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元代武漢臣所撰的雜劇《散家財天賜老生兒》寫了一個商賈以“回心懺罪”的方式解決家庭由財產繼承問題引出糾紛的故事:富商劉從善老年無子,女婿張郎為爭奪遺產而排擠堂弟劉引孫、陷害劉從善已懷孕的侍婢小梅,絕境之中這位富商“回心懺罪”,以“散家財”而感天動地,終於“天賜老生兒”,並將財產平分給老生兒、女婿、侄兒,解決了家庭財產的繼承問題。其中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劉從善“散家財”得到好報,其內在的動因則是這位富商“回心懺罪”。
劇情
《老生兒》為末本戲,全劇四折一楔。“老生兒”,在濟南話中,指的是人到晚年而生的兒子。該劇寫東昌府富翁劉從善,有妻李氏、妾小梅,老而無子嗣,僅有一女叫劉引張,贅婿張郎。劉從善的弟弟劉從道早亡,拋下一子劉引孫,劉從善“撫之甚篤”;李氏則疼愛親女,女婿張郎為爭得家財,也不斷排擠劉引孫。劉從善無奈,贈給侄子紋銀百兩、草屋一間,讓其獨居,以教村童謀生。其時正值小梅懷有身孕,劉從善外出後,張郎擔心小梅生子會繼承家業,便將小梅轉移他處,然後,假稱她已逃跑。劉從善聞訊大悲,“鏇念老年無子,皆宿業所致。於是,至開元寺散財布施,救濟貧人。”轉眼清明,劉從善一家去祭祀祖墳。夫婦倆到了祖墳,卻不見女兒女婿,但墓地上有焚燒的紙錢,原來是侄兒劉引孫所為。李氏深有感觸並回心轉意,夫婦攜侄兒一同回家,而將張郎夫婦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張郎兩口只好“求昔所置別屋之小梅”,並“以衣食稍稍給之,故得存活”。三年後,女兒女婿登門祝壽,劉從善不納。女兒講出她曾照料小梅育兒之事,小梅也帶著三歲兒子回家。劉從善見此,喜從天降,遂“以家貲分而為三:一以與女,一以與侄,一與其子”。劉從善廣散家財,多行善事,終於得一老生兒。
思想
“回心懺罪”,如該劇第一折中劉從善的道白:
我想人生在世,凡事不可過分。到這年紀上身,多有還報。則我那,幼年間做經商買賣,早起晚眠,吃辛受苦,也不知瞞心昧己,使心用倖,做下了許多冤業,到底來是如何也呵!
劉從善妻子的解釋是“今日老的為沒兒女,不昧神天,回心懺罪。”劉從善自己也說:“劉從善為人一世,做買賣上多有虧心差錯處。我今日舍散家財,毀燒文契,改過遷善,願神天可表。”他還表白道:
【呆骨朵】則俺這做經商的一個個非為不道,那些兒善與人交。都是我好賄貪財,今日個折乏的我來除根也那剪草。我今日個散錢波把窮民來濟,悔罪波將神靈來告:則待要問天公贖買一個兒。也等我養小來防備老。
誠然,富商劉從善等在財富的積累之中,既有他們的辛勞與智慧,也沾有老百姓的血汗,他們有的在“好賄貪財”、盤剝發家之中帶有“原罪”,所謂“瞞心昧己,使心用倖,做下了許多冤業”。正因為如此,劉從善要“回心懺罪”,“舍散家財,毀燒文契,改過遷善”。最後,喜得“老生兒”,順利地解決了家產分割的問題。這從宗教層面來說,帶有因果報應的意味;但從現實生活的層面來說,則是生動地反映了富商懺悔的心態及其贖罪的行為。
影響
此劇對後世戲曲小說有較大影響。元末明初,楊文奎的雜劇《兒女團圓》 ,其內容基本是以此劇故事情節敷衍而成的。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有《占家財狠婿妒侄延親脈孝女藏兒》一篇,其故事情節、人名、敘事大多與此劇相同,唯有劉女引張改名為引姐,且孝順賢惠,與此劇的情節稍有差異。作者
鍾嗣成所著《錄鬼簿》共收入152位作家的400餘種劇目,武漢臣一人就獨占了10種。
武漢臣的生平,《錄鬼簿》只說了“濟南府人”四個字,並把他列入“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據鍾嗣成自註:這類名公才人的情況,是他的朋友陸仲良從“克齋吳公”那裡得來的,並非鍾嗣成的第一手材料,因而“未盡其詳”。《古典戲曲存目匯考》認為,武漢臣約在元憲宗元年(1251)前後在世。元末明初戲曲作家賈仲明《錄鬼簿續編》曾為武漢臣補挽弔詞《凌波仙•吊武漢臣》云:“先生清秀濟南人,風調才情武漢臣。登壇拜將窮韓信,老生兒關目真;新傳奇十段皆聞。聽泉水,看暮雲,如此黃昏。”據此可知,武漢臣是一位一直居於泉城、“聽泉水,看暮雲”的“書會才人”。所謂“新傳奇十段”,即指《錄鬼簿》著錄武漢臣創作的雜劇《曹伯明錯勘贓》、《抱侄攜男魯義姑》、《趙太子創立天子班》、《虎牢關三戰呂布》(此種尚存殘曲,見《元人雜劇鉤沉》)、《女元帥掛甲朝天》、《謝瓊雙千里關山怨》、《窮韓信登壇拜將》、《鄭瓊娥梅雪玉堂春》、《散家財天賜老生兒》(以下稱《老生兒》)、《包待制智賺生金閣》(又名《提頭鬼》、《四哥哥神助》,以下稱《生金閣》)。現僅存《老生兒》、《生金閣》兩種。明初曲論家朱權曾在《太和正音譜》中評價說:“武漢臣之詞,如遠山疊翠。”
從僅存的兩部作品看,武漢臣對平民百姓所遇到的社會問題比較關心,其作品在劇情結構上獨具匠心。他既寫出了宣揚封建宗法觀念的《老生兒》,又寫出了較有思想意義的《生金閣》 。據《靜庵曲錄》記載:《老生兒》一劇曾為英人所譯,1817年即在倫敦出版。同年9月4日,德國偉大文學家歌德閱讀此劇本後,曾介紹給友人克納伯爾評價說:“我們一談到遠東,就不能不聯想到最近新介紹來的中國戲劇。這裡描寫一位沒有後代不久就要死去的老人的感情,最深刻動人。”歌德高度讚揚了武漢臣在描寫人物感情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