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片背景
為慶祝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殘疾人日”(12月3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繼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中國八分鐘”震撼世界,春晚《千手觀音》感動國人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愛、社會的支持和著名藝術家的指導下,歷經9個月精心編排,創新推出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作品Ⅲ,12月初將在人民大會堂演出,全球60個國家寬頻視頻同步直播。
影片簡介
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北京電影學院和青年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的電影《我的夢》,是一部“唯美”的藝術影片。它將早已家喻戶曉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精湛藝術搬上了銀幕。影片運用電影語言和表現手法將殘疾人創造的藝術呈現出來,可謂是美輪美奐,亦真亦幻。
9月17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和北京電影學院將大型文獻藝術影片《我的夢》的境內放映權無償捐給國家。在這部世界首部全部由殘疾人出演的電影中,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藝術家們用他們堅強的意志和藝術的美感,為人們打開了一扇和諧美好世界的大門。通過這次無償捐贈,將使更多懷揣美好夢想的人們,從這部電影中獲得奮鬥的信心和力量。
影片看點
《我的夢》表現了殘疾人“昨天的故事、今天的日子和明天的夢想”,是殘疾人的“才藝展現、心靈再現和生命呈現”。
影片強烈地傳達出殘疾人深埋於生命中的“手腳不一樣,耳目一樣;耳目不一樣,手腳一樣;手腳耳目不一樣,我心一樣、我命一樣”的頑強。藝術是心靈的創造與表達。殘疾人由於肢體器官的缺陷,卻更直接、更真實、更迫切地進行了心靈的升華與展現,因而,也更給了藝術以心靈的純淨和生命的張力。這是殘疾人藝術創造更能震撼人的奧秘之一。它也提示人們,藝術不能離開心靈與生命意識。電影是一種工業製造。但是它“製造”什麼呢?它應當製造心靈的家園。
影片技巧
《我的夢》運用電影語言,有力地表達了身殘夢長的心靈取向和生命意識。色彩、時空、景致、表情、虛實、特寫、蒙太奇、音響合成等等,將殘疾人與藝術之間的心靈印合表現得出神入化,使之大大超出了舞台的藝術呈現,更加富有生命靈動的意蘊。
製作花絮
邰麗華把《我的夢》創排演出的經歷形容為一個嬰兒成長的過程,2000年8月,在張繼剛等眾多藝術家的幫助下,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推出了《我的夢》作品一,在美國6個城市巡演受到了廣泛讚譽,此後於2002年5月推出《我的夢》作品二進入文化市場商演。2004年對其中的節目《千手觀音》進行改版,參加了雅典殘奧會和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引起了強烈反響,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去年12月隨著《我的夢》作品三在人民大會堂的演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影響進一步擴大。也就在這短短6年中,藝術團的演出已經由引進節目為主發展到自己的原創節目為主。
邰麗華介紹,即將演出的《我的夢》作品四精編了《千手觀音》等7個節目,創編了《化蝶》等6個新節目,以全新舞台視覺,5.1環繞立體音效,展現“真、善、美”的人文意境與“特、雅、精”的藝術追求。在北京首演之前,《我的夢》作品四已經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和加拿大演出,效果很好,演出後美國華盛頓州政府宣布:“2006年5月18日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日”,州政府還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之所以與北京電影學院攜手拍攝舞台藝術片,邰麗華打著手語說:“2002年製作的紀實片《與夢同行》和2003年製作的藝術片《我的夢》雖然在2004年分別獲得首屆好萊塢國際電影電視節‘最佳專題片獎’與‘最佳藝術片獎’,但是已經不能全面、適時地反映藝術團的發展狀況和藝術水平。”此次大型藝術片創作組導演王鴻海表示,該片於今年8月初開機拍攝,全片將以數字高清設備設定,用唯美的視聽手段再現殘疾人藝術家們的精湛表演。
《我的夢》作品四的概況及特點與目標,表示以北京電影學院集體的知識、智慧和能力,調用先進配套設備和技術手段,將《我的夢》表現的藝術與人性之美傳遞給世人,使其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次創新之舉。北京電影學院張會軍院長表示:竭盡全力,以唯美的視聽手段、數字高清設備再現殘疾人藝術家精湛的表演,將《我的夢》——這部關於愛、關於生命永恆主題的的作品直觀地呈現給觀眾。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廖奔充分肯定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創作成果和創新經驗,並希望文聯各專門協會為培養更多的特殊藝術人才盡心盡責盡力。中宣部李東生副部長對這次活動作了“ 要大力支持殘疾人事業,加強做好宣傳報導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宣部新聞局周曉雲副局長要求各新聞單位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報導,展現特殊藝術的勵志精神和獨特風采。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王新憲誠摯感謝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特殊藝術的關愛和支持。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不久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第五版,而由北京電影學院與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合拍的電影《我的夢》也將進入發行階段。拍攝者們用一年半的時間,以舞台為中心,跟蹤記錄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們的工作和生活,展現了殘疾人演員的藝術風采、精神風貌和人生之路。儘管尚未在國內公映,但這部影片已相繼在俄羅斯、美國、挪威、瑞士等14個國家和諸多國際電影節上展映,受到關注與好評。在國內,電影評論界與研究界的專家們對這部影片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無論是在藝術創新還是在主題挖掘與拓展方面,都是一部值得關注的影片。
《我的夢》作品五,是藝術團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精心打造的大型綜藝節目。18個節目涵蓋了音樂、舞蹈、京劇以及精縮舞劇、音樂劇等表演藝術的諸多門類,具有浪漫的民族風情,散發出濃郁的東方神韻。其中,有觀眾們熟悉和喜愛的《千手觀音》等經典節目,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精編。另外,還創新推出了《動•聽》、 《風箏舞》 、《生命密碼》、《三岔口》、《歌劇院幽靈》、《風情組曲》等一批新節目。
影片定位
是紀錄片還是舞台藝術片?
影片總導演王鴻海是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主任,他帶領該院美術、導演、攝影、錄音4個系的師生以及數位技術研究所的人員,不取酬勞,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的拍攝當中。院方也為該片提供了先進的設備和器材。《我的夢》正是在這樣一群人的努力下誕生的。
在日前舉行的影片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影片在拍攝手法、敘事風格和電影語言方面,都有所創新,在美術方面,將寫意與寫實巧妙結合。為了讓殘疾人觀眾也能分享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和感動,影片除採用傳統的電影語言之外,還以手語、配音、自白、形體語言和字幕為輔助,講述了殘疾演員的藝術人生。片中圍繞藝術團的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呈現了其中15個經典節目,涵蓋了舞蹈、器樂、京劇等多個藝術門類,包括著名的《千手觀音》和《化蝶》,向觀眾展示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
然而,這樣一部傾注了創作者無數心血的作品,以目前的電影分類方式,卻難以歸類。
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認為,在今天片種出現多元化的情況下,這部片子跨越了故事片、戲曲片、紀錄片的風格樣式,在結構上沒有很大的敘事主線,說明今天電影的樣式界限越來越模糊,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樣式。著名導演謝飛去年曾將該片推薦給亞太電影節,主辦方非常欣賞該片,但由於他們認為它不是紀錄片,所以後來沒有給它評獎。謝飛認為,《我的夢》可以稱為文獻紀錄片,更明確地說,是舞台文獻紀錄片,因為它有很高的文獻價值,他認為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就屬於這個片種。這類影片以舞台為基礎,除了具有文獻價值外,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北京電影學院鄭洞天、王志敏等教授也表示,《我的夢》這類影片既有文化和歷史價值,同時又有電影的藝術魅力,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值得探討。
影片評價
先期觀賞過影片的專家們,幾乎無一例外地被《我的夢》深深打動。
張會軍認為,電影《我的夢》很強調情感,片子沒有刻意表現殘疾人悲慘或痛苦的一面,而是歌頌了他們對生活的嚮往。田壯壯認為,藝術創作中並無殘疾人和正常人之分,重要的是情感和想像。《我的夢》更像是激情的一種呈現,感人的是主人公們的激情和追求。
王鴻海說:“藝術團雖有20多年輝煌的藝術生涯,但還沒有留下過比較完整的影像資料,我很想幫他們拍這個片子,讓他們看到自己在舞台上表演的那種很美好的東西。是藝術團演員們那種很陽光的生活狀態感動了我,這種感動貫穿了整個創作過程。”
電影評論家王人殷認為,影片表現了殘疾人生命的價值和尊嚴,也表現了藝術的強大魅力。殘疾演員在表演時,那種對藝術的渴望,已不僅是技巧的表達而且是生命的表達,藝術煥發了生命的潛力和能量。她認為,這部影片超出了一般紀錄片的概念,用電影的手段把舞台上最精華的部分展現了出來,詩意和唯美貫穿全片,這部影片處處滲透著人性的關懷。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並非依靠殘疾人的特殊身份在政府的扶持下生存,他們在2002年之後進入商業市場,在產業化中生存,並取得了不俗的市場業績。
北京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學院周星教授表示,觀賞《我的夢》,就像進入一個澄澈純淨的情感藝術世界,殘疾人的藝術情感動人心弦,而影片展示的藝術天地也美妙無比。在《我的夢》中,我們看到藝術精神的堅持和努力。
廣電總局電影局的陸亮認為,電影在形式感上有精緻的創造,仔細看會發現處處匠心獨運,影片源於演出,又超越了演出,體現出電影藝術的特色。法國殘疾人協會主席菲克納·杜尚說,《我的夢》反映了占全球人口十分之一的殘疾人問題。杜尚說:“真善美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愛與人性是全世界的主題,應該把這部電影推向世界。”
法國最高影視委員會委員樊尚·德哈表示,這部影片進行了富有創意的藝術探索,雖然沒有明星和跌宕的故事情節,卻真摯地表現了殘疾藝術家平凡而美麗的人生。
《我的夢》總導演王鴻海說,《我的夢》是一部非虛構電影藝術片,這是近年出現的一種影片類型。
《我的夢》3月21日在法國巴黎全球首映時,觀眾一致認為這是一部富有創意、攝製手法新穎的好影片,真實、唯美、感人、向上,體現了電影的藝術價值和社會責任。法國觀眾威廉姆激動地對筆者說:“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第七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黑幫暴徒》的英國製片人彼得25日參加電影節官方組織的活動後,來到《我的夢》電影沙龍。看完電影,他索要了DVD和畫冊,並和導演王鴻海、主演邰麗華親切交談,他說:“這部電影極其漂亮,影像質量非常好。我被殘疾人的表演深深感動。我將向英國的電影發行機構推薦這部影片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夢》。非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與你們合作拍攝一部殘疾人題材的華語影片。”
德國一電影發行機構總裁沃克·馬克說:“德國人會喜歡這部影片的。”
法國馬賽電影學院的三年級學生奧利佛說:“這部電影太美了,雖然沒有對話,但電影語言非常流暢,影像、音樂和字幕完美結合,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敢相信他們是殘疾人,他們展現了人類最美的一面。”
法國尼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讓·皮埃爾說:“看完影片有說不出的感動很難用言語表達。我是教表演藝術的,舞台上他們的表演那么完美;舞台外他們的生活又那么燦爛。這很值得表演藝術界深思。”加拿大電影公司的阿瑪婭女士說:“《我的夢》非常精彩,以至於我都忘了他們是殘疾人。電影不僅給殘疾人帶來希望,也給健全人帶來希望,減少人們對生活的諸多抱怨……”
這部影片中的84名殘疾人都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員。他們有的看不見,有的聽不見,有的肢體殘缺,卻以快樂和感恩的心,於黑暗中體味光明,於無聲中感悟音律,於殘缺中尋求完美。
托起電影《我的夢》的是培養中國電影人的搖籃——北京電影學院。中國老、中、青三代電影人組成了最強的創作團隊,發揮美術、導演、攝影、錄音四個系和數位技術研究所的整體力量,以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新穎的拍攝手法,引領觀眾走過台前幕後,欣賞殘疾演員的美麗人生,展現了獨特、高雅、精美的特殊藝術,謳歌了真、善、美的人類精神。
張海迪作品
張海迪,1955年9月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創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