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鏡秘府論》
正文
中國古代文論史料。撰者日本僧人遍照金剛(774~835),俗姓佐伯,名空海,遍照金剛是其法號。公元921年追封為弘法大師。他生活在日本平安朝前期,對佛學以及文學、語言、書法、繪畫均有研究,著作繁富。1910年日本祖風宣揚會彙編成《弘法大師全集》15卷。他於唐貞元二十年(804)至元和元年(806)在中國留學約 3年,與中國僧徒、詩人有友好交往。本書是他歸國後應當時日本人學習漢語和文學的要求,就帶回的崔融《唐朝新定詩格》、王昌齡《詩格》、元兢《詩髓腦》、皎然《詩議》等書排比編纂而成,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全書以天、地、東、南、西、北分卷。 6卷中大部分篇幅是講述詩歌的聲律、詞藻、典故、對偶等形式技巧問題的。如天、東、西、北 4卷的《調四聲譜》、《詩章中用聲法式》、《論對》、《論病》、《論對屬》等等。此外,本書也用了一定篇幅介紹創作理論。如地、南兩卷的《十七勢》、《六志》、《論文意》、《論體》、《定位》等,並不完全是為詩文聲病而作。其所引之書,今多失傳,所以保存了不少中國古代文論的史料。所論“文二十八種病”、“文筆十病得失”等,對研究六朝至唐古近體詩律學、文學批評、修辭學均有參考價值。其書在日本有舊鈔本多種,並有日本《東方文化叢書》影印古鈔本及講談社校印本。今通行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校點本。遍照金剛於 820年撰《文筆眼心抄》,為本書之簡本。日本小西甚一有《文鏡秘府論考》,《真言宗全書》中有《文鏡秘府論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