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心思想

原文摘錄

第五章 我要讀書
三月里,天氣晴朗。玉寶拿上鐮刀、繩子,和村里八九個窮孩子上山去拾草。一出屯子,見太平村的國小生排著隊伍在大路上走。有個學生走在隊伍旁邊,喊著“一,一二一,……”象個小教官似的。國小校的老先生走在隊伍後邊。
玉寶呆呆地看了一陣,真羨慕他們。回頭對小朋友們說:“人家旅行,咱們拾草。來!咱們也排個隊伍走。”窮孩子們沒一個不願意的。玉寶把鐮刀往腰上一插,排好隊伍,他也走在旁邊,喊著:“一,一二一,……”窮孩子們照他的口令,踏著步子,挺起胸脯,肩上扛著鐮刀,走得很帶勁,遠遠地跟在國小生隊伍後面。
國小生們聽見後面又來了一支隊伍,一個個扭回頭直朝後看,步子就亂了。那老先生回頭瞅瞅,也很驚奇:這是誰家的孩子?居然把一幫小孩子管得住,還怪有精神的!老先生回頭招手,叫道:“喂!小孩,你過來!”喊口令的那個國小生名叫於志成,見老師叫玉寶,就說:“我去叫他。”
玉寶見老先生叫他,忙回頭喊了聲:“立——定!”說:“大家聽著,老師叫我,你們就在這兒玩,等我一下,咱們一塊兒就去拾草。解散!”有個孩子說:“玉寶,別去,先生會打你的。”玉寶說:“怕什麼,我去看看就來。”於志成跑來拉著玉寶的手說:“玉寶,走吧,我們老師叫你。我們老師可好哪!來,跟我們一塊兒去旅行吧!”“我不去旅行,我還要去拾草。”“走吧!待會兒再拾草。”“大伙兒等著我呢。”玉寶又回頭對眾人說:“你們等等我,我就來。”玉寶到老先生跟前,恭恭敬敬給他敬了一個鞠躬禮,偷偷瞅那老先生:個兒好高呵,怕有五六十歲了,乾乾淨淨兩撇八字鬍,穿一件粗藍布長衫,青布鞋底都快磨完了。他眉毛鬍子都在笑。玉寶心想:“怕是要我旅行。家裡還沒柴火呢……”國小生們不知有啥事,都一齊圍攏來看熱鬧。
老先生哈著腰摸著玉寶的頭,笑著說:“嘿!還懂得規矩呢!你叫什麼名字?”玉寶把小脖子一歪,笑著說:“你猜猜看!”於志成說:“我知道。我們常一塊兒玩的。”玉寶連忙堵住於志成的嘴,說:“你先別說呀!”老先生看這小孩挺有意思,笑說:“你這孩子,叫我怎么猜呀?”玉寶說:“你真猜不著?你看!”就蹲下用指頭在地上劃了“玉寶”兩個字,字劃得不象個樣子,老先生眯著老花眼,雙手撐著膝蓋,低頭默了半天,好容易才認出來。笑了笑說:“有天資,有天資!你姓啥?”於志成一口接過去,說:“我知道,他姓高。”玉寶瞅了於志成一眼,怪他不該早說。老先生說:“你爹叫啥名字?”玉寶笑了笑,還沒說呢,於志成又說了:“他爹叫高學田,跟我一個屯裡的。”“啊,高學田,嗨,他的孩子都這么大了。”又對玉寶說:“來,我也考你兩個字,看你認識不認識。”老先生蹲在地下,拿中指劃了“太平”兩個字,說:“你看,這兩個字念啥?”玉寶瞪著小黑眼珠想了好半天,這兩個字很面熟,在哪兒見過?想了一會,一下子他想起來了,這不是咱們太平村村公所門口大牌子上的“太平”兩個字嗎?就說:“這是咱們太平村的‘太平’。”老師故意搖頭擺手說:“不對。太平村沒有太平,這是‘天下太平’的‘太平’,懂嗎?”玉寶紅著臉硬爭說:“字是一樣的。”老先生說:“字倒是一樣的,現在意思可不一樣,這個,你小孩子就不懂得了。來,你看這是個啥字?”老先生又在地下寫了個“犬”字,玉寶一看,心想:“這回,老先生可寫錯了。”忙用手指頭抹去“犬”字肩頭上那一點,說:“這不是‘大’字嗎?你寫錯了。”引得老先生和國小生們“嘩”一傢伙都哈哈大笑起來。
“孩子,你念過書嗎?”
“沒有。”
“喜歡不喜歡念書?”
“怎不喜歡?念書可好哪。我爹說,人不念書,光受欺負。念書識字,又旅行,又下操,又聽講故事,又藏貓貓,有多好呵!”
“那你為啥不念書?”
“我爹我媽不讓我念書。”
“為啥不讓你念書?”
“我……”玉寶心裡難過起來,低下頭,想起從前好多事情,心一酸,忍不住淚水就想往下掉。“我……不知道。”話沒說完,扭頭就擠出人圈子來,往窮孩子們伙里跑。老先生叫他,於志成來拉他,他連頭也不回。
提起念書,原來玉寶曾經和他爹媽鬧過幾回。今年開春,有一天,玉寶去找於志成一塊兒上山去拾草。誰想,這天一到於家,他見於志成穿上了國小生服,背個小書包,和本屯幾個孩子一跳一蹦地正要上學去。於志成見玉寶來了,高興地說:“玉寶,你怎不念書?你看我的書包有多好!”“你不拾草啦?”“回來再拾草。去給你爹講一聲,咱們一塊兒念書吧。”玉寶忙跑回家,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要讀書。”他媽說:“孩子,你看咱家裡,‘日無逗雞之米,夜無鼠耗之糧’,三天兩頭挨餓,怎供得起你念書?”玉寶不聽。他爹腿上的瘡化膿很厲害,側過身子躺在炕上罵:“越大越不懂事。你念書,家裡吃啥?喝西北風?——快去給我拾草!”“我不去。”“不去,我揍死你!”一動,腿上的瘡疼得他父親直咬牙。他媽把玉寶拉到懷裡抱著,臉親著他,嘆氣說:“孩子,聽媽的話!你人也大了,也該念書了,不是爹媽狠心不讓你去,你爹苦了一輩子,也盼你將來給爹媽爭一口氣,苦出個頭!孩子,眼目下正在難處,你爹腿上的瘡都沒錢治呀!老天爺不開眼,你就別想念書;你不去拾草,家裡連燒的都供不上!”玉寶苦苦哀求說:“我放學回家就去拾草,家裡不會缺燒的……”“孩子,我們家出不起這個學錢呀!”“我要去。”他爹說:“你敢去。看我把你的腿給打斷!”玉寶真氣了,把手裡的鐮刀、繩子往地下一丟,噘起小嘴說:“你不讓我去,我自己去。”回頭就往門外跑。他媽急了,就跟在後面追。一邊追一邊叫:“玉寶!孩子!你往哪跑呀?……”玉寶不聽,穿過屯裡的小巷,朝太平山方向一直跑到小河灘上。那小河的小嘩嘩地流著,沒有橋,也沒有石磴子,過河的人都得脫鞋。玉寶正脫鞋,回頭見他媽“撲通”一聲,給一塊石頭絆倒了。玉寶嚇壞了,也顧不得穿鞋,返回去把媽扶起來,一頭撲在媽媽懷裡,“哇”的一聲就大哭起來。媽媽抱著玉寶,眼淚就象小河的水一樣,流在孩子的臉上,母子二人坐在河沿上悶悶地哭了一場。哭了半天,玉寶媽傷心地說:“孩子,你爹媽不是不疼你;村上買槍的錢,保長來催過了十幾遍了呀!你不是不知道,你爹腿上的瘡、心疼病,都沒錢治。……天呵!我們哪裡有活路!……”說到傷心之處,又大哭起來。玉寶心裡象滾油煎一樣,淚流滿面地摟著媽的脖子,抽抽噎噎地說:“媽,我,不……讀書了,回,家吧!
……”從此以後,玉寶再也不敢想那讀書的事。
玉寶媽端了一筐蘿蔔纓子出來,在院子裡,吩咐玉容拿到井台邊去洗,又進屋去給玉寶他爹擦掉腿上的膿,才把腿上的包布解開,聽院子裡有人叫:“高學田在家嗎?”玉寶媽聽聲音不熟,伸頭向門外看看,原來是太平村國小校的周先生來了,連忙下地招呼周先生家裡坐。高學田腿上吊著一條包布,忙要下地,給周先生攔住了。“嗨!又不是外人,看你腿上還流膿呢,別下來啦。”高學田只得回手裝了一袋煙,遞給周先生抽。周先生瞅著他的腿,說:“怪不得好久沒見你了,腿上怎么長這樣大瘡?”高學田嘆了口氣,把年底算賬時閻王保長放狗咬他的事講了一遍,周先生直嘆氣說:“這是什麼世道呵,唉!蹲在人家屋檐底下,啥事還不由得人家?哪一天天下太平就好了。”“有那一天嗎?周先生,咱們能盼到嗎?到那一天,咱們的骨頭還不吊起來當梆子敲了?”“終歸有一天的呵,咱們慢慢熬吧,你還不老,熬得到的。我是不行哪,土都埋到脖頸根啦!”兩人又談了一陣家常話,周先生就提到玉寶念書的事:“喂,大兄弟,我來找你,不為別事,你那玉寶是個聰明孩子呀!將來有出息呀!不是我當你面來誇口,十個里也難挑一個呀,可不能把孩子給耽擱了呀!”高學田嘆氣說:“唉!周先生啊!你看,不怕你老人家見笑,我們家連這個(他比劃吃飯的樣子)都糊不上口呀!還有錢叫孩子去讀書?只要有一線生機,我老早就送他上學了,實在是旱地的魚蝦遭天旱,眼看都活不下去了呀!”玉寶媽說:“周先生,難為你為這孩子的事跑來一趟。當父母的,誰不盼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個出息!千怪萬怪,怪咱們自己命不好,怪我們當父母的不中用;嘴巴都顧不上,還顧得上孩子讀書!”說著,玉寶媽心裡一發酸,忍不住想掉眼淚。周老先生仔細看看高家屋裡的動用家具,也真夠窮了:土炕上的破蓆子都快蹬成碎條條了,炕上只有兩床破爛被子,靠牆一張破桌子只剩了三條腿,一口石灰補好的水缸還缺了一大塊,兩個小木板凳,坐上一動就吱吱叫。高家穿的衣服,補釘上面加補釘,胳膊肘、膝頭上還露著肉。屋子裡除了破瓢破盆破鍋蓋,就是灶前那堆爛柴火,一件值錢的東西也沒有。周老先生說:“也不必難過了。人窮嘛,這也怨不得你們。誰不想過幾天好日子,何況如今窮也不是窮你一家。我若是倒回去十年,有一點力氣,我也不來教這個窮書了。這哪是教書,這是受氣!你是知道的:保長放個屁,就是聖旨,咱們死活都不敢吭一吭氣。非要我學日語不可,非要我教日語不可,唉!中國人到底是中國人啊,中國孩子怎么去學鬼子話!唉,不說這些吧。大兄弟,我也不是為掙錢來的。象我如今這把年紀,活一天算一天,多教幾個學生也累不著我,少教幾個學生也閒不著我;明天叫你家玉寶來吧,我不要你們半文錢,紙墨筆硯,書本本,我那裡也有,都用不著你們出。上午放學早,他還可以給家裡拾柴火。”高學田兩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先前光聽人說太平村教書的周先生是個好人,現在看來,果然不錯,怪不得有些窮孩子也去上學;心中感激不盡,不知說啥好。過了一陣,高學田說:“承周先生的情,那孩子調皮呀,愛打架,給你添麻煩!”玉寶媽也說:“是呀,就是孩子的性子野得很,不成材,就怕枉費周先生的一片心。”周先生站起身來,把旱菸袋遞還給高學田,笑了笑說:“你們說孩子長得野?如今這個世道,窮人家的孩子,我看還是野一點好,少受多少欺負!大兄弟,別怪我嘴直,你呀,就是太老實了,要多吃多少虧!別說了,明天叫孩子來上學吧!”
一個上午,玉寶心中都不好受。草比往天拾得少,就象掉了什麼東西似的,回到院裡,把草放下,也不知該做哈好。忽然,玉容從屋裡跑出來,又蹦又跳地笑著說:“玉寶,快回來。告訴你,明天你要去上學了!”玉寶不信,說:“姐姐,你誑我。”“誑你什麼?你問問爹去。誑你?”玉寶趕快跑進屋去,把鐮刀、繩子一甩,他媽正在炕上給爹盛飯呢,他跳上炕,一把就抱住媽的脖子,問:“媽媽,真的?叫我去上學?”媽手上的飯給玉寶碰撒了些,把媽惹生氣了:“真的。真的。快吃飯!看你這象不象個學生?”“你誑我的,我不信。”“媽還誑你?快吃飯,涼啦!”玉寶鬆開手,趴在爹臉面前,問道:“爹,真的?你叫我去讀書?”“明天你媽送你去,在學校里可不許調皮打架。”玉寶又高興,又半信半疑,吃罷飯,拉著姐姐到院子裡,定要姐姐講給他聽,為什麼爹媽今天要送他去讀書了?玉容把周老師上午來家,怎么長怎么短都一五一十給玉寶說了,玉寶這才相信。下午,拿上鐮刀、繩子上山拾草的時候,一路上,玉寶喜得亂蹦亂跳,趕得雞往房頂上飛,趕得狗在野地里亂竄。玉寶怕他自己去念書,家裡缺柴火,一個下午,弄回來好多捆柴火,還特為爬到樹上砍了好多樹枝子,捎帶還取了十幾個喜鵲蛋。
晚上,玉寶喜得一夜睡不著覺。玉寶的衣服太破爛了,他媽怕他穿這身破衣服上學不好看,下午就動手給玉寶補衣服,還特為把一件破洞少的舊青布衫改成國小生服;沒有口袋布,將就湊合了兩塊黑布。晚上,省下了瓶里那點捨不得吃的豆油,點了個油燈,給玉寶補褲子,燈芯太細,穿針都看不清,但屋子裡已經和往常不同,亮得晃眼睛。鞋子也得補;前腳露著腳丫子,後腳跟露著兩個肉蛋蛋,也不象個念書人呀!補到半夜,這些活兒都做完了,玉寶媽熄了燈躺上炕,想想好象還有啥事沒幹完。又爬起來點上燈,翻出幾塊破布,給玉寶做了一個小書包。玉寶幾次催他媽:“媽媽,睡吧!”他媽就說:“孩子,你睡吧。”睡一會兒,玉寶又起來,趴在窗戶破洞上看天,院子裡一片漆黑,啥也看不見,只有天上的星星閃亮。睡一會兒,玉寶又爬起來,說:“媽,天亮了吧?快做飯吃,別耽誤了上學呀!”恨這個死天為什麼還不亮。他就這么睡下,起來,起來,睡下,歡喜到下半夜,他媽好容易才把他安頓睡著。這一覺睡得可真香!也不知睡了多久,玉寶迷迷糊糊地忽然聽有人叫他,他猛一下睜開眼,原來是他媽在叫他:“玉寶,起來吃飯吧。”玉寶見天已大亮,忽一傢伙跳下炕來,赤著腳拔腿就往門外走。他媽喊:“玉寶,上哪去?吃飯哪!”“不吃飯,我上學去。”“上學連飯都不吃了?”“你為啥不早叫我?為啥不早叫我?”“遲不了!你看太陽才出來。”果然,太陽還沒爬過對過那間屋子的屋檐呢。
玉寶媽給玉寶把臉洗得乾乾淨淨的,又硬把玉寶的兩隻小手按在瓦盆里,連胳膊肘也洗得乾乾淨淨。吃罷早飯,給他換上學生服,穿上補好的鞋子,背上小書包,收拾得整整齊齊的,又在書包里給他塞了兩個菜糰子,才說:“走吧。媽送你去。”臨出門時,他爹在背後說:“玉寶,你可得記住!在學校你要不聽先生的話,你可要當心你的肉皮子!”玉寶頭也不回地說:“我知道。”媽媽牽著玉寶的手,喜氣洋洋地走出屯子,人家和她一打招呼,她就說:“是呀,我這是送孩子上學去呀。寧可少吃幾口,也耽誤不得孩子的前程呀!”
母子二人走過一個大院,院裡的桃花杏花開得滿樹,真好看!河上早已安上了石磴子,過河的人也用不著脫鞋了。過了河,眼前就是一片樹林子。樹葉子都綠了,陽光斜射到樹林子裡的草地上,照得草上的露珠兒閃光耀眼。小鳥在樹枝上跳上跳下,唱個不停。一路之上,玉寶媽邊走邊教孩子,要他在學校里聽先生的話,教一句,玉寶答應一個“我知道”。走出了樹林子,玉寶仰著臉問他媽:“媽媽,我念了書,將來我當什麼呢?”“當什麼?當好人!學會自己掙來吃,才算有本事。也不要象你爹,一輩子是個老實疙瘩,受人欺負。”“媽媽,我長大了,誰敢欺負我,我就拿大棒子打他。”“哼,那些人,揍死他幾個也不算冤。可你一個人能打過他們嗎?人家有錢有勢力,還不抓你去蹲‘笆籬子’?千萬記住,你可不敢去惹是生非,讓爹媽在家裡掛心!”“志成哥他們會幫我的,我不怕。”“說著說著你又來了。在學校里可不許打架!你爹是怎么教你來的?就忘了?”“你不是說他們該打?”“該打也不準你打。給我好好地念書,媽才喜歡……”
國小校就在太平村外小山坡上那座破廟裡。這廟總有百十來年了,和尚不知哪裡去了,菩薩也倒了,只剩三間正屋;開春以後,因為莊稼活不多,有些熱心的莊戶幫助修理了一番,把孤老頭子周先生請來,想成立個私塾,兩間作書房,一間小房作了周先生的臥房。保長周長安聽見風聲,插手進來,說是:既要辦學,就辦個國小,並且規定要周先生將來教日語。所以這學校就叫做“太平村國小”。
玉寶母子來到學校,學生們都還沒有到。周先生見玉寶來了,很是喜歡。玉寶媽給周先生叮囑了又叮囑,說是“孩子小,調皮不懂事,愛打架,又不聽話,是個傲性子,野得很,不聽話你就給我狠狠地打!”周先生說:“大嫂子,你放心!儘管把孩子交給我,響鼓不用重槌!從小看大!玉寶這孩子不會錯的!”看看學生們已經一個一個來上學了,玉寶媽才走。
周老師回房去拿來三本書,一個小本本,一支鉛筆,把玉寶叫到跟前說:“孩子,把這些拿去。聽著,念書可不比拾草,要用心聽講!念書有念書的規矩,吵嘴打架都是不許可的!有不懂的你就問。”玉寶說:“知道。”老師又指著第一排一張紅漆小方桌子,給了他一個小板凳,說:“你就坐這裡。”老師回身走了。玉寶在紅漆小桌旁邊放下小板凳,剛往下坐,忽然覺得屁股懸空,——板凳不知飛到哪裡去了,——屁股坐在地下,翻了個仰面朝天,立刻,就聽見一些學生哈哈大笑起來。玉寶連忙爬起來一瞅,原來是周保長的兒子小名叫淘氣的,把凳子掀了。淘氣那小子兩手叉腰,指著玉寶的鼻子,兇狠地罵道:“窮小子,滾開,別把我的桌子弄髒了。”玉寶氣得把小拳頭一舉,拉開架子,說:“淘氣,當心你的大腦袋瓜,看它把你捶扁!”立刻,國小生們分做了兩幫,窮孩子們都站在玉寶這邊,罵那淘氣不該掀凳子,有錢人家的孩子就站在淘氣那邊,羞辱玉寶的衣服破,又打了補釘;有幾個調皮鬼跳到凳子上喊:“打呀!打呀!先動手的是老子,後動手的是兒子!”於志成趕忙跳到玉寶和淘氣中間,向淘氣大聲喊道:“不準打架!”周老師聽見吵鬧,趕忙走進課堂,學生們立即各歸原位,坐得規規矩矩的。於志成拉著玉寶站在講台跟前,對老師說:“老師,叫玉寶坐我桌子上吧。”又把淘氣掀倒板凳的事報告了老師。周老師說:“淘氣,你為什麼要掀玉寶的凳子?”淘氣說:“這個桌子是我爸爸給我買的,我不要這個小要飯化子。”周老師說:“唉,孩子,用用你的桌子有啥關係?”淘氣說:“我不!”玉寶說:“老師,我不坐他的桌子,我跟志成哥一塊兒坐。”周老師說:“好吧,你就跟於志成一塊兒坐吧。”忍住氣又對淘氣說:“我這回饒了你。你可得想想,你欺負人對不對。”周老師又把大家教育了一陣,才開始講課。
玉寶統共念了一個月零幾天的書,忍了不知多少氣。開頭,中午吃飯時,淘氣吃他家送來的白面饅頭煮雞蛋,玉寶他們吃帶來的苦菜糰子,淘氣還邊吃邊咂嘴舔鼻子,搖頭晃腦地叫:“好吃!好吃!”玉寶就和一幫窮孩子們上樹去取喜鵲蛋,煮熟了帶在身邊,又好吃,又好玩,氣得淘氣他們再不敢擺他們吃得好了。玉寶很聽老師的話,又用功,又勤快,跟於志成一起還幫老師挑水燒火,認字又認得快,記性也好;除了淘氣他們一幫,大伙兒都愛和他玩。每逢淘氣欺負他時,他總是想:“我不跟你一個樣。在學校里你逞強,我不理你。有本事的咱們到外面去比比看。”淘氣他們那幫有錢的孩子也偷偷商量說:“在學校里打架,老師要罵,咱們到外邊去,瞅他一個人時,狠狠地揍他一頓。”
於志成是放學回家時的路長,常常和玉寶一道走,淘氣他們沒敢動手。有一天,玉寶一個人往家走,給淘氣瞅見了,一擺手,六七個財主家孩子繞道先奔到小河邊那個樹林子裡藏著,等玉寶一到,他們就蹦出來,手裡舞著小樹條子,攔著路,淘氣喊叫道:“玉寶,站住!給我們把樹上的喜鵲蛋摸下來,就放你走,你不摸,我們就揍你。”三四月的天氣,正是喜鵲下蛋的時候,平常要是窮孩子們叫他爬上樹去摸喜鵲蛋,他三下兩下就爬上去了;現在淘氣他們來欺負他,他可不乾。他翻著白眼瞅了淘氣一下,扭身就走。那幫孩子瞪眼喊道:“你敢走!”一閃身就把玉寶圍起來,威脅說:“給我們一人摸上二十個喜鵲蛋,就放你回家!”玉寶說:“二十個?你們等著吧。一個我也不摸。”淘氣一把拉住玉寶說:“不摸,就揍你。”玉寶把小黑眼珠一瞪,小拳頭一舉,說:“你看它硬不硬?你敢打我,它就敢打你!”淘氣喊一聲“打!”大家齊動手,人多勢眾,就把玉寶按在地上,玉寶想好了主意,猛一翻身爬起來,扭著淘氣的衣領,說:“看你的頭硬,還是我的拳頭硬!”照著淘氣的大腦袋瓜“吭吃吭吃”就是幾拳,淘氣哇的一聲抱頭大哭起來,樹條子丟在地下,玉寶忙撿起樹條子,就和那群小孩斗。人家到底人多,玉寶身上挨了不知多少下,看看正抵擋不過時,恰巧於志成和十幾個窮孩子跑來了,於志成邊跑邊喊:“老師不叫打仗,你們為什麼欺負人?”淘氣見事不好,喊一聲:“快跑!”他們才象兔子一樣鑽進樹林子裡逃走了。
玉寶臉上手上給打得青一條子紫一條子,國小生服也撕破了,他也不哭。窮孩子們聽玉寶說,淘氣他們逼他上樹摸喜鵲蛋,都氣憤不平,說:“給他們摸?那可不行。玉寶,不怕!我們人多,過兩天給他們算老賬!”於志成說:“對,算老賬!太欺負人了,老師都管他們不了,咱們自己收拾他們!”有個孩子說:“嘿!看那幾棵樹上喜鵲飛!窩裡準有喜鵲蛋,咱們上去摸幾個吧!”於志成說:“對!玉寶!咱倆上去吧!”正說著,西北天狂風大起,一片黑雲象怪貓一樣,飛一般地陰上來。玉寶說:“不好啦!天要下雨,快回家吧!等好了天,咱們再摸!”各人只得四散,都跑回家去了。
玉寶才走進院子,就聽媽在屋裡哭:“苦命的孩子呵!媽怎么捨得下你呵!眼巴巴把孩子往火炕里推,我可不乾呵!……”玉寶呆住了,站在院子裡聽了聽,弟弟也在哭,姐姐玉容也在哭。忽然,又聽他爹的聲音在罵:“哭,哭,哭,我還沒死,你們要把我哭死!”又聽他媽說:“我可不乾。自己的孩子,你一點不心疼!我可沒見過你這個狠心人!”又聽他爹生氣地大叫:“你叫我怎么辦?你叫我還有什麼法子?你不把玉寶給他,你叫我還有什麼路走?”玉寶大吃一驚,嚇得渾身都沒勁了,難道我爹把我賣了?忙跑進屋去,抓住媽的胳膊,瞅著媽的臉。玉寶媽摟著孩子,扳起孩子的臉,瞅見了他臉上的傷痕,又大哭起來。一直哭到晚上,好容易才給鄰居們勸住了。原來保長周長安有個十二三歲的女兒名叫英子,這回要上大連去進日本學堂念書。周長安為了給英子多籌辦些錢,好帶到大連去花,今天上午,他親自帶了兩個警備隊,到各家催收今年開春時村上買槍的錢。高學田家這十塊錢,據他說,是他給墊上的。他已經催收過十幾回了。今天上午,他向高學田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條是馬上還錢,帶利息漲一倍;一條是要玉寶到他家去放豬,掙下的工錢除了頂這筆債,還給玉寶三斗糧;說是這樣,高家還減少一個吃飯的人,算是他當保長的額外照顧。如果這兩條路高學田都不走,他就要把高學田按“思想犯”送給日本人去辦罪,說他私通鬍子,存心違抗。高學田夫婦苦苦哀求說:“保長,沒錢!孩子太小呀!”周長安說:“有錢供大學生,沒錢買槍?哼!一條小蛇囡子還想變成一條龍呢?不識好歹!”立地就要把高學田捆送村上。高學田沒法了,只得答應明天把玉寶送到周家去放豬。
玉寶聽說不能念書了,傷心得哭了一場又一場。屋子外面雨下起來了。玉寶飯也沒吃,總是哭。晚上,雨越下越大。玉寶倒在媽懷裡,怎睡得著?他爹悶頭躺著不說話,他媽緊緊地摟著孩子,好象生怕別人來搶去了似的,給孩子說不完的話呀!她說:“孩子,不是媽狠心不讓你念書,閻王保長不是人呀!可憐你爹沒有辦法!等你爹腿上的瘡好了,掙來工錢,你就回來念書吧!”“媽媽,我不去呀!保長要打我呀!我要念書!我要我的媽媽呀!”“孩子,媽會來看你的!你爹你姐姐也會來看你的!你大啦,要聽媽的話!孩子,你是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是疼你的!”……這一夜,屋子外面,大雨下了一場又一場,屋子裡面,玉寶母子蓋著個破爛被子,哭了一場又一場。玉寶生怕天亮了,就要離開媽媽了,緊緊地摟著媽的脖子,親著媽的臉,心想:“雨呀,你大一點下吧,叫河裡發大水,把閻王保長淹死吧!”又想:“我快點長大吧,長大了好把閻王保長和淘氣殺死!”想著想著,不知什麼時候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早上,玉寶媽起來做好飯。才把玉寶叫起來。玉寶飯也不吃,只顧哭!同學們來叫他上學,知道這件事,都難過地走了,玉寶更哭得厲害。玉寶要穿他的國小生服,他媽把撕破的地方也給他補好了,又給他捆了一件小破棉襖。臨出門時,玉寶把小書包也要背上。他媽說:“孩子,你到保長家去放豬,還敢讀書?”玉寶說:“老師的書,我要拿去還給他。”他爹說:“帶他去給先生辭個行吧!也算教他一場!”媽牽著玉寶的手,又朝學校走去。
雨早停了。天還又陰又黑。路變成了稀泥和水塘。母子二人經過大院跟前,見桃樹和杏樹花也早謝了。走到小河跟前,小河的水又黃又渾,也看不見底了。小河水流得很急,那石磴子也不大好走了。過河以後,玉寶滑了一跤,原來草地里的青草,昨夜給大雨打倒了,一片黃泥壓在它上面。進了樹林子,鳥兒也不叫了,玉寶心想:“鳥兒上哪去了?啊!是雨欺負它,不敢出來玩了。”一路之上,他媽肚裡好象有許多話說不完,她說:“孩子,保長家比不得自己家。自己家裡,你有個三病兩痛,有媽疼你;到人家聽人使喚,你要有個好歹,人家不會疼你!你自己千萬要放聰明些。”玉寶答應:“嗯!”媽說:“孩子,到了那裡,你要聽打頭的話,人家好照顧你;白天上山放豬,要多找些伴;到人多的地方放,不要自己往大山溝里去;晚上天不黑,要早些把豬趕回來,大山上狼太多。”玉寶說:“我知道。”媽又說:“出得門去,可不敢和人家孩子打仗,你碰破一點皮,媽的心都要疼幾天,你要給媽多省一點心!”玉寶說:“媽,你放心!”媽又說:“……孩子,冷了你自己就要加衣服,可不要凍著了,凍病了是你自己受罪。衣服破了髒了,你就脫下來,等媽來看你時,就拿回來給你補,給你洗!……”玉寶媽就這樣千叮嚀,萬囑咐,不知不覺,就來到學校門口了。玉寶心想:“今天這三里路走得太快了。”
周老師早已聽孩子們說起了玉寶要去放豬的事,真是嘆息不已,他把玉寶母子二人叫到自己房裡坐下,他忍不住流下幾滴淚來。玉寶媽只叫了一聲“周先生”,喉嚨就哽住了。玉寶也說不出話來,就從小書包里把三本書、一個本本、一支鉛筆掏出來,雙手放在老師的桌子上。周老師又親手把這些給玉寶裝在書包里,說:“孩子,你帶去吧!有空時間,你也好讀!”玉寶媽忍著淚說:“先生,承你費心教他一場,將來玉寶長大成人……”話沒說完,又說不出來了。坐了一會,母子二人告辭出來,周先生一直把玉寶母子二人送到小山坡下,長嘆一聲,說:“玉寶,我也沒有多話吩咐你,……總之,給周保長家扛活,眼睛耳朵要放靈活些。那裡有個劉打頭的,叫劉萬忠,他是個好人,有啥事你就找他,他肯照顧人的。”回頭他又對玉寶媽說:“大嫂子,你放心,劉打頭的和我是一個村裡的,見到他時,我會給他講的。他會好好地照顧孩子的。你們去時,就先去找他。”玉寶給老師深深地敬了一個禮,眼巴巴和老師分別了。玉寶走了好遠,回頭望望,周老師還站在山坡下望著他們,微風吹動著周老師的舊藍布
讀後感範文
因為心裡裝著“高玉寶”
我讀小說《高玉寶》只有10來歲,是語文老師徐志成推薦的,距今已有40多年。因為當時國小語文課本有篇課文“半夜雞叫”。我讀了以後對地主周扒皮的狡詐無恥做法很痛恨,對長工們很同情,便寫了篇百來字的讀後感交給老師,字裡行間充滿了階級仇、民族恨。徐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了我,作為鼓勵,他把小說《高玉寶》借給我看,還告訴我“半夜雞叫”就是高玉寶寫的。
讀著讀著,我覺得高玉寶太了不起了。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9歲當童工,15歲做勞工,僅上過一個月的學,卻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文章,還會寫小說,成了新中國培養的大作家。我暗暗下決心,要向高玉寶學習,刻苦讀書,心有大志,長大也當個作家。從那時開始,高玉寶的名字便深深銘記在我的心中,永遠揮之不去。
當年,我家裡很窮。有時連飯都吃不飽。母親是個文盲,父親斗大的字不識一籮。家裡沒有書,國小五年級,我從同學手裡借來高玉寶的《放豬》,第二天就要歸還,沒辦法,我就趴在被窩裡用手電筒照著讀,連夜看完,因此挨了一頓棒打。這不僅是因為我把昂貴的電池用完了,還因為,老爸希望我念書有出息,考出一條出路來,少讀點閒書。可是,因為心裡裝著高玉寶,我那時就懵懵懂懂地開始做文學夢了。
我敢斷定,當年像我這樣受到高玉寶的文學啟蒙和教育勵志的中國小生還有很多很多。
十八歲那年,我高中畢業回到村里當農民。一天勞動下來,身體象散了架似的。晚上,躺在床上胡思亂想,想到高玉寶他只上過一個月的學,連哭字都不會寫卻會寫小說,我已經高中畢業,文化比他多多了,為啥就不會寫點啥呢?於是,我偷偷地開始學寫詩歌、散文和小說。我寫詩,最初的詩是寫在一個筆記本上,現在還保留著,從來沒有再翻閱過,但我珍惜它們。後來,居然有一首詩發表在金華縣的文學刊物上。公社蔡書記知道此事,當天就興沖沖找上門來,要我為公社寫新聞稿,我也不負所托,當月就有二篇稿件在金華縣廣播站播出。有一次,蔡書記在金華城裡打來電話,要我立即坐火車趕到縣裡幫他寫材料。爭取在全縣幹部大會上發言。在縣城裡,他讓我住縣委招待所,先看電影、後吃紅燒肉饅頭。我苦幹了一個通宵,趕出來一個六千多字的材料。第二天下午,我在人民廣場遛達,聽到高音喇叭里正是蔡書記鏗鏘有力的聲音,也感到很自豪。
《我要讀書》是高玉寶的名作之一,內容充實真切,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流露著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沒有雕琢,沒有堆砌,厚實的生活基礎,撲實的寫作手法,寫的聲情並茂,細膩動人。我不僅被感動著,也夢想著有再讀書的機會。1978年全國恢復聯考,我終於邁進了大學的門檻,學的是中文專業。對於我來說,求學的三年是一種真正的開始,我感受到一種自由的氣息,我感受到文化的滋潤和世界的浩蕩之風。生活平靜、心情平靜、沒有任何野心,唯一堅定的信仰是讀書,讀名著、讀經典,惡補消逝的歲月。我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光。在此期間,我還系統地閱讀了高玉寶的許多作品,更多地感悟他勤勉堅強的創作態度和明朗質樸的文學風格,以及他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人生境界。在我心中,他就像一座豐碑,激勵我向文學的殿堂不斷攀登。
後頭的日子,可以說是與文字為伍的了。寫新聞、出簡報、辦報紙、乾電視,也做過思想宣傳工作,幾乎都是與文字打交道。作為對理想的回報,還出過個人作品專集。
可以這樣說,是高玉寶其人其作品誘惑著我愛好文學,改變了我的一生。無論是現實中的高玉寶還是小說中的高玉寶,都是我的精神動力,是他推動著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成功之路,因為心裡裝著高玉寶,作家成為我終生的追求。儘管沒有實現,但我已經盡力了。
忘不了你啊,高玉寶。
高玉寶的珍貴收藏
著名“戰士作家”高玉寶經常應邀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收藏著設計新穎的請柬。在眾多珍貴的請柬中,有58年前偉人毛澤東發給他的一張國慶請柬。
1952年國慶節前夕,嶺南駐軍戰士高玉寶收到總政治部轉來的中央人民政府一封信函,拆開一看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發來的一張請柬,上面寫道:“訂於一九五二年九月三十日下午七時在懷仁堂舉行招待會,敬請光臨——毛澤東。”
僅讀過一個月書的高玉寶利用行軍打仗的間隙,邊學文化邊搞創作,不會寫的字用畫圖和符號代替,用了近一年半的時間,創作出了一部感人肺腑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等連載了小說部分章節,其中《半夜雞叫》、《我要讀書》等章節引起了毛主席的極大興趣,讀後推薦給子女們閱讀。領袖對高玉寶堅韌不拔、勇於創作的精神給予高度讚賞,特向他發來請柬,邀請他出席建國三周年國慶招待會。
宴會開始不久,總政治部副主任蕭華同志帶領陸海空和戰士高玉寶四名代表,上台給毛主席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敬酒。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從名單上認出了戰士著裝的高玉寶,同他握了握手後,介紹給毛主席:“這是寫《半夜雞叫》的戰士作家高玉寶同志。”毛主席立刻站了起來,上下打量了一下高玉寶,舉起酒杯幽默地說:“久聞大名,來,同戰士作家乾杯!”說完,領袖與戰士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高玉寶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個普通戰士能同偉大領袖毛主席乾杯。從此以後,高玉寶“戰士作家”的稱號叫響海內外。
國慶招待會結束後,高玉寶把毛主席這張彌足珍貴的請柬精心收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