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義

弗洛伊德主義

弗洛伊德主義(Freudianism),亦稱精神分析學派,是現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學哲學派別。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它產生於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這種學說所信奉的基本原則是精神決定論,即認為自然和社會中發生的一切事物都定有其因,人的全部行為都是由願望、動機、意圖等精神因素決定的。而精神過程本身是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精神過程不過是一些孤立的、附加的過程。這個理論是指精神分析和無意識心理學體系,也稱為精神病學和深蘊心理學。分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什麼是弗洛伊德主義,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說法,弗洛伊德主義是他“研究和治療”癔病(神經症)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學包含兩個不可分割的內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療方法及其理論;第二部分是關於人的心理過程的理解。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領域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層有著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識到的東西,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領域。

產生背景

它產生於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當時歐洲的資本主義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化,人們所受到的心理壓力增強,精神病患者不斷增多,再加上因自然科學革命而引起的機械論心理學觀點破產,促使弗洛伊德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心理結構問題,並把研究結果套用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領域中去,從而創立了新的心理學哲學理論。“精神分析”的含義有兩點: (1)指精神分析的一種治療方法和技術,它是以潛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科分支;(2)指一種心理學的理論體系。該體系是弗洛伊德在叔本華無意識意志理論的啟發下提出的,它是一種三層心理結構學說。弗洛伊德在精神病研究中發現,人的心理和意識並不等同,心理活動大部分是無意識地進行,而自覺的意識活動只是心理活動的一小部分。他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本我的核心是“里比多”,即性本能,它處在心理的最底層,是一種原始的、神秘的、本能的欲望衝動,相當於無意識;自我處在心理的最高層,是從本我中分離出來的高級心理活動,它控制著本我的欲望衝動,相當於意識和自我意識;超我是“良心”的我,它介於本我與自我之間,起著平衡和調節作用。這三者處於平衡時,人就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而當本我的欲望衝動受到過分的壓抑時,平衡往往會遭到破壞,這時就會導致精神病。弗洛伊德主義斷言人的性本能是人的一切活動的源動力,是一切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作為生命本質的性愛衝動是與生俱來的。當性愛受到壓抑而無法滿足時,就會轉化為科學藝術等方面的創造性活動。弗洛伊德主義用性愛解釋人類社會現象,認為社會文明起源於性慾的升華。宗教、道德、禁忌等的最初產生都是為了對性本能的壓抑,指出改善社會條件以滿足人的性慾的必要性。弗洛伊德的學說得到他的追隨者的發展,劃分出了許多支派。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阿德勒,他把弗洛伊德學說與唯意志主義結合起來,建立了他的個體心理學派。

從上世紀40年代起,歐美一些精神病學者,從社會學觀點出發,強調家庭、社會制度和文化對精神病致病的影響。他們自稱為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其中以霍妮和弗羅姆為主要代表。社會學中的心理學派的許多分支,大都以弗洛伊德學說作為理論和方法的基礎。

阿德勒的人性觀

阿德勒的人性觀包括六個方面,虛構目的論,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補償,生活風格,社會興趣,創造性自我。這幾個方面相互聯繫形成一個體系,阿德勒稱之為個體心理學。所謂個體心理學,是把個體視為獨特的一個整體,部分只有通過整體才能得到理解。整體人格內在於每個人的存在之中。每一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同時每一個體又為其整體人格所塑造。每一個體既是一幅畫作,又是畫作的作者。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

精神分析理論:新弗洛伊德主義

一、 新弗洛伊德主義的產生髮展

(一) 弗洛伊德理論的局限和問題

1、 非理性主義傾向:弗洛伊德把潛意識看的比意識更重要,而且潛意識的主要內容是與社會相對立的本能欲望和衝動,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意識是心理的實質,否認了意識的主導作用。

2、 生物學化的傾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整個體系是建立在生物學基礎上的。因為他認為心理能量來自於本能衝動,心理結構的基礎是本我,心理發展始終以身體不同區域的快感為中心,這些基本的假設使他的整個學說的前提和基礎就是生物學,所以,他對個人和人類的一切行為,無論是正常的還是病態的解釋,都具有生物學的色彩。結果是他抹殺了人與動物的區別,抹殺了人的社會性本質,抹殺了社會文化環境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

3、 方法論上的局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源於他對精神病和神經症患者的治療實踐,因此,他得出的是變態心理規律。但他把它們推論到所有正常人身上,結果就把正常人和變態患者混為一談,把變態心理普遍化、絕對化了。在方法論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而且,他忽略個體和群體、個體心理和社會心理。本能和文化的差異,用關於個體、個體心理和本能的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文化和歷史現象。這同樣犯了方法論上的錯誤,體現了他持有一種庸俗的唯物和形上學的還原論。

(二) 三個對新弗洛伊德主義發展起了關鍵作用的理論局限

1、 成年人的人格幾乎是再兒童5、6歲時就已經完全形成,這一觀點遭到許多理論家的反對。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承認童年經歷對人格發展有重要影響,但他們認為,後來的經歷,特別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經歷在人格形成上也非常重要。

2、 許多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向弗洛伊德強調本能對人格影響的觀點提出了挑戰。他們認為,弗洛伊德沒有認識到許多重要的社會文化力量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3、 許多理論家不喜歡弗洛伊德理論整體上的消極特徵。

(三) 弗洛伊德之後精神分析的演變

弗洛伊德創始的精神分析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派別,一方面,弗洛伊德本人一再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論,他的弟子不滿於他對本能特別是性本能的過分強調,從不同的理論視角紛紛對他的理論提出強有力的挑戰;另一方面,時代發展、環境變化導致精神分析所由發生和流行的場所變化,這也必然引起精神分析的變化。

總的來說,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的演變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從精神分析內部進行的修正和發展,早期是榮格、阿德勒等人進行的,後期是哈特曼等人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和克萊因等人的精神分析對象關係理論;二是從精神分析外部進行的突破和發展,結合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和哲學等的成果,出現了像霍妮、弗洛姆等的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學派,賓斯汪格和鮑斯的存在精神分析學和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等。

代表人物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榮格(1875~1961)。

晚期的弗洛伊德主義的重要代表有弗羅姆等,他們強調家庭、社會制度和文化對精神病致病的影響,被稱做新弗洛伊德主義。另外,弗羅姆與馬爾庫塞等還企圖將弗洛伊德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主要觀點

弗洛伊德的主要觀點:

⑴無意識學說,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學稱之為深層心理學,他構築的心理過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第一層次是潛意識系統,它是人的動力衝動、本能等一切衝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儲藏庫,不受客觀現實的調節,構成人們心理的深層基礎;第二層次是前意識系統(下意識),是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執行著“檢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證適合本能,又要服從現實的原則;第三層次是意識系統,是人的心理最外層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構成的“家庭”中的“家長”,它統治著整個精神家庭,使之協調。

⑵釋夢理論,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把夢的內容所表示的意義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表層意義,是夢的“顯意”,指夢者可以回憶起來的夢的情境及其意義;一個是深層意義,是夢的“隱義”,指夢者通過聯想可以知道隱藏在顯意背後的意義。

發展時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創立和發展可分為兩個時期,1913年前屬於早期理論,弗洛伊德奠定了精神分析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精神分析學被學術界許多領域所接受,成為一種新的社會思潮。同時,其內部也潛伏著觀點的分歧,終於在1911年和1913年出現分裂。1914—1939年屬於晚期理論,這一時期弗洛伊德轉而套用精神分析理論解釋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和基礎,從而形成了具有哲學性質的弗洛伊德主義。

潛意識論

基本概念

潛意識論在弗洛伊德主義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是精神分析學的基石和核心,弗洛伊德的其他一些基本理論都是從不同側面論證和闡釋潛意識論的。

作者觀點

弗洛伊德一反傳統的哲學和心理學,把人的精神活動或心理活動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它們分別處於精神活動的表層、中間層和最底層。他打了一個比方: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猶如一座漂浮於海上的冰山,意識只是呈現在海洋表面上的一小部分,潛意識則是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體,人的精神生活的這三個層次是緊密聯繫的,又各有不同的性質和特點。弗洛伊德認為科學的研究就是要透過人的精神生活的表層,揭示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的原初基礎。

意識是呈現於表層的注意中心部分,包括感性、意志和思想等精神活動,屬於片斷的、零碎的、暫時的東西,始終處於捉摸不定的狀態,但可以用語言來表達。

前意識是意識同潛意識之間的過渡領域,屬於暫時退出意識的部分,還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識領域去,即可以再次復現或被回憶,是來自意識的東西如想法、印象等暫時儲存的地方,從本質上說,它屬於意識領域。

弗洛伊德20世紀最偉大的精神學家 弗洛伊德20世紀最偉大的精神學家

潛意識是潛伏在人的心理深處的、人們意識不到的,在正常情況下也體驗不到的一種精神活動。弗洛伊德說:“無論何種心理過程,我們若由其所產生的影響而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同時又無從直接感知,我們稱此種心理歷程為無意識。”潛意識主要是充滿著不容於社會的各種各樣的本能和欲望,它雖花費很大的氣力,也極難被意識所接納,或根本不能進入意識領域。因此,潛意識成了人的本能欲望以及與之相關的被壓抑的情感、意向的貯存庫,它具有強烈的心理能量,總是伺機滲透到意識領域,以求得滿足,從而構成了人類一切活動的總源泉。潛意識的特點:一是原始性,無論從人類系統發展還是從個人心理發育來看,潛意識都源於人們心理中的原始與非理性的低級部分;二是衝動性,潛意識具有強大的內驅力,不顧一切追求快樂滿足;三是非時間性,潛意識的活動與時間沒有任何關係;四是封閉性,不受外部任何現實的制約。上述特點是互相聯繫的。

理論聯繫

在人們整個精神活動中,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弗洛伊德把潛意識系統比作一個大前廳,無數的本能欲望、衝動,彼此喧鬧、相互擁擠地住在這裡,和前廳相鄰的是一個類似接待室的小房間,意識就住在這裡。而住在大前廳的潛意識的各種衝動都希望進入意識的房間內,於是就彼此衝撞著,爭先恐後地向接待室的門口擠去。但門口有一個守門人,必須由他來傳遞信息並嚴格檢查,如果沒有得到守門人的允許,就不能夠進入接待室,就意味著它們是不適合意識的,這樣實際上就被壓抑;但即使有一些欲望和衝動,成功地越過了門檻,守門人允許它們進入接待室,也不一定都成為意識,它們只是前意識,只有當它們成功地引起意識的注意時,才能成為意識。從前意識到意識,或者從意識到前意識,都是轉眼之間的事,二者雖有界限,但卻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但是,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去的東西要想重新回到意識里來,那就極為困難了。因為潛意識和意識之間壁壘森嚴,守門人絕不準潛意識中的欲望、衝動隨意侵入。弗洛伊德的整個精神分析學都是以潛意識的心理過程為出發點的,並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不管三者的關係究竟如何,在弗洛伊德的眼裡,特別注重的是潛意識的存在及其巨大作用。對夢的研究,就進一步論證了潛意識的存在之無疑。潛意識的作用如同一鍋永遠沸騰的水,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出路,急切地想衝出來。潛意識活動雖然經常不為人所察覺,但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一言一行。弗洛伊德進而提出了壓抑、轉移、升華等重要概念。所謂壓抑指把意識所不能接受的欲望、衝動、意念、情感和記憶壓制在潛意識中。壓抑可以阻止人們看不到某些東西,或將所看到的東西加以歪曲。壓抑就是造成許多變態行為的原因。潛意識的本能衝動受到抗拒而被壓抑到心理結構的底層,並不意味著消失,相反它的作用力變得更大,滲透力更強烈,它或者順利進入意識領域,或者在某種條件下以變形的方式進入意識領域,這就是轉移。在非正常人那裡,轉移表現為歇斯底里的病理狀態;而在正常人那裡,轉移表現為夢境和日常生活中的過關行為,如口誤、筆誤、遺忘等。最理想的轉移方式是把本能衝動轉化到被社會所認可或讚許的目標、對象方面去,這就是升華。潛意識的升華被弗洛伊德廣泛地套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用來解釋人們的各種創造性活動,如藝術家的創作,就像處於夢的工作狀態一般,其間不乏凝縮、轉移、象徵和潤飾,經過這各個環節之後,最終藝術家的潛意識動機獲得變形的滿足宣洩或升華,而這種升華的結果便是文藝作品。

本能論

基本概念

弗洛伊德把全部精神分析學概括為兩個基本命題,即潛意識和本能或欲望。如果說潛意識論是精神分析學的核心,那么本能論就是潛意識論的核心。弗洛伊德說他一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推論出或猜測出精神裝置究竟是怎樣構成的,究竟是什麼力量在其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他發現,離開本能衝動,就無從揭示潛意識的秘密,也無從說明整個心理過程的動力根源。

本能,弗洛伊德把它解釋為由軀體的內部力量決定著人的精神活動的一種先天狀態,就像一條河,總是沿著特定的河道在奔流。它來源於身體內部的刺激或是來自身體內部器官的生理刺激,或是來自某種感覺器官的心理刺激。它與外部刺激具有不同的心理效應,本能刺激主要是由機體內部需求狀態所產生的心理效應,是一種固定的力,只能依靠適當地改變內部的刺激狀況來對付或解除這種衝擊和力量;而外部刺激往往是軀體以外的個別衝擊,暫時的、不固定的,因此,只能靠個別的相應的行動方式來加以排除。

任何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對象和動力能量。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體的需要和衝動,一種需要和衝動表現在人體的某個組織或器官的興奮過程,而這一興奮過程就必定要將儲存在體內的能量釋放出來。如飢餓的生理狀態,它是體內腸胃器官的興奮所釋放的能量激活了飢餓本能,這樣就促使人產生獲取食物的行動。本能的最終目的是消除該本能的根源,即消除人體的需要狀態。本能除了最終目的之外,還有其他的從屬目的,從屬目的必須先於最終目的的實現。如飢餓本能的最終目的是消除飢餓的需要狀態,而在消除之前,為了滿足飢欲,並不是選擇什麼東西都可以,而必須找到可食的東西,並把食物送到嘴裡,這一切都是消除飢餓這一最終目的之外的從屬目的。本能的對象指本能行為為達到目的所利用的對象或採取的手段。本能對象可能是自身,也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物或事件,並且是不固定的,本能可以利用許多不同對象和採取多種手段來達到目的。本能的動量指本能所具有的力或強度,其大小由本能擁有的多少來決定。如飢餓越厲害,對精神所產生的衝動就會越強烈。

作者觀點

弗洛伊德認為,人體有多少需要,就有多少本能,因為一種本能就是一種人體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現。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論中,把本能分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兩類。自我本能是與個體生存相聯繫的一類本能,如求食、自衛等,其作用就是保存個體。自我本能還有對人格形成的意義,就是驅使人實現自我理想。性本能指與性慾和種族繁衍相關的一類本能,其作用是保存種族,繁衍後代。

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是一種原欲、一種力量,他稱為力比多(li-bido),表現為性的衝動,尋求快感的滿足。弗洛伊德在後期理論中,特別是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耳聞目睹了這場戰爭中恐怖的屠殺和瘋狂的破壞等現象,似乎覺得按其原先的理論難以解釋。這促使弗洛伊德不得不又重新思考本能理論,提出了“死的本能”這一概念,他把以前提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而為一,稱為“生的本能”。這樣便形成了兩極,生的本能代表著創造和愛的力量,而死的本能代表著破壞和恨的力量。

生的本能是一種表現為個體生命的、發展的和愛欲的本能力量,是人體需要的心理再現,要生存和繁衍就必須滿足人體的需要。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雖然各有自己不同的目的,但是都體現了人的生命本能,潛伏著生命自身的無限創造力。因此,它們同屬於生的本能。弗洛伊德又稱生的本能為“愛洛斯”(Eros),這是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丘比特的希臘愛神。總之,生的本能是人生命力量的源泉,它始終袒護著生命和代表著生命中的每件事。如有人在太平洋上漂流一個多月後死裡逃生;有人受到極殘酷的嚴刑拷打死去後又活過來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是生命本能的力量所創造的奇蹟。

死的本能實際上是生命本能的另一極表現。其終極目的是從生命狀態回復或倒退到先前的無機狀態。它不是表現為一種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現為求殺的欲望,包含著人的特殊的侵略本能和破壞本能。因此,死的本能也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向內的,表現為自我尋死、自我遣責、自我痛恨、自我懲罰等;另一種是向外的,表現戰爭、爭吵、毆鬥、競爭、嫉妒、對權威的反抗等。弗洛伊德認為,這些形式常常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說,當死的本能向外時,表現為侵略傾向,對外界有所破壞,它就沒有必要來毀滅自我;但是,當向外侵犯受到阻礙或挫傷時,它往往退回到自我內部,形成一種自殺的念頭或傾向。

此外,弗洛伊德還認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可以相互融合、抵消或替換。睡眠就是一例,因為睡眠既是減輕緊張狀態(弗洛伊德認為,這是部分回復到無機的狀態),又是生命過程恢復元氣的時候吞吃東西也表現為兩種本能的融合,因為生命靠吞吃食物來維持,而同時,食物又被撕咬、咀嚼、吞咽而遭到破壞。總之,無論是生的本能,還是死的本能,它們的能量或驅力都來自“力比多”,都屬於潛意識領域。而它們的能量極大,暗中推動著人類的一切行為,決定著人一生的主要活動。

在精神分析的本能論中,弗洛伊德特別重視性本能問題。19世紀90年代,弗洛伊德發現性是引起精神病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那時的人們把性本能和生殖活動看成同義語。20世紀初,經過對夢的分析,他著手對性本能重新予以界定和說明,認為性本能不再限於生殖器官的活動,而應擴大到生殖以外其他器官的活動;也不再限於青春期的性活動,而應擴大到嬰幼、童年時期的性活動。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弗洛伊德又把性本能泛化為一種包羅一切的愛欲、“愛洛斯”,它雖然主要指以性結合為目的的性愛,也包括與愛有關的內容。如自愛,對雙親、子女的愛,以及對具體對象和抽象觀念的愛。顯然,弗洛伊德所闡述的性本能,其含義是極為廣泛的,因此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泛性主義。

為了進一步說明性本能,揭示其實質,弗洛伊德又著手研究了個體性的發展,他認為這個過程可分為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指0~3歲嬰幼兒性心理的發展,這時性滿足完全是從自己身體上的器官(如口腔、肛門等)獲得的,屬於一種自我享樂。第二階段約4~5歲,這時小孩會捨棄自身而向外界尋求性對象,如母親和父親。第三階段約從6歲到成年,這一階段又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可稱為潛伏期(6~11歲),其特點是兒童性活動的發展因受到外界影響和某種精神力量的壓抑而完全停止外顯;第二時期可稱為青春發育期(11 14歲),這時性器官已逐漸成熟,力比多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三時期稱為青年期(15~18歲),其特徵是青年人進入正常的婚戀,成家立業,走向社會。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性的發展如果都順利地通過了這每一個階段,就會成為一個正常的健康的人;如果遇到阻力或挫折而又不能克服,就有可能潛伏著以後發生性變態的危險因素,甚者會成為精神病人。

在上述個體性心理發展三個階段的基礎上,弗洛伊德相應地又提出了自戀、他戀、戀母情緒、戀父情結等幾個概念。自戀是與性發展過程的第一階段相聯繫的。弗洛伊德借用了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傳說:有一位美麗的少年叫納西斯,他被一位美麗的姑娘痴情地愛戀著,但少年並沒有為姑娘動心,而受到神的懲罰,形成了自戀。以後這位美麗的少年常常去欣賞映在水中的自己的身影,最後憔悴落水而死,化作水仙花。弗洛伊德認為,自戀是力比多的能量最初找不到發泄的途徑,淤結於心形成的,它對人一生的性格有重要影響。當性的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後,具有某種“情結”的他戀就替代了自戀。這個時候兒童開始把力比多的興奮向別人身上轉移,轉移的第一個性愛對象就是自己的母親。最初,幼兒對母親的性戀是完全出於生理上的需要,即需要獲取食物。當然,當他躺在母親的懷裡,吸吮乳汁時所得到的快感,以及來自母親溫柔的摟抱和愛撫所帶來的快感,就已經帶有性慾滿足的色彩。特別是男孩,總想要獨占對母親的愛,同時對父親分享母親的愛表示不滿和仇恨。弗洛伊德認為,男孩的這種“戀母仇父”的本能傾向,也就形成了“戀母情結”(亦稱為“奧狄浦斯情結”)。所謂“奧狄浦斯情結”是借喻古希臘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中奧狄浦斯不知真情,殺父娶母的故事而來的。弗洛伊德認為,這種情結在兒童的潛意識中占據主要地位,並普遍存在,支配其一言一行,影響其一生;甚至在整個人類生活中,在社會文化活動中,許許多多現象都可以用這個情結來加以解釋。在這一階段,在女孩子身上也會發生與此相聯繫的情況,不過女孩只對自己的父親異常深情,把父親作為自己性愛的主要對象,並總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親的位置。弗洛伊德把女孩這種“戀父嫌母”的本能傾向稱為“戀父情結”,又借用古希臘傳說中一位名叫愛列屈拉公主密謀殺害母親,以替她所眷戀的父親報仇的故事,命名為“愛列屈拉情結”。

人格論

基本概念

人格一詞來源於拉丁文“Persona”,原義是面具。關於人格的定義有多種觀點,弗洛伊德傾向於把人格看做是一種控制行為的內部機制,而正是這種內部機制構成了人的一種慣常行為的模式。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機制構成了人的慣常行為的模式,構成了人格的動因。20世紀20年代後,弗洛伊德開始從人的現實生活來考察人的精神活動,進一步提出了人格結構的理論,這一理論是弗洛伊德思想發展的一個重大成果,把它可看做是精神分析推及到社會學乃至哲學的過渡環節。

作者觀點

弗洛伊德認為,現實生活中的人的整個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個部分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它由先天的各種本能和欲望組成,處在潛意識的深層,構成人的生命力的內在核心,是人進行一切活動的內驅力,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礎。其主要機能是直接消除由內外刺激所產生的機體興奮過程,即獲得能量釋放和解除緊張狀態。因此,它遵循快樂原則,與外部世界不發生直接關係,不受理性和邏輯的法則的約束,也不具有任何價值、倫理和道德的精神實體,是人的精神結構的一部分。自我是在周圍現實世界的影響下,逐漸從本我的表層分化出來的,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的任務是調節和控制本我的活動,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超我的活動。它奉行現實原則,正視現實,符合社會需要,按照常識、理性和邏輯行事,是一個人成為社會一員,邁入實際生活必備的素質。在一個人格正常的人身上,自我像其人格的行政機構,統轄和控制著本我與超我,並且為整個人的需要與外部世界進行貿易往來,滿足人的長遠需要。超我是一種道德化的自我,或者說是從自我中分化發展起來的代表社會生活的規範和社會道德的原則。它是人格中專管道德的法務部門,通過獎懲的手段以控制和引導自我去管制本我的衝動,預防這種衝動發泄出來危及社會。超我按理想原則行事,以良心來要求自己,根據社會行為標準和要求在人的內部世界起作用。超我要求人們應當具有超越現實生活要求的更高的理想,以引導人們進入一個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間既存在密切的聯繫,也存在激烈的衝突。當三者和諧統一時,人格便處於正常狀態,人的精神就健全;當三者相互衝突時,人格就處於失調狀態,發展到極端,人的精神就失常,就會出現病態。弗洛伊德認為,本我中產生自我,自我中產生超我,它們在整個精神活動過程中始終處於相互作用、相互矛盾和相互融合的狀態。他還強調,在人格中,以本我為最根本,是人的本質性的東西,是人的心理根本要素;而自我和超我是後天的,是社會給予的東西。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結構理論後,又以其精神分析學家特有的眼光,對人類社會歷史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從人自身出發,著眼於人的本能,考察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社會歷史觀。

什麼是文明?在弗洛伊德之前有許許多多的解釋,但弗洛伊德認為,文明只不過是人類對自然的防衛以及人際關係的調整所積累而形成的結果、制度等的總和。至於文明如何產生,弗洛伊德認為與人生活的艱苦環境有關,但他更強調人的本能衝動的作用,認為人類在殘酷競爭的環境中為求生存,不得不放棄原始本能衝動的滿足,而轉向其他出路,於是就創造了社會文明。因此,社會文明也就是性本能升華的結果。他舉例說,達文西等人之所以在藝術和科學方面才華出眾,就是由於他們特有的戀母情結,過早地激起了性慾活動,而遭受極深的壓制而升華為天才的緣故。

弗洛伊德認為,社會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否定本能欲望滿足的過程,因此,文明和本能始終存在著尖銳的鬥爭。人類文明的發展,一方面不斷加深了對人類自身的本能欲望的壓抑,使人倍感痛苦;另一方面又幫助人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幫助人獲得幸福。但是,無論是生的本能,還是死的本能,都不利於社會文明。從生的本能來看,由於過多地消耗了力比多能量,於是就不可能有足夠的精神來進行文明的建設;從死的本能來看,當這種本能衝動外顯時,便成為破壞或傷害的動力,戰爭就是如此。因此,為了社會文明的存在和發展,就必須對它們加以限制。

弗洛伊德的思想儘管代表了資產階級的思想,但基於社會文明和本能欲望的矛盾衝突,也對資本主義的文明進行了批判。在他看來,資本主義文明的根本缺陷在於只維護文明的利益,而沒有重視和顧及人的本能需求,對社會成員提出了許多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因而造成了許多病態的社會現象。弗洛伊德也曾試圖尋求一種解決這種矛盾衝突的方法,他主張不能放棄社會文明,因為那樣人類社會將會回復到原始狀態;也不能消除人的本能,因為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於是,他提出要用科學精神和理性對人類精神生活加以統治,一方面發展社會文明,一方面又給本能應有的地位。但是,他自己對這種方法也缺乏信心。

書籍介紹

弗洛伊德心理學全集包括——《夢的解析》、《性學三論》、《精神分析引論》、《自我與本我》、《性愛與文明》、《文明與缺憾》、《少女杜拉的故事》、《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癔症的研究》

《精神分析入門》(極好) 查爾斯.布倫納 楊華渝等譯 北京出版社

《精神分析治療指南》 羅伯特.尼薩諾著 楊華渝譯 北京出版社

《弗洛伊德和馬克思》(好) 奧茲本著 董秋斯譯 三聯書店

《生與死的對抗》 諾爾曼.布朗著 馮川等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心靈的激情》上下 歐文.斯通著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弗洛伊德別傳》麗連婭.弗萊姆著 戎容譯 文化藝術出版社

《人格》 長江文藝出版社

《弗洛伊德》 奧.曼諾妮著 王世英譯 河北教育出版社

《弗洛伊德傳》 葉孟理著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弗洛伊德:文明的代價》 何仲生等編著 遼海出版社

《結構精神分析學》 拉康著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拒斥死亡》(好) 恩斯特.貝克爾著 華夏出版社

《藝術與精神分析》(好) 傑克.斯佩克特著 高建平等譯 文化藝術出版社

《藝術與精神分析》 彼德.福勒著 段煉1譯 四川美術出版社

《弗洛伊德主義批判》 巴赫金等著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法西斯主義民眾心理學》(好) 賴希著 張峰譯 重慶出版社

《後現代精神分析》(好) 諾曼.N.霍蘭德著 潘國慶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精神分析文論》 陸揚醫 山東教育出版社

《潛意識的詮釋》 王小章等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微精神分析學》 方迪著 尚衡譯 三聯書店

《現代精神分析的"聖經"》(極好) 賈曉明等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