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本書曾在“天涯社區”和“燕談網”上連載,引起一批知青出身的著名學者的高度關注,被譽為真實版的《山楂樹之戀》。
這部書以輕鬆幽默的筆調開始,逐漸走向深沉,對30多年前的知青生活細節做了全新角度的回憶,充滿了溫馨的懷舊之情與執著的尋根之思。
全書的100個章節,各自獨立又環環相扣,涵蓋了上世紀70年代知青的全部生活軌跡,有純淨的“山楂樹之戀”、艱苦的勞動、燈下的苦讀與紛繁的人事糾結,展現出一代人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痕,也對那個時代的知青大潮做了深刻的反思。
回憶中所涉及的那個時代的知青之戀和對知識的渴求,充滿了真誠,記錄了知青一代坎坷執著的經歷。
對知青問題的反思,長期以來是都是從官方層面來討論問題,本書從普通人的人性出發,進行了非常本色的描述。尤其是作者對東北農村民俗、農業勞動和上世紀70年代文藝生活的回憶,注重細節,真實可信,與當下某些胡編亂造的“原創文學”大異其趣。
這本書的素材,足夠寫一部長篇小說,但作者寫成了真實記錄,其衝擊力要比虛構文學強烈得多。在目前的圖書市場上,知青苦難史已經有過一些,但是對於知青的生活、情感細節,年輕的讀者還是缺少感性的認知,本書給年輕讀者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歷史敘事”文本。
當下有個別人,存在美化歷史的傾向,誤導年輕人以為那個逝去的時代很美妙。有的人甚至援引當時的錯誤思想作為解決當下困境的途徑,作者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糾錯的視角。讀了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任何時代的青年都會遇到困難、迷茫和不適,也都可以通過積極進取的方式戰勝困難,實現自我。
我覺得,作者的回憶不僅能引起老知青們對往昔的懷念,也能給80後、90後讀者以別樣的激勵和啟發。
書籍評價
這部回憶錄,以幽默、調侃的筆調開始,逐漸走向深沉;所涉及到的人與事,也從表象逐步進入深層。作者對40年前知青生活的一些細節,做了全新角度的回憶。這些回憶的可貴之處,在於保留了生活的“原生態”。
知青下鄉這件事,對今人來說,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是一件很遙遠的事。很多人只知道多年前,曾有一批中學畢業生在文革中陸續下鄉,然後返城。在鄉下,這些“學生娃”們吃了不少苦頭。
但是,當年的知青們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下鄉的?下鄉後在生活、勞動和文化方面遇到了哪些障礙?他們是如何度過在農村的日常生活的?……這些問題,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大部被湮沒。尤其是“80後”、“90後”年輕人,對那段歷史更是知之不詳。
《我是老三屆》恰好為當今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個人歷史”的文本。對於知青運動的親歷者,這個文本可以喚起許多記憶;對於未曾親歷者,則是一個具體可感的記錄。
《我是老三屆》的文字,充滿了溫馨的懷舊之情與執著的尋根之思。全書共有100個章節,各自獨立又環環相扣,涵蓋了70年代老知青們的全部生活軌跡。
在清秋子的這部書里,側重寫了知青特有的愛情、勞動、自學、文藝活動等,寫了知青的內心世界與外部環境。這裡面,有純淨的“山楂樹之戀”,有在城裡從未體驗過的繁重勞動,有勞動之餘的燈下苦讀,也有與當地農村幹部的人事糾葛……所有這些,都以細節來展現,凸顯了那一代人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痕,對知青運動做了深刻的反思。
探究歷史的真實,是需要良知的。回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是知青被壓抑的感情世界和身處知識荒原而對知識的渴求。本書的講述,生動細膩,充滿真誠,真實記錄了知青一代異常坎坷的經歷。這本書,打破了長期以來籠罩在“知青文學”上的理想主義色彩,講述了老知青們在十六七歲時的“平凡的世界”。
在書中,作者回憶自己與女知青“若蘭”的朦朧愛情片段,尤其令人動容。在那個艱難歲月,難得覓到的幾本蘇俄小說,構成了兩人共同的精神世界。他們在困境中互相扶持,渴求改善現實狀況,表現出那一代青年質樸、向上的精神特質。本書從這個角度也告訴我們:即使是“山楂樹之戀”,也並非存在於真空中的“純淨之愛”,精神與價值觀的契合,才是那一代年輕人相愛的現實基礎。
改革開放之初,文學界曾經有過一陣“知青文學熱”,但除了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少數作品之外,大多都蒙上了理想主義的虛幻色彩,用理念改寫了現實。長期以來,學術界對知青問題的反思,也往往是從官方層面來討論問題。而清秋子的這本書,則從普通人的感受出發,對那段歷史進行了非常本色的描述。作者對東北農村民俗、農業勞動和70年代文藝生活的回憶,既有嚴峻的一面,也不乏懷舊的溫情。敘述中所選取的細節,具有很強的典型意義且真實可信。這種原生態的敘述,與當下一些胡編亂造的“原創文學”大異其趣。
作者簡介
清秋子是中國作協會員,也是網路上著名的老資格“大俠”。2003年,他以長篇小說《我是北京地老鼠》闖入網路文學領地,一發而不可收。其著作甚豐,名聲迅速越過瓊州海峽,成為全國知名的暢銷書作家。
他的文字,一貫厚重而風趣,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無論在網上網下,都能贏得不同年齡段讀者的喜愛,這部新作尤其如此。
本書的內容,曾在“天涯社區”和文化網站“燕談網”上連載(其中片段也在《天涯》雜誌上刊載),引起了一批知青出身的著名學者的關注,他們一面跟讀,一面懷舊,有評論將這些文字稱為“真實版的《山楂樹之戀》”。
創作訪談
海南周刊:您認為您的這部書,與以往的“知青文學”有何本質上的不同?
清秋子:“知青文學”在文壇上浮出水面的時代,是在上世紀的80年代初,當時的“知青作家”們大多還不能對那段歷史有深刻的反思,同時也受到寬容標準的限制,所以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說往往都帶有理想主義色彩,我認為他們描述的不是老知青的真實生活和真實思想狀態。
我的這部《我是老三屆》,是經過了40年之後來回顧,沒有那么多束縛,有條件比過去的敘述更接近生活的本質。因此,我用了平實敘述的筆法,著眼點是在細節上面。我認為唯有細節,才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真實的全貌。
海南周刊:您認為“老三屆”是一個悲劇性的群體嗎?您對這個群體怎樣評價?
清秋子:從巨觀角度看,他們當然是悲劇的一代、是歷史的犧牲品。在“老三屆”知青中,有一大部分是沒有受過完全中學教育的青少年,只能算中學肄業,下鄉時候年紀最小的才15歲。這樣的一批人,突然中斷了正常學業,經歷了“文革”動亂,然後被強制下鄉去參加他們實際上難以承受的重體力勞動,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荒誕。
儘管這一批人當中,由於自學和改革開放,後來有些人成為了社會的佼佼者,但大多數老知青因為受教育的程度較低,無法適應時代轉換,成為被淘汰出局的第一批人,這就是悲劇。這個問題是怎么產生的?我的書,講的就是根源問題。
海南周刊:那么,您現在來回憶當時的種種情況,有現實意義嗎?
清秋子:我認為有。一是,老知青中的大多數,已進入或者接近花甲之年,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處於失語狀態,我不過是在為他們“代言”。我們經歷了很多苦難,不希望這些經歷被無聲無息地湮沒。
二是,有的年輕人,總喜歡對他們所不了解的歷史下一些武斷的評價,蔑視前人的經驗。我現在回憶往事,就是要提醒有些年輕人,錯誤的就是錯誤的,不要把錯誤的東西當作靈丹妙藥,歷史畢竟是在不斷糾錯中前進的。
三是,我想為現在打年輕人打氣。年輕人步入社會,感覺到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有巨大反差,這個感覺我們當年也有。我本人當時的解決辦法是:直面現實,自強不息。因為在困境面前,我逃無可逃,只有憑著生命最本能的奮鬥力量,才能突圍出去。當時的老農民有一句話給我印象深刻,是說“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我深信如此,從當時到現在,都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