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屆新三級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每個人的成長史,都是新中國的一個縮影。 第一部分老三屆新三級這一代人經歷了新中國最困難和最輝煌兩個不同的時期。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每個人的成長史,都是新中國的一個縮影。

出版信息

作者:張琦/主編 分類:紀實文學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定價:48元
狀態:選載1

內容介紹

在共和國60年的風雨歷程中,有這樣一個經歷特殊,並且這種經歷幾乎無可複製的群體——老三屆、新三級。老三屆是指“文革”期間應於1966年、1967年和1968年畢業的中學生,而新三級是指“文革”結束後、恢復高考進入大學的1977級、1978級和1979級大學生。他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擁有交集。
老三屆新三級這一代人經歷了新中國最困難和最輝煌兩個不同的時期。他們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一起在坎坷中成長,既蒙受了由於錯誤決策帶給民族的磨難,承擔了社會轉型帶來的高額代價;也參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並為此付出最寶貴的人生階段,分享了國家和社會進步帶來的成功和幸福。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每個人的成長史,都是新中國的一個縮影。這本書擷取了這代人中最為普通的一部分人的故事,這些親身經歷了時代變遷的尋常人,卻在他們的字裡行間中浸潤出不尋常的人生感悟和對歷史耐人尋味的反思,為我們展示了樸素無華、客觀真實而又豐富多樣的人生畫卷。

目錄

老三屆新三級 第一部分

老三屆新三級這一代人經歷了新中國最困難和最輝煌兩個不同的時期。他們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一起在坎坷中成長,既經受了生活的磨難,承擔了社會轉型帶來的高額代價;也參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並為此付出最寶貴的人生年華,分享了國家和社會進步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每個人的成長史,都是新中國的一個縮影。

老三屆新三級 第二部分

知青的命運,就像一杯定額分配的苦酒,喝與不喝,都由不得自己。當“上山下鄉”運動已成為無可選擇的現實,一大批“7601部隊”撒向全國廣大的農村(這是當時流行在知青中一種無奈的自嘲和幽默的調侃,十分生動而又形象。“7”即:鋤頭,“6”即:糞瓢,“0” 即:糞桶,“1” 即:扁擔)。倘若說,知青們在“插隊落戶”的生活中,能夠忍受在那艱苦環境中的磨鍊,卻無法擺脫那種為前途擔憂而焦躁、痛苦的思想熬煎。

老三屆新三級 第三部分

前幾次招生時,我沒有報名,因為父親還沒有“解放”,“政審”過不了關。林彪自我爆炸後,父親被“解放”,從幹校回到了單位。不久,他來信告訴我,由於前兩年招收的“工農兵”學員基礎知識太差,大學普遍反映無法進行高等教育。周總理決定,1973年大學招生採用“考試+推薦”的方法,讓我抓緊複習功課。因為自己始終沒有放棄上大學的念頭,去插隊時,把高中的所有教科書和各科複習總結都用紙包好放在了家裡。我專程回家,把書和複習總結都看了一遍。

老三屆新三級 第四部分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改變了我們全家人命運的日子:1966年7月31日。由北京赴濟南的火車是晚上八九點鐘的,由於當時總政機關的小汽車較少,我清楚地記得,整裝待發的全家五口人和為父親送行的戰友、鄰居等了許久,姍姍來遲的是一輛送總政幹部去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建軍39周年聯歡晚會的蘇制吉普車。當汽車經新街口至西單由北向東拐上長安街駛向北京站時,我的臉緊緊地貼在車窗上,依依不捨地望著燈火輝煌的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那告別北京之時的長安街夜景,令我終生難忘。

老三屆新三級 第五部分

手上多了一塊繭子,時不時地看著它,總讓我想起曾經長滿手的老繭。那是40年前在牧區插隊的情景。從來沒有乾過力氣活、出過大力的我,懷著報效祖國、鍛鍊成長的理想,秉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的意願,來到祖國北疆的四子王旗牧區。在遼闊的草原,我騎馬馳騁、大顯身手、身體力行、迎難而上,可以說面對什麼艱難困苦,從沒有畏懼。什麼苦活兒、累活兒、髒活兒、難活兒,都要上手去乾乾。

老三屆新三級 第六部分

母馬、不孕、懷孕、激素治療、久不收口的外傷……這些問題終日纏繞在我的腦海中,終於有一天,我悟出了其中的內在關聯,認為是內分泌紊亂誘發了腫瘤的發生。於是在30年前,衣衫破舊的我,掌著一盞煤油燈,在一沓發黃的糙紙上寫下了我一生中的第一篇論文,記得題目是“癌發生的本質--內分泌紊亂”。我抄寫了兩份,一份寄給了中國醫科院腫瘤研究所的吳桓興院長,一份寄給了腫瘤病理專家李銘新教授。

老三屆新三級 第七部分

初時,人聲喧譁,你追我趕,那場面還挺壯觀。但不久,便漸趨沉寂下來。隊伍的間距拉大了,起伏的山道上,星星點點,綿延開去,前既不見頭,後也看不到尾。我知道,從連隊至團部麥台約有30里遠,但何時能把我們這架爬犁上的糧食送到目的地,卻無從估摸。反正我和其他老三屆男知青一樣,不會推獨輪車,就充當拉爬犁的主力,弓著腰,低著頭,喘著粗氣,把主繩套拉得繃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