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劉次莊
詩詞正文
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
作品賞析
“敷淺原”是古地名,說法不同,一說即今江西廬山;一說是廬山東南的平原,在今江西星子縣境;一說又名“博陽山”,在今江西德安縣南。這些都無關緊要的,總之,是在江西境內。劉次莊當過江西漕使,這首七絕很可能便是他在江西漕使任上時,於敷淺原見桃花而作。
詩人在敷淺原所見的桃花,並非陽春煙景中盛開之花,而是花期已盡時的落花。落花總是報告著春將歸去的訊息,因此詩人看花時節當是暮春。春去花落,在多愁善感的詩人的筆下,或則描寫惜花、憐花的心腸,或則發抒惜春、傷春的感情,情調多是低回淒婉、哀怨悲切的。然而劉熙載說:“詩要避俗,更要避熟。”(《藝概·詩概》)詩人在這裡即一反常情,自出心裁,生動地表現了暮春殘紅的另一番風韻。
一二句的描寫很精彩。在那“雨橫風狂三月暮”的季節里,桃花身不由己,紛紛離開枝頭,和著雨水一個勁兒地往下落,所以說“桃花雨”。這是從李賀詩“桃花亂落如紅雨”句化出。待雨過天晴、清風徐來時,那些花瓣(碎紅)又都被風扶起,飄拂紛飛,蒙蒙亂撲行人面,來與人親近,逗人喜愛,嫵媚之極,動人之極。舞罷以後,才悠悠下墜,“半逐溪流半染泥”——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隨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儘管力不從心,委落塵土,也依然芳香如故。把落花寫得極有血肉,極富靈性。
上面兩句將“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狼藉殘紅景象描繪得鮮艷耀目,而又情趣盎然,落花景致已寫足,下面二句,表面上山窮水盡、難以為繼了,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詩人又另闢新境,使那桃花獲得了如此際遇:“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意思是,不知何處飛來一對輕盈的小燕子,它們穿花拂水、貼地爭飛,銜得幾片桃花瓣,相依相併把它帶到彩繪屋樑的偏西處。十分傳神入妙。
這首景色如繪的小詩,構思奇巧,詩筆明麗,情韻恬適,充分體現出詩人追求美的執著和擁抱生活的熱情。
作者簡介
劉次莊,北宋詩人,字中叟,長沙(今屬湖南)人。1073年(熙寧六年)賜同進士出身。官至侍御史、江西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