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物》[心理學名詞]

《戀物》[心理學名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狹義的戀物(英文:Sexual fetishism),性慾倒錯的一種,即以某些特定的無生命物體或人體部位作為戀愛對象(由該物體或部位獲得性激勵)。英文Sexual fetishism一詞源於fetishism(盲目崇拜),即認為某一物具有超自然力,比如在馬克思主義中,術語fetishism就被用來指人們對物質的崇拜迷戀。 更廣義的戀物還可以包括由某種抽象的概念或某種狀況、情形而獲得性激勵的情況。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將男性戀物歸因於童年時期由閹割焦慮造成的創傷。根據他的理論,當兒童的性心理發展經歷了口欲期(oral stage)、肛欲期(anal stage),進入到陽具期(phallic stage)後,男孩會進入一個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伴之而來的是殺死父親並將其吃掉,以占據母親的想法。由於一方面擔心遭到父親報復,傷害自己的陽具,另一方面又觀察到女性沒有陽具,發現了閹割的證據,使男孩出現了閹割焦慮,即認為既然母親和其他女性都受到了閹割,則自己的陽具也同樣處於危險之中。男孩為了緩解閹割焦慮,便會在母親和其他女性身上尋找陽具的替代物,以證明母親並未被閹割,則自己也有可能保全陽具。由此便產生了戀物。依據這套理論,男性會產生戀物,而女性則不會。對此,女權主義者指出,在許多女性身上同樣具有的戀物行為,使弗洛伊德的理論無法成立。

儘管弗洛伊德的理論聽起來很奇怪,並且也不是基於實驗證據的,但是他發現了人類性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性興奮和條件作用的關係。正在進行的一些研究使這一關係更加清晰。比如,Lique M. Coolen博士2003年4月14日在聖地亞哥的一次實驗生物學會議上發表的研究:經常在某個籠子中交配的雄性老鼠,即使在沒有雌性老鼠和雌性氣味的情況下,也會因為被放入這個籠子,而使其腦中誘發快感的化學物質增加。性條件訓練發生了。人類的性行為也被假定可以受到類似的條件訓練,這或許可以解釋戀物現象。

這符合戀物產生於幼年期的印刻作用的理論。另外一個同樣基於印刻作用的理論認為,男性少年頻繁手淫,並由此建立起一種模式,在手淫時經常出現的物體,將可能在日後產生性喚起的作用。該少年由此而將此物體與性高潮聯繫起來。

常見的戀物

常見的戀物包括:迷戀鞋、絲襪、內衣、尿布、制服或由某些材料(如橡膠、裘皮、氨綸、皮革、乳膠、尼龍、綢緞)製作的服裝、毛髮或理髮、手套、假髮、身體穿刺(body piercing,指為戴耳環、臍環等的穿孔)。扮裝,即穿著異性服飾,也是一種常見的戀物形式。一些人迷戀某種服裝面料,可能是因為這些面料形同“第二皮膚”,成為了穿著者皮膚的戀物替代品。最常見的情形是氨綸迷戀、橡膠迷戀、乳膠迷戀、綢緞迷戀,這些面料都是彈性而有光澤的,誇張了人體皮膚的某些特徵。

戀物對象

戀物對象也可以是人體的某些部位,比如發、體毛、腿、腳、胸部、生殖器官或者某種特殊的體形。這大概可以解釋中國歷史上的纏足、十九世紀西方束腰的流行,以及當今美國的隆胸等。

有時,整個社會可以建立起一種廣泛的戀物情結,以至於這種情結不再被視為戀物,而被當作是正常的性慾。比如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後期的腳踝迷戀, 以及現代西方社會對貼身內衣和女性剔除體毛的普遍迷戀。中國明清時代的漢族公認“三寸金蓮”是女性性感的象徵,也是一個例子。

戀物相關的性喚起,在大部分人身上都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認為,只有當戀物情結對戀物者的性或社會活動造成困擾時才被視為一個問題。有時“戀物”一詞也被專用於指非經由戀物相關的性喚起,而不能達至性興奮的情況,此時亦可稱作戀物症。

儘管上述的戀物形式是最為普遍的,但戀物如同其他的人類性行為一樣,也可以是極為多樣的。

許多色情描寫(包括文學、繪畫、攝影、音樂等等)的流派提供戀物相關的內容,這些色情作品被歸類於戀物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