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

《戚繼光》

一部將詭譎朝政、絕美愛情、歷史風雲和軍事謀略融為一爐的大作。作為北虜南倭猖獗的明代,戚繼光不同於岳飛、文天祥、史可法,他們亦被後世尊崇為民族英雄,依今人觀點,他們抗擊的不過是曾經入主中原的兄弟民族而已,而戚繼光則不同,他統馭的戚家軍,縱橫閩浙粵十數年,最終驅逐了自洪武年間以來劫掠東南沿海近兩個世紀、成為民族心腹之患的外敵,確保了人民不再受來自日本的倭寇的殺戮、肆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後北上抵禦韃靼入侵,四戰四捷,致韃靼人主動來朝,使明初以來一向不平靜的北方得以安居樂業。他為人豪放不拘小節,隱忍而不狡黠,行事大膽又懂得謙讓雌伏,不受困境的擺布,在逆境中崛起。小說擺脫了對史事亦步亦趨的常規思路,極具歷史文學化、文學歷史化的創作風格,是一幅令人盪氣迴腸、心靈震撼的綺麗畫卷。不同凡響的是,軍事天才背後鮮為人知的、波瀾起伏的感情生活,以及他居官潔身自好的傳奇一生。大氣磅礴的謀篇布局,飄逸精緻的故事情節,文筆冷峻細膩,敘事簡約。熱血沸騰、刀光劍影,戚家軍殺出了中國歷史的瑰麗篇章。

作者簡介

張笑天,國內外文壇聲譽素著的著名文學家。1939年生人,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任吉林省作家協會主席、吉林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全委委員。迄今出版張笑天文集30卷,長篇小說25部,小說集、劇本集、散文隨筆集18部,創作文字總量逾3000萬字。

精彩書摘


濃黑的夜,伸手不見五指,嘉興城籠罩在一片朦朧的夜幕中,護城河邊堆滿鹿砦,吊橋高高吊在半空,城門緊閉,城牆上燈盞環列,柝聲此起彼伏,模糊的燈光下,可見戍守城垣的明軍官兵走動的身影。
城外儘是哇哩哇啦的日語,圍困嘉興的倭寇叫囂之聲可聞,他們燃起無數篝火,已形成包圍態勢,守城明軍正嚴陣以待。
突然,南城門吊橋放下,城門開啟的瞬間,衝出一騎快馬,一個紅戰袍、白盔白甲的青年壯士躬身馬背上,飛馳出城。
倭寇發覺,揮舞長把倭刀嗷嗷叫著向壯士圍攻。城上明軍射出密集的箭雨,掩護壯士突圍。倏然間他已沖入倭陣,面對蟻擁蜂攢般圍上來的倭寇揮刀左殺右砍,硬是殺開一條血路。倭寇箭矢如雨,壯士舉雙劍撥落的箭矢,錚然有聲,紛紛落於馬下。
剛突出重圍,又一股倭寇圍攏來,當更密集的箭矢射來時,壯士來了個漂亮的鐙里藏身,坐騎騰空一躍,迅速衝出險境。
當壯士復又坐於馬上時,天已微明,我們才發現她是一個女扮男裝、英氣逼人的少女,柳眉、鳳目,韶秀出眾。
此時倭寇已被她甩在身後,她策馬狂馳,向杭州方向進發。
她就是守嘉興城的江南總督張經過繼出去的女兒沈四維。
張經是福建侯官人,正德年間進士,曾任南京兵部尚書、太僕寺卿。因倭寇禍亂東南沿海,前任總督朱紈雖然屢挫倭寇之鋒,但被人陷害逮入京師問罪,不堪受辱,含恨自盡。這一來,倭寇氣焰更為囂張,蘇、浙、閩各省不時被搶掠,已無寧日,嘉靖十六年,張經以兵部侍郎、右都御史身份總督兩廣軍務,他就是在這種亂勢中臨危受命,走上抗倭前線的。
時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初,多年為害江浙的倭寇嘯聚登入於浙江,賊勢猖獗,接連進犯嘉興、寧海,張經親自率兵守嘉興,浙江巡撫李天寵固守杭州,他們正蓄勢待發,準備選擇時機給倭寇痛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