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崑崙--錢鍾書其人其文 內容簡介
錢鍾書先生的逝世,不僅標誌著出生於本世紀初的一代學貫中西的學者的生命旅程的結束,而且象徵著中國古典文化和二十世紀同時終結。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巨大損失。為了紀念這位文化巨擘,更進一步了解其獨特的人格,領略其豐厚的思想,探究其廣博的學養,這本錢鍾書先生的紀念文集,獻給那些熱愛“錢學”和關心中華文化的人們。文化崑崙--錢鍾書其人其文 本書前言
本書收錄的文章,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隨筆、雜感式的回憶性文章,我們試圖通過這一組文章,來呈現錢鍾書先生的個性魅力、思想智慧和人格境界。其中有些材料是首次在本書中刊布,因此顯得彌足珍貴。有些事實則鮮為人知,未曾見於目前梓行的幾種錢鍾書傳記,為錢鍾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資料。在這一部分,本書還收錄了一些海外學人的文章,既有新作,也有舊文。關於錢鍾書先生逝世後海外的著文情況,舒展先生曾告知我們,僅香港地區的報刊就有一百多篇紀念文章。但由於種種原因,本書未能更多地收錄。我們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專門出版海外朋友的紀念文集。
本書收入的另一類文章,屬研究性的,是對錢鍾書先生的文學創作和學術論著的解讀與探討。這部分文章比較充分地展示了錢鍾書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縝密的學術思考和獨創性的藝術成就。
本書的作者,大都是與錢鍾書先生相交頗深的學者,或是對“錢學”頗有研究的專家,這使本書具有了一定的思想分量和學術水準。但是,由於目力所及,可能還有一些有價值的文章未能收入,請讀者諒解。
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楊絳先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另外,舒展先生和丁偉志先生也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幫助和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編 者
1999年穀雨
文化崑崙--錢鍾書其人其文 本書目錄
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後事
送默存先生遠行
錢鍾書楊絳夫婦
促膝閒話鍾書君
但開風氣不為師
歲暮輓歌
記錢鍾書先生
遙悼錢鍾書先生
錢鍾書先生在暨大
結尾的高風
《槐聚詩存》讀後
歷史的淘氣
錢先生稟性改也難
緬懷錢鍾書先生
北向之痛
紀念錢鍾書先生
記憶的碎片
《對話》的餘思
至精至深 至純至正
“靈光隳矣!
被誤解的錢鍾書
我與錢鍾書先生的翰墨緣
緬懷錢鍾書先生
“天賦通儒自聖狂”
錢鍾書先生之真性清真人格
懷念一位大學者
追憶錢鍾書先生
幸福的回憶 終生的財富
望之如雲 近之如春
錢鍾書:書生氣又發作了
我所認識的錢鍾書先生
重會錢鍾書紀實
憶錢鍾書
侍錢“拋書”雜記
一封“遲到”多年的信
清華狂才子 當代一鴻儒
錢鍾書的風格與魅力
如何評價《宋詩選注》
關於《宋詩選注》的對話
文藝批評的一種方法
試論《管錐編》文藝批評中的“一與不一”哲學
《管錐編老子王弼注》讀解
《管錐編》中的比較文學平行研究
論錢學的基本精神和歷史貢獻
自成一家風骨
論錢鍾書的文學創作
現象:觀察活動與觀念體系的根本起點
錢鍾書比喻論及其文藝美學思想
未甘術取任緣差
讀《寫在人生邊上》
附錄 遲到的紀念
後記
重印附記
文化崑崙--錢鍾書其人其文 文章節選
事情來得匆忙,我什麼都沒有準備,一直到了八寶山,才買了一個裝著白菊花的花籃。想寫一副輓聯別在上面,臨時想不出詞兒來,湊了兩句“萬流失倚依,百代仰宗師”,可能是陳三立詩里的句子,雖然文字拙直,但錢先生是當得起的。
第二天一早,我應邀參加了一個會議,那真是冠蓋雲集,社科院大院裡都叫小汽車給塞滿了。而且因為有中央領導同志出席,從大門、二門到三門,都設了崗衛,我不知怎么忽然對昨天的告別有一種淒涼的感覺,但是我馬上又覺得我的想法實在有點褻瀆錢先生。錢先生一生寂寞,現在質本潔來還潔去。最後連骨灰都不留,任憑火葬場去處理。“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他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錢先生和我是世交,他的尊大人子泉先生和先君是朋友,因此我從小就能聽到誇他讀書如何穎悟,小小年紀就能代父親司筆札、做應酬詩這些話。子泉先生是我們家鄉的文豪,我們上國中時就讀過他的《無錫公園記》的。因此每當聽父親說“你們應當學鍾書”的時候,心裡充滿了驚異欽羨之感,但是我真正認識他,已到抗戰時期的孤島上海了。那時他同他的雙胞胎叔父孫卿先生同住在上海辣斐德路。他的堂弟鍾漢、鍾毅、鍾魯、鍾彭,或是我的中學老師,或是我的中學同學,關係十分親密,因此我常去他家,那時往往可以在客廳里看到一位戴黑邊眼鏡,穿著深色西服,灰人字呢大衣,望之儼然的人,他們告訴我這就是大哥鍾書,我當然是不敢通問的。三十年後在北京熟識以後,我才知道他是一個十分隨和而且極富於幽默感的人。不過,如果說“學
習”,那么,以我之魯鈍,不但辦不到,而且是根本不敢想的。
1946年,我從重慶到上海,參與始終沒有能開張的新華日報總社的籌備工作,這時從《清明》雜誌上讀到《圍城》,說實在的,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給我深刻印象的是書名起得十分謙虛的《管錐編》。如此一部百萬言的巨著,開始寫的時候錢先生夫婦雖然已經從幹校回來了,但是還沒有住處,只好住在學部的辦公室里,白天寫作的桌子,晚上打開鋪蓋就是床。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寫這樣博學的著作,可能在世界上是孤例。但是更難得是,這書是在仍然險惡的政治空氣下寫的。當時,“文革”還未結束,錢先生就敢寫那些與“三忠於,四無限”毫無關係,只有“封建餘孽”才寫得出來的書。不但膽識驚人,而且遠見洞察實非常人可及。雖然高天滾滾寒流急,他已經算定嚴冬即將過去,春天不久就要來了。
因此,1979年我看完四卷《管錐編》後,就去向他祝賀,特別欽佩他“自說自話”,無一趨時語,他只是淡淡一笑,搖搖手說“天機不可泄漏”。
錢先生在為他夫人的《幹校六記》寫的小引里自稱是個“懦怯鬼”,但是世人現在欽佩《管錐編》是含英咀華的經典之作之餘,也不應該忘了它曾是一朵預告寒盡春來的報春花。多少封筆多年的老先生就是在它的鼓舞下才又敢伸紙濡筆,重理舊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