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是宋代抗金將領岳飛的一首詞。是他多年征戰並受掣肘時惆悵心理的反映,是用一種含蓄蘊藉的手法表達他抗金報國的壯懷。

基本信息

概況

【作品名稱】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岳飛
【作品體裁】詞

原文

小重山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譯文

昨晚受寒的蟋蟀不斷哀鳴,驚醒我回千里之外(金國占據的地方,以及二帝被囚的地方)的夢,已經三更了,獨自一人起來繞著台階行走,寂靜無語,簾外面月亮朦朧,天將微明。 
 
為了追求功名利祿頭髮已白,家鄉的松竹也長大了,阻斷了我回家的路。想要將心事寄托在玉琴上,又恐知音太少了,弦彈斷了又有誰聽?

作者

岳飛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出身貧寒,二十歲應募為“敢戰士”,身經百戰,屢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紹興十年(1140)統率岳家軍大破金兵於郾城,進軍朱仙鎮,準備渡河收復中原失地。但朝廷執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後被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滿愛國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為後人所編。

賞析

上闕寓情於景,寫作者思念中原、憂慮國事的心情。
前三句寫作者夢見自己率部轉戰千里,收復故土,勝利挺進,實現“還我河山”的偉大抱負,興奮不已。
後三句夢醒後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以景物描寫來烘托內心的孤寂,顯得曲折委婉,寄寓壯志未酬的憂憤。
下闕抒寫收復失地受阻、心事無人理解的苦悶。
前三句感嘆歲月流逝,歸鄉無望。“阻歸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難以歸去,實際暗喻著對趙構、秦檜等屈辱求和、阻撓抗金鬥爭的不滿和譴責。
後三句用俞伯牙鍾子期的典故,表達自己處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詞表現了作者不滿“和議”,反對投降,以及受掣肘時惆悵。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評論

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詞,壯志不已,是膾炙人口的愛國佳作。這首《小重山》詞,改用藝術手法表達他抗金報國的壯志雄懷。岳飛抗金的偉業,不但受到趙構、秦檜君臣的迫害,而同時其他的人,如大臣張浚,諸將張俊、楊沂中、劉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飛有知音難遇之嘆。《小重山》詞抒寫了這種感慨。此詞上半闋寫出憂深思遠之情,與阮籍《詠懷》詩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意境相似。下半闋“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極,但實際上正是壯志難酬的孤憤。“欲將”三句,用比興手法點出“知音”難遇的淒涼的情懷,甚為悲傷憂鬱。
曾有一段時間,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於是認為,岳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其實,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誤作為粗獷叫囂。情調低沉也並非消極。岳飛的《滿江紅》與《小重山》詞均表達了他的抗金以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只因作詞的時間與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異,實際上異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區他其高下呢?況且作詞常是要用以興渾融、含蓄蘊藉的方法以表達作的幽情遠旨,使讀者吟誦體會,餘味無窮。岳飛因為壯志難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這首《小重山》詞,用沉鬱蘊藉的藝術手法,這也正是運用詞體特長,正如張惠言論詞時所謂“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詞選·序》)對詩詞評賞也應明白這一道理。繆鉞所撰《靈溪詞說》論岳飛詞的絕句說:“將軍佳作世爭傳,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種壯懷能蘊藉,諸君細讀《小重山》”,與此意同。

記牌與格律

小重山《宋史·樂志》:雙調;李邴詞,名《小沖山》;姜夔詞,名《小重山令》;韓淲詞,有“點染煙濃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格律

小重山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薛昭蘊
春到長門春草青 玉階華露滴 月朧明 東風吹斷玉簫聲 宮漏促 簾外曉啼鶯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平仄仄讀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中仄讀中仄仄平平韻
愁起夢難成 紅妝流宿淚 不勝情 手挼裙帶繞花行 思君切 羅幌暗塵生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讀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中仄讀中仄仄平平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宋、元詞俱照此填。若趙詞之添字、《梅苑》詞之減字、黃詞之押奉仄韻,皆變體也。 按,和凝詞,前段第二句“群仙初折得、郄詵枝”,群字平聲;第三句“曉花擎露妒啼妝”,曉字仄聲;結句“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御字仄聲;後段第二句“管弦分響亮、探花期”,管字仄聲;第三句“光陰占斷曲江池”,光字平聲;又,毛滂詞,前段結句“玉堂客、於此勸春耕”,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余參所采平韻二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