運山水詩有一個大體相近的結構模式:先述紀行,繼寫景物,後歸情理。這首詩亦如此。
發端兩句,“朝旦發陽崖,景落憩陰峰”,山南曰陽,“陽崖”即指南山(或謂今浙江嵊縣東之嵊山);山北曰陰,“陰峰”指北山,亦名院山,即謝安高臥之處,史稱東山。這是點出“於南山往北山”的題面。朝旦,是清晨;景落,是日暮,表明遊覽的時間:從南山出發是在清晨,抵達北山已是日暮了。接著,“舍舟”二句補敘出“於南山往北山”經巫湖中過的具體情形,而且又照應“經湖中瞻眺”的題面。以上是紀行部分,時間、地點、過程交待得相當明確。
“側徑”以下十二句,摹寫自然景物。在倚松遠眺中,傍山伸展的小路狹窄深長,巫湖碧波環繞陸洲,水天一色,空明瑩澈。俯身下視,是枝葉紛披的高大喬木;仰首聆聽,是從遠處傳來的大壑水聲。前者寫視覺所見,後者寫聽覺所聞,於“俯視”“仰聆”之際,見出詩人瞻眺顧盼的愉悅之情。“石橫水分流,林密蹊絕蹤”,仍然是視力所及的景物。只一布置,景色已悉,此造景不造詞也。“解作”二句,試圖探求萬物滋生的奧秘。“解作”即“雨後”之意,語出《周易》解卦,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其大意是:天地解緩,雷雨乃作。雷雨既作,百果草木皆孚甲開坼,莫不復甦。“竟何感”,是詩人的自問,也是詩人的思索。“升長”句,寫草木的欣欣向榮,也是詩人的領悟所得。“升長”,代指草木。“丰容”,茂盛之狀。這裡“解作”句,將易經嵌入景物描寫之中,是謝靈運的一大創造。前人評“解作”二句說:“擇易卦入詩,自謝客始,後亦鮮繼。”(《文選集評》卷五)對此給以充分肯定。應該留意的是,“升長皆丰容”一句既是承前——喬木、密林,又是啟後——初篁、新蒲。篁,叢竹。籜是竹皮。竹子開始換上了綠裝,春初的水中嫩蒲綻出了毛茸茸的紫花。這是寫草木的蓬勃生機。海鷗在春天的湖岸邊嬉戲,天雞(一種野雉)在和風中輕舞。這是寫禽鳥的自在逍遙。這四句讀之但覺春色融和,恍然如對。到此,謝詩結構的第二部分寫景已告完成,“將題實寫得十分充滿,故後止用反折虛情作收”(《昭昧詹言》卷五)。
“撫化”六句,是“瞻眺”自然景物所生髮出來的感受。詩人在大自然中,“靜觀天地造化之妙,中心已無厭斁”(劉履《選詩補註》),達到物我為一的境界。這裡,“撫化”句推闡出老莊精義和玄學妙理。先景後理,因景而理,是謝詩一以貫之的技法。有時,於有聲有色的景語後面,結以生澀難懂的理語,令人生厭,為詩論家所抨擊,譏之為拖著一條“玄言尾巴”。“撫化心無厭”,亦帶有玄學的胎記,但繼之以“覽物眷彌重”,合平事理,近乎人情,尚有可讀性。其後四句,意極哀婉。“不惜去人遠,但恨莫與同。”人謂古人也。兩句謂不以遠去古人為可惜,只遺憾未能與之共游山水。言下之意,是說當世沒有真正的知音堪與同游。說是“不惜”,實是深惜。末二句更加沉痛。“孤游非情嘆,賞廢理誰通?”意謂:當世既無知道游賞之真諦者,則我若不游,這個真諦就無人知曉了!所以最令人可嘆的是,當今人們已廢棄了對自然的觀賞之心!一種孤高而又寂寞的情緒,於此驀然湧上詩人的心頭,也使這首氣息清新的詩,在結尾處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憂傷陰影。陳胤倩在評靈運的另一首詩《石門岩上宿》時云:“康樂終身一我,悲哉!悲哉!晞髮陽阿(按原詩有‘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髮’句),傲睨一世。”“終身一我”、“傲睨一世”,亦可借來作為此詩末四句的篤評。
方東樹評謝詩曰:“唯其思深氣沉,風格凝重,造語工妙,興象宛然,人自不能及。”(《昭昧詹言》卷五)此詩應是此評的一個好例。

作者簡介

謝靈運(385~433)晉宋間詩人。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襲爵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政治煩惱,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詩歌大部分描繪了他所到之處,如永嘉、會稽、彭蠡等地的山水景物。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從不同角度刻畫自然景物,給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詩文大都是一半寫景,一半談玄,仍帶有玄言詩的尾巴。儘管如此,謝靈運以他的創作豐富和開拓了詩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寫從玄言詩中獨立了出來,從而扭轉了東晉以來的玄言詩風,確立了山水詩的地位。從此山水詩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他成為山水詩派的創始人。有《謝康樂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