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與形上學》

《尼采與形上學》

 尼采以透視主義認識論為主要武器,對西方傳統形上學展開了全面批判,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他對世界的新解釋。   本書是周國平當年的博士論文,是他花費巨大心血做了系統研究的成果,本書是他真正深入到尼采的問題思路之中,對他在本體論和認識論方面的思想給出了相當清晰的分析,證明他不只是一位關心人生問題的詩性哲人,那么在周國平的世界裡,尼采究竟是如何的嚴格意義上的大哲學家呢?尼采究竟關心了什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頁碼:264頁碼

尼采與形上學尼采與形上學

·出版日:2008年·

ISBN:7802286360

·裝幀:平裝·

開本:16

內容簡介

尼采以透視主義認識論為主要武器,對西方傳統形上學展開了全面批判,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他對世界的新解釋。本書是周國平當年的博士論文,是他花費巨大心血做了系統研究的成果,本書是他真正深入到尼采的問題思路之中,對他在本體論和認識論方面的思想給出了相當清晰的分析,證明他不只是一位關心人生問題的詩性哲人,那么在周國平的世界裡,尼采究竟是如何的嚴格意義上的大哲學家呢?尼采究竟關心了什麼……

作者簡介

周國平,哲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上學》

目錄

概論(001)

1?歐洲虛無主義:形上學的危機(004)

什麼是虛無主義(005)

尼采之前的虛無主義(005)

不速之客的到來(007)

上帝死了(0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014)

科學與虛無主義(019)

現代的雙重陰影(023)

從形上學到虛無主義(028)

神話的毀滅和形上學的興起(028)

形上學的虛無主義實質(030)

柏拉圖主義:形上學的原型和虛無主義的發端(037)

德國哲學:形上學走向瓦解和虛無主義走向成熟(044)

徹底的虛無主義(053)

真誠意識和徹底的虛無主義(053)

積極虛無主義和消極虛無主義(057)

“一切皆虛妄!一切皆允許!”(060)一

切價值的重估(064)

2?邏輯和語言批判:形上學的心理分析(069)

內心世界的現象論(070)

駁“意識事實”(070)

“不存在所謂意志”(073)

析“我思”(078)

“主體”派生出“實體”(083)

知性發生學(089)

知性不能自我批判(089)

邏輯的非邏輯起源(091)

同一律的來歷(093)

因果律的來歷(097)

邏輯與形上學(100)

語言形上學批判(102)

語言的發生——隱喻論(102)

語法與邏輯(105)

語言與形上學(109)

破除語言的遮蔽(114)

尼采與哲學中的“語言轉向”(117)

“語言轉向”與反形上學主流(117) 

 追問語言的存在論基礎(120)

走向語言本體論(124)

回到語言的日常用法(127)

恢復語言的無限能產性(129)

3?透視主義:反形上學的認識論(134)

作為認識的強力意志(135)

認識的生物學含義(135)

強力意志和對世界的圖解(140)

透視主義(142)

認識的人類中心論含義(142)

情緒衝動的透視學(145)

認識即解釋(149)

透視的多元性和關係世界(153)

透視的產物——外觀(159)

關於“自在之物”(165)

關於認識的界限(168)

真理問題(173) 

 真理的諸定義(173)

真理的悖論(178)

4?強力意志和永恆輪迴:形上學的重建或揚棄(185)

重建形上學的途徑(186)

價值的翻轉(186)

從自我到世界(189)

強力意志(194) 

 從生命意志到強力意志(194) 

 強力意志與價值(202)

世界是強力意志(207)

尼采的世界觀念(214)

永恆輪迴(220)

瞬時體驗和“新的世界觀”(220) 

 世界沒有常新的能力(224)

給生成打上存在性質的印記(229)

永恆輪迴、虛無主義和命運之愛(234)

結語(241)

文摘

什麼是虛無主義尼采之前的虛無主義

據海德格爾考證,在哲學上首先使用“虛無主義”(Nihilismus)一詞的是雅可比。雅可比在1799年給費希特的一封信里提到,他本人把唯心主義斥為虛無主義。很顯然,他所使用的含義,與後來很不相同。“虛無主義”一詞流行開來,主要是通過屠格涅夫。1862年,屠格涅夫發表了他的那部在當時引起激烈爭論的代表作《父與子》,其中的主角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巴札洛夫。屠格涅夫自己說,巴札洛夫的原型是一個使他大為驚嘆的外省青年醫生,“照我看來,這位傑出人物正是那種剛剛產生,還在醞釀階段,後來被稱為虛無主義的化身。”轉引自鮑戈斯洛夫斯基:《屠格涅夫》,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第317頁。在小說中,巴札洛夫的朋友和崇拜者阿爾卡狄這樣說明虛無主義的含義:“虛無主義者是一個不服從任何權威的人,他不跟著旁人信仰任何原則,不管這個原則是怎樣被人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屠格涅夫:《前夜?父與子》,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第228頁。巴札洛夫也自稱“否認一切”,他嘲笑普希金和詩,藝術,科學,邏輯,貴族制度,自由主義,進步,原則。後來他墮入情網,愛上了貴族女子雅津左娃,可他立即對自己的這種感情深為厭惡,加以否定,對意中人說,愛情“只是一種故意裝出來的感情罷了”。屠格涅夫筆下的虛無主義者是反對一切權威的偶像破壞者,他們只想破壞,無意建設。阿爾卡狄的父親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向巴札洛夫指出:“您否認一切,或者說得更正確一點,您破壞一切……可是您知道,同時也應該建設呢。”巴札洛夫答道:“那不是我們的事情了……我們應該先把地面打掃乾淨。”屠格涅夫:《前夜?父與子》,第262頁。[1]事實上,在當時俄國平民知識分子中,這種否定一切的思潮有著相當市場,青年文學評論家皮薩列夫就是一個典型。他在1861年寫道:“請容許我們用我們天生的懷疑主義來搖撼那些懨懨待斃的東西,那些陳腐的破家當——你們所稱作普遍權威的東西。”“我們年輕人陣營的一句結語是——可能擊潰的,必須擊潰;受得起打擊的,才是合適的;一擊即潰的,儘是廢物;無論你向右打去,向左打去,也不會有而且不可能有什麼害處的……”轉引自高爾基:《俄國文學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第437頁。這種破壞一切的激情在當時俄國農奴制度下無疑有革命性作用,但是,隱藏在其背後的卻是人生無目的、無意義的悲觀情緒。皮薩列夫在與拉夫洛夫論戰時說:“拉夫洛夫向生活過程外尋找生活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