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布》

《抹布》

《抹布》是一篇別具特色的描寫中國鄉村民眾生存狀態的中篇小說。

基本信息

簡介

《抹布》(巴金的短篇小說集),1933年,北平星雲堂書店出版。
巴金巴金

《抹布》是一篇別具特色的中篇小說,更確切地說,《抹布》是一篇別具特色的描寫中國鄉村民眾生存狀態的中篇小說。
作品以“文革”時代的農村為背景,通過對北方村莊葫蘆鎮發生的悲喜劇的敘述,成功地描寫了生活在現代邊緣的普通中國鄉村民眾的無奈、困惑和掙扎。作者對鄉村民眾生存狀態的展示是通過小人物們的政治追求和愛情追求這兩個維度來實現的。
在中國,普通民眾對政治參與保持高度熱情似乎是一個悠久的傳統,在“文革”年代,這種特徵更加典型地表現出來。如作品中老伊、王立正、牛做官、安國民,他們的性格和命運不盡相同,但每個人都有成為政治家的抱負,他們樂不可支地傳播著各類政治訊息,並竭力在葫蘆鎮這個政治舞台上施展著“政治才幹”,他們對一切權力都十分著迷,無論是將葫蘆鎮(葫蘆鎮本身就是又葫蘆村“升格”而來)改稱葫蘆省的做法,還是牛做官、王立正對制服和皮鞋的小心呵護,抑或老伊當上會計後頭抹菜子油的打扮,都強烈地顯示出鄉村小人物的政治情結。這是一個偶然嗎?在一個政治中心本位的大環境里,生活在葫蘆鎮這樣邊遠山村的人們,要想獲得有限的生存資源,除了參與“權力”爭鬥之外還能有什麼選擇呢?
在政治掛帥的年代,愛情幾乎成為人們精神世界內唯一一塊自留地,小說中描寫了三個典型的愛情故事:一個是萬癱子老婆的借種事件,另一個是大學生牛旺運對“醜女”阿而巴尼亞的主動追求,第三個就是伊百對“知青”白衛紅一頭炕熱式的單相思。然而,在特定的時代背景的映照下,這些愛情故事似乎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感情問題,被賦予了一種愛情之外的功能和意義,帶有更多擺脫現實無奈意蘊,愛情無意間成為無助的人們擺脫現實糾纏、尋求心靈慰藉的惟一途徑。
應當講,要準確描繪中國鄉村民眾的生活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一個傳統社會畸變、新舊時代更迭的特殊歷史時期。然而,作者卻通過當時社會政治生態極度惡化這一時代特徵,以愛情和政治追求這個鄉村民眾生活中的典型特徵為突破口巧妙解決了這一問題,而這也成為這篇小說最顯著的特色之一。

風格

在當下的中國文壇,反真實性寫作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創作模式。所謂反真實性寫作就是指作品不以反映生活本身為目的,主張打破常規、不受現實生活的束縛,甚至倡導憑空捏造和隨意杜撰。
巴金巴金

相比之下,《抹布》似乎與潮流格格不入,因為它選擇的是傳統的寫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只是力圖真實地描寫生活本身,不摻雜任何虛假杜撰的因素,整個情節就如同穿過葫蘆鎮那條靜靜流淌著無名小河一樣,似乎沒有懸念,也沒有起伏,更沒有所謂的宏大敘事。作者在作品中沒有刻意的主觀預設,也沒有憎惡,沒有喜怒,沒有評價。小說似乎就是一張黑白老照片,只是按照人物命運自身的邏輯安排他們的歸宿,沒有矯情和做作,所有的體驗是全憑讀者的感覺。
作者以伊十、牛旺雲、王立正等典型人物形象為依託,透過對葫蘆鎮這個歷史個案的敘述,力圖描摹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性體驗,從而真實記錄了普通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態,使得許多讀者都能從葫蘆鎮生活的人們中找出自己的蹤影,而這也使得作品本身具有了逾時空的感染力。作品中的葫蘆鎮,就如同倭瓜鎮、白菜鎮一樣,只是一個符號,但在作者的筆下卻成為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符號。可以說,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內描寫了整箇中國鄉村變遷的過程,簡潔而精確,正如人們在評價契珂夫所說道那樣:“他作品的內容比文字豐富得多。”
在深受商業氣息浸潤的當下文壇,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沒有迎合市場需求的努力,只是力圖通過思想和真實來捕獲讀者的心靈。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抹布》無疑具有真正的文學特質,是當下少有的接近文學本身的文學作品之一。

寫作目的

作者用抹布做為小說的題目是意味深長的。
巴金巴金

抹布是抹掉一切不快事物的工具,是否意味著作者要刻意抹掉這段給他留下難以磨滅印象的那段歲月呢。當然,這也許只能是作者內心的一個美好願望而已,因為這段歲月已經成為留在許多人心靈深處一個永遠不能癒合的傷疤,又怎能抹掉呢。
誠然,作者運用文革作為整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從中我們可以十分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對於那個年代的深深的不贊同態度。然而,如果認為小說的主旨在於在對“文革”的批判,則不僅是不完全的,而且也是十分膚淺的。
那么抹布這一主題所表達的真實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抹布是無足輕重的,常常被人遺忘,但又是我們離不開的。正如葫蘆鎮上男女老少,他們的存在就如同抹布一樣,骯髒破敗,任人揉搓,甚至有點令人生厭,永遠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但他們卻是潔淨世界的維持者,他們儘管可能永遠不能進入一些人的視線,但這個世界卻一刻也離不開他們。從這一視角,我們可以清晰的感覺到作者在文中無意流露的鄉村情懷和平民意識。
作者似乎在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我們應該對那些像抹布一樣存在的普通小人物保持敬意、給予理解並傳遞關懷。
而且事實上,我們也必須這樣做。因為,那些保持抹布式生存狀態的小人物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或許,此刻他們就在你我之間。

巴金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激流三部曲 《家》[小說]|《春》[巴金小說]|《秋》
愛情三部曲 《霧》 | 《雨》 | 《電》
抗戰三部曲 《火》| 《馮文淑》 | 《田惠世》
人間三部曲之一 《寒夜》[巴金小說]

中篇小說
人間三部曲之二、三 《憩園》|《第四病室》

其他
《春天裡的秋天》|《滅亡》|《死去的太陽》|《砂丁》|《萌芽》[巴金作品]
《新生》[巴金小說] |利娜

短篇小說
《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電椅》|《抹布》|《將軍》[巴金作品] |《神·鬼·人》
《沉落》|《發的故事》|《小人小事》|《李大海》

散文集
孔老二罪惡的一生》 | 《海行》|《旅途隨筆》|《點滴》|《生之懺悔》|《短簡》|《控訴》
《夢與醉》|《感想》|《龍·虎·狗》|《廢園外》|《旅途雜記》| 《靜夜的悲劇》| 《願化泥土》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大歡樂的日子》| 《堅強的戰士》 |《友誼集》|《讚歌集》
《傾吐不盡的感情》|《賢良橋畔》|《大寨行》|《控訴集》|《十年一夢》|《再思錄》|《無題》
《懷念》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慰問信及其他》|《煙火集》|《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
《序跋集》 | 《憶念集》
傳記憶作 《巴金自傳》|《憶》|《隨想錄》


文學譯著

《科學的社會主義》 | 《麵包略取》 | 《獄中與逃獄》 | 《薇娜》 |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 |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 |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 | 《前夜》 | 《丹東之死

草原故事》 | 《秋天裡的春天》 | 《過客之花》 | 《自傳》 | 《獄中記》 | 《俄國虛無運動史話》

《門檻》 | 《夜未央》 | 《告青年》 | 《一個家庭的戲劇》 | 《叛逆者之歌》 | 《父與子

遲開的薔薇》 | 《處女地》 | 《散文詩》 | 《快樂王子集》 | 《回憶托爾斯泰》 | 《回憶屠格涅夫

草原集》 |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 | 《往事與隨想

理論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合著) |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 | 《談契河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