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盧志丹,字“照青”,筆名“蒲岩”。生於1976年7月,來自大西北的深山僻壤。種過田,教過書,做過工,經過商,徒步重走過陝甘境內的長征路。目前在北京致力於國學經典的研究和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掘。游心於佛儒之間,騁目於古今之變。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睿智的思辯能力、矯健酣暢的文字功力,策劃和創作過多部暢銷作品。是國內將紅軍長征精神引入現代職場和員工培訓領域的第一人。其專著《英雄式員工的長征精神》被公認為頗具影響力的本土化員工勵志經典之作,被各大媒體廣泛報導,是許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組織的員工們人手—冊的必讀之書。
目錄
中華大智慧的核心1.中華歷史:忍者成功史
2.儒家之忍,修己而恕人
3.道家之忍,柔弱勝剛強
4.法家之忍,因勢而制術
5.兵家之忍,慎戰以待機
6.佛家之忍,悟理而明性
7.三國爭霸:忍商之較量
8.忍商概念:傳承中創新
忍商影響智商
1.無處不在,智商要素一忍穿
2.忍商太低,高智商者會犯罪
3.堅守忍字,“中才”之人成大業
4.堅忍不拔,弱智之人也成功
5.忍字當頭,不畏人言敢創新
忍商成就情商
1.棉花糖實驗看忍商
2.情商五要素與忍商
3.忍者才有自知之明
4.忍者主宰自己情緒
5.忍私慾者燭照人心
6.忍乃是意志之核心
忍商左右健商
1.健康商數,忍商塑造
2.三餐有忍,飲食有節
3.堅忍有恆,走出健康
4.戒菸酒賭,珍愛生命
5.節制欲望,成功根本
6.忍享口福,濫吃奪命
欲成其大,必忍於小
1.不忍小干擾,難就大志向
2.不忍小刺激,必亂大謀劃
3.不忍小勇氣,必釀大禍患
4.不忍小家氣,難成大氣候
5.不忍小誘惑,必毀大氣節
逆境能忍,否極泰來
1.窮且彌堅,固守清白
2.臨危安忍,英雄本色
3.忍辱卑節,蓄勢待發
4.堅持忍耐,轉機定現
5.克忍懊悔,從頭再來
順境不忍,禍至無日
1.耽於逸樂,樂極生悲
2.不忍聲色,敗業亡身
3.得意忘形,失意接踵
4.富而不忍,破產即至
5.忍驕戒滿,謙虛受益
忍乾言辭,節於口舌
1.禍從口邊出,說話忍三分
2.忍住炫耀心,少說自誇話
3.忍住怨怒心,少說帶氣話
4.忍住是非心,少說人壞話
5.忍住刻薄心,少說傷人話
6.忍住好勝心,少與人爭辯
有志於學,忍商高者終有所成
1.忍苦攻讀,天道酬勤
3.屈節耐忍,尊重師長
3.持之以恆,鍥而不捨
4.克忍干擾,專心致志
5.忍住寂寞,一鳴驚人
管理用人,忍商高者駕馭自如
1.忍屈尊節,禮賢下士
2.容忍瑕疵,美玉得用
3.克忍私心,任人唯賢
4.忍己好惡,重才輕貌
5.容忍其短,用其所長
6.寬容過失,著眼長遠
7.忍痛割愛,賞罰分明
8.克忍猜度,用人不疑
9.廉潔克忍,不令而行
權力博弈,忍商高者遊刃有餘
1.唾面白乾,忍人難忍
2.忍真示假,迷惑對手
3.處變不驚,冷靜應對
4.克忍過剛,內方外圓
5.居高能忍,及時抽身
6.貪得無厭,危及自身
職場縱橫,忍商高者脫穎而出
1.忍騖遠心,低處做起
2.忍住藉口,全力以赴
3.忍辱負重,必受重用
4.忍收鋒芒,待時而動
5.恢弘忍讓,內部和諧
6.克忍自私,合作雙贏
商場競爭,忍商高者名利雙收
1.摒棄欺詐,誠信為本
2.欲求大利,忍舍小利
3.寧忍賠本,也不違約
4.忍耐冷清,著眼長遠
5.克忍嗜欲,崇尚節儉
6.忍吝疏財,樂善好施
人際交往,忍商高者左右逢源
1.忍於苛察,至清無徒
2.克忍粗野,彬彬有禮
3.忍過熱心,保持距離
4.忍好奇心,尊重隱私
5.忍疑與嫉,友誼常青
6.容忍前嫌,化敵為友
婚戀治家,忍商高者樂享天倫
1.父子兄弟,相忍以安
2.克忍批評,多子讚美
3.忍猜疑心,婚姻永固
4.忍抑情慾,拒絕外遇
5.忍耐痛苦,理智分手
6.忍高期望,兒孫自如
前言
曾幾何時,國人對於凡是舶來的東西,無論是有形的洋貨,還是無形的理念,都趨之若鶩。能喝洋酒、吸洋菸,自是高人一等;能說若干句洋話,自是時髦風尚;倘若能嫁個洋老公或娶一房洋媳婦,那更是特等公民了。凡是帶有洋文的東西,很多人奉若至寶。比如MBA之類,睡夢中都想拿到如此燙金“招牌”的人,真是不如凡幾。姑且不論洋菸、洋酒、洋文憑之類,這裡單表幾樣與阿Q有關的“舶來品”,它們是IQ、EQ、FQ、BQ,勉強將它們翻譯成中國人容易理解的漢字分別是智商、情商、財商、健商。這些Q兄都是老外們發明的“商數”,自然是科學的標準。隨著這幾位Q兄的接踵而來,可苦煞了一大批中國人。測完了IQ,忙著測EQ;測完了EQ,又要測FQ、BQ……”這么多的Q又緊緊地套在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家長的脖筋上,千方百計地給孩子注入這些Q,否則,就不是“龍”“鳳”了,更不是“全球化的人才”了!
大家知道,“師夷長技”、“西風東漸”只是一百多年前開始的。在此之前,我們的先人們似乎連斗大的拉丁字母ABC也不認得幾個。在那幾個Q還沒有傳入之前,我們的祖先是不是智商、情商等等就非常低呢?將中、西歷史稍作一番對比,就會發現:迄今為至,世界上其他文明都幾度中斷,甚至湮滅,唯獨中華文明幾千年延續不斷,沒有遭受過毀滅性的打擊。當美洲大陸處於一片蠻荒的時候,我們卻築起了剛剛被評為“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萬里長城;當創造了包Q在內的26個字母的古希臘文明瀕臨滅絕的時候,我們的漢賦唐詩卻正在大放光芒……
我們的國脈不絕,文明不輟,靠得是什麼呢?
橫閱經籍,會發現無論儒、法、道、釋,在他們的經典中,都不約而同地推崇一個字:忍。孔子有“小不忍則亂大謀”、“百行之本,忍之為上”之勸’韓非有“術不欲見”之誡,道家有“柔弱勝剛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知其榮、守其辱”之主張。佛家更是以“忍”作為修行“六度”這一度,稱之為‘‘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中,佛祖諄諄教誨眾生:“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意思是:如果有人以印度恆河中細沙那樣多的世界上的七寶捐贈施舍,其所得的功德,還比不上一心修持“忍辱波羅蜜”。
豎觀史籍,就會發現中華歷史是一部忍者的成功史。周文王姬發,越王勾踐’漢高祖劉邦,蜀先主劉備,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西漢的萬曹參、周勃,隋朝的牛弘,大唐的房玄齡、郭子儀,北宋的司馬光、范仲淹,明代的張居止,清代的曾國藩……等將相,都有著高深莫測的忍的功夫。
在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筆者的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我們雖然沒有發明這個Q、那個Q,但千百年來,我們有一樣精神在代代相傳,這就是忍。忍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我們既能忍耐、忍讓、忍辱,又善於堅忍、安忍、克忍。忍的功夫有高低,就像智商有高低、情商有高低一樣,所謂“高低者”,用歐化的語言講,就是“商數”不同。於是筆者東施效顰,提出“忍商”這一概念。
有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就在筆者為自己的“創造”沾沾自喜的時候,卻在一篇報導中讀到:學貫中西的被譽為“中國MPA之父”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夏書章先生,早在2005年3月份就提出了“忍商”的概念,他說:“在現代社會,一個成功的人應是備三項素質:智商、情商和忍商。而在這三項素質中,忍商是成功的關鍵。創新更需要忍商,在遇到困境的時候不氣餒、不妥協,而且能夠扭轉局面,化不利為有利。”
雖然有“步入後塵”之憾,但也有“英雄所見略同”之幸!
有人說:“按國際慣例”,應將“忍商”表示成什麼Q呢?筆者認為,大可不必有此畫蛇添足之舉。因為忍商就是忍商,是土生土長的中華式概念,沒有必要為了向“國際標準“看齊而喪失了它的大中華特色。也只有大中華智慧才能凝結出忍的哲學和忍商的概念來。
本書運用現代心理學、成功學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對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忍的智慧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梳理,闡釋了忍商概念的豐富內涵,分析了忍商與智商、情商、健商、財商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其在諸商中的基礎性地位,揭示了忍商在現代職場、商場、官場以及婚戀家庭中的獨特價值和強大作用,並對讀者如何提升自身的忍商指出了行之有效的修煉途徑。
修持“忍辱波羅蜜”,不斷提升自己的忍商,於個人成功,益處無窮;於他人、於社會,功德無量。讀者朋友,願我們相互砥礪,共勉共進!
精彩書摘
老子,是中國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胡適先生認為,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老子的哲學思想集中體現在《老子》一書中,這本書又稱《道德經》,是道家的最重要的經典,《老子》一書不過區區五千言,卻包羅萬象,涉及宇宙觀、人生論、認識論、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治國興邦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主張“柔弱勝剛強”。在《老子·第七十八章》中,老子明白確鑿地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老子·第七十六章》里也說:“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恆。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
“柔弱勝剛強”的思想,老子主要是講給“治人者”聽的,這裡的“勝”不是“戰勝”的意思,而是“勝於”的意思,意即在治理國家、管理民眾,應該採取“柔弱”手段,因為和“強硬”的手段比較起來,“柔弱”更勝一籌。
但是作為統治者、管理者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是“剛強”,要做到“柔弱”,只能靠一個字:“忍”。
在《老子·第二十八章》中老子主張“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下面試對這幾句話做簡要的分析。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自己有雄性的內在特徵,卻能忍住不表現出來,固守雌性的一面,柔和謙下,包容吸納,這樣才能讓天下人如同眾水歸溪歸谷一樣,樂於投奔歸向。
以現代管理而言,如果管理者在一切事情上都逞強施能,對下屬管制過多,那么下屬就失去了獨立自主地發揮自己才幹的空間。這樣的管理者當然不是最好的管理者,人才就不會像眾水歸溪一樣地歸心於他。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要理解這一句,應聯繫上句。在通常情況下,人們都以“雄強”為榮,而以“雌弱”為辱。對於統治者而言,通常以“雄才大略、雄霸天下”為榮;而以“雌柔退讓”為恥。對於很多當代管理者而言,更是如此,認為“雌柔退讓”是無能,是恥辱。但老子強調,治國管理要“守其辱”,即以柔和、開放、寬容、接納的態度來面對百姓,面對下屬、面對人才,堅守柔和退讓的“雌節”,讓百姓、讓下屬、讓人才有自主自立的空間,能夠自強不息。唯如此,百姓才能歸之如眾水歸溪,人才也才能歸之如眾水歸谷。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白,指白色,明亮,常用形容太陽的光芒,也引申為形容陽剛雄強,相當於前面所說的“雄”、“榮”。黑,指黑色,黑暗,指陰、柔。《周易》上說,“坤”(大地)為“母”,為“黑”,所以,“黑”相當於前面所說的“雌”、“辱”。對管理者而言,雖然自己內心很明白、聰慧、剛毅果斷,但一要忍住,“不敢為天下先”,不以自己的聰明和意志去支配下屬;而是要儘量表現出自己的不足和渴求,這樣下屬就會積極主動地展現自己的才華,從而贏得下屬的敬意。“式”,就是表示敬意的意思。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所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即作為統治者、管理者,要做到內方外圓、內剛外柔、內緊外松。雖然有“雄”、“榮”、“白”的特性和實力,但要能夠“忍得住”,將它們收斂在自己的內心,從而對老百姓和下屬待之以“雌”、“辱”、“黑”,這樣才能實現“為天下溪”、“為天下谷”、“為天下式”的理想目標。所以,無論古今,作為一名領導者,忍商的高低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忍商高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忍商高者得人才,得人才者事業興。
僅從這寥寥數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子》里雖然沒有點明“忍”字,但是在字裡行間,我們都可以感受到老子對“忍”的推崇。比如在第四十五章里,老子說:“大直若屈、化巧若拙”,一個本來很“直”的人,本來心思很“巧”的人,要化直為屈、化巧為拙,沒有忍的功夫顯然是很難做到的。《老子》一書的“壓軸”之句是:“人之道,為而不爭。”如果一個人的忍商不高,能達到“為而不爭”的境界么?
所以,“忍”同樣是道家一以貫之的東西,是支撐其“柔弱勝剛強”的思想的基石。讀《老子》,不進行深入地體察和探究,是很難意會到老子對“忍”的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