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牛湳村》

《打牛湳村》以一個叫“打牛湳”的村莊為背景,通過對打牛湳村梨子瓜子收的描寫,不僅生動地展現出了瓜農們在豐收年景時的艱難掙扎與奮鬥,而且深刻反映了在資本主義經濟衝擊下農村逐漸走向破敗的現實狀況。

基本信息

簡介

《打牛湳村》《打牛湳村》

《打牛湳村》系列小說包括〈笠仔和責仔的故事〉、〈花鼠仔立志的故事〉、〈糶榖日記〉、〈大頭崁仔的布袋戲〉等四個巨型短篇,是宋澤萊匠心獨運經營出來的寫實主義風格代表作。此後,《打牛湳村》一炮而紅,除獲得第十屆吳濁流小說獎正獎,也「陰錯陽差」地獲得第一屆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
小說評論家高天生有言:「整體來看,宋澤萊是台灣文學有史以來,最有計畫去描寫變遷中的台灣農村,反映農人的喜怒哀樂及困境的小說家,而其《打牛湳村》是台灣文學史上表現農村問題最生動與深入的小說,把鄉士文學又帶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主題思想

宋澤萊不是從單一的層面或從某一固定的觀察點反映鄉村生活,而是在多維視角中透露出一個全景式的台灣當代鄉村社會。
《打牛湳村》以一個叫“打牛湳”的村莊為背景,通過對打牛湳村梨子瓜子收的描寫,不僅生動地展現出了瓜農們在豐收年景時的艱難掙扎與奮鬥,而且深刻反映了在資本主義經濟衝擊下農村逐漸走向破敗的現實狀況。
陳映真認為,“不論他自己是否有意,他的《打牛湳村》,已經把爭訟的‘鄉土文學’推向一個新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宋澤萊並沒有停留在反映農村凋零悽慘的表象上,而是關注於當代農民的歷史命運,力求進一步揭示造成破敗的原因,指出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撞擊中農村面臨的困惑與出路。

作者簡介

宋澤萊宋澤萊

宋澤萊(1952—)小說家。原名廖偉竣,1952年出身於台灣雲林縣。父親在日據時代被迫參加太平洋戰爭,戰後回家務農,時有人生感嘆,母親操勞於家務和農事,家境的淒涼貧寒,給童年時代的宋澤萊蒙上一層陰影,並直接影響了他早期的創作。
1973年考入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前夕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是創作力旺盛的新生代作家。最早發表的作品是詩歌《喪葬之歌》。他的第一篇小說《嬰孩》發表於1974年《中外文學》1卷9期。此後還陸續發表了一些描寫人物的心靈哀愁、畸戀生活和變態心理的小說。後受現實的啟迪及陳映真等作家的影響,逐步轉向寫實主義。作品多反映台灣社會轉型中的農村及市民生活。在廣闊的背景上描寫在競爭社會中台灣農民的勞苦和辛酸,以及他們在多層的盤剝下的掙扎和奮鬥;同情他們的處境,批評他們的迷信和愚昧。
1976年大學畢業後,他到台灣彰化縣福興中學任教,投身於繁亂紛雜的社會,看到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同年發表小說《打牛湳村》,獲得文壇的好評,從此進入他創作的黃金時代。他寫了許多能真正代表其創作風格的優秀作品,尤其是《打牛湳村》系列小說。
80年代初,宋澤萊從美國歸來,潛心探索禪與文學之間的奧秘,從小說創作走進禪學的虛境,對變革現實失去熱情,對生命本身發生懷疑,1985年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廢墟的台灣》,顯示了宋澤萊創作上的覺醒和奮起。宋澤萊的作品比較豐富。主要作品有中長篇小說《廢園》(1976年豐生出版社),《打牛湳村》(1978年遠景出版社),《糶穀日記》(1979年遠景出版社)。短篇小說《骨城素描》(1979年遠景出版社)、《變遷的牛眺灣》(1979年遠景出版社)、《紅樓舊事》(1979年聯經出版社)。詩集《福爾摩莎頌歌》(1983年前衛出版社),評論《禪與文學體驗》(1983年前衛出版社)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