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美)斯托特 著,陳雅汝 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4-1
版次:1
頁數:261
字數:162000
印刷時間:2010-4-1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508619361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有些人是天生的演員,他們能夠充分利用社會角色,謀取自己的私利。
在他們身上有著天使與魔鬼的雙重特質。
當你幾乎被他們的外表迷惑,幾乎被他們的謊言操縱時,請千萬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他們可能就是一群可怕的——毫無良知的人,也就是“反社會人格者”。
無良者並不會帶著一副罪犯的猙獰面目,讓人能輕易辨識、加以提防;相反,這些人自小開始隱藏內心深處想控制他人和不認輸的真實性格,並且對外展現出迷人的個人形象,因此,一般大眾往往臣服在這些人熱情、複雜和性感的魅力之下,最後卻被弄得遍體鱗傷。
哈佛大學知名臨床精神病學專家瑪莎•斯托特博士憑藉25年的臨床經驗,為你剖析這些反社會性格者的真實面貌,釐清諸多冷血社會新聞的根源,並且提出了對付生活中的反社會人格者的13條規則,教你如何辨識反社會人格者,擊敗他們,保護自己!
作者簡介
瑪莎·斯托特博士,任職於哈佛大學醫學院,為美國知名臨床精神病學專家,也是哈佛醫學院精神科的臨床講師。其他著作還包括《精神健全的奧秘》。目前,定居在美國麻薩諸塞州。
編輯推薦
哈佛知名心理學醫師教你如何看人、如何自保。
世界上每25個人中就有一個毫無良知,他們做壞事不覺得罪惡,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但這種人卻像老師、長輩、老闆或同事一樣,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為避免自己受傷,你必須儘早辨認他們,並遠離這群人!
讀者評論
在翻開這本描述“反社會人格”的書本時,我突然間想起了以前遇到過的一個“心理測試題”。題目是這樣的(相信做過的人不少):有母女三人相依為命,母親死了。在葬禮上妹妹碰見了一個男子,為之一見傾心。回去後不久,妹妹把姐殺了,請問為什麼。遺憾(或者說萬幸)的是,當時我面對這道題,卻絞盡腦汁想不出答案。以至於當我得知正確答案,即妹妹是為了再見那個男子一面而殺了姐姐以製造又一次葬禮時,雖然也為其包含的惡意蹙眉,但更驚訝這樣一個從邏輯上來說並不複雜的問題,為何會難倒一向自詡頗有邏輯的自己呢?自那時起,我便深刻認識到思維之中,有一種凌駕於邏輯乃至理性的東西在運轉著。
後來接觸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了解到他早已認識到這一點,並將這種存在命名為“超我”,即個人在成長期所受到的父母權威及社會文化影響的內化所塑造的,人格?的道德部分。超我對自我的約束,有時甚至是不被意識所察覺的,如個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如此高論,自是令我服膺不已,從此將弗氏敬為大哲。那么,本書所討論的“良心”和弗洛伊德的“超我”是否一個意思呢?
本書的目的,即讓一般人認識所謂“反社會人格”,也就是“無良”的人。那么勢必就要先解釋什麼是“良心”。作者當然知道“超我”,但她更願意用“良心”一詞,並認為這樣可以和強調“懲罰機制”的超我區分,更著重“情感依附”的特質。其實雖然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是建立在對父親權威的?同和“閹割懲罰”的恐懼之上,略嫌偏頗,但其概念也未嘗不包括“良心”。而良心一詞,本意也有約束規範而不僅僅是情感依附。我們做錯事之後不也稱自己“受到良心的譴責”?當然,作者說良心不說超我,可能認為一般人更能接受“良心”這個溫情脈脈的辭彙而不是冷冰凍的“超我”(作者是女性,這一點也有影響吧)。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超我”的說法更酷一些~
當然,什麼說法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概念說清楚。作為一本通俗社會心理學讀物,本書的講解可稱得上深入淺出。將艱深晦澀的心理學術語用易懂的例子清晰闡釋,即使一般人也能毫無困難的接受。在書中,作者先後對什麼是良心,良心如何形成,為何有人會“無良”,如何識別這類人等問題進行了解答。她一上來就開門見山地告訴讀者,良心是一種維繫社會規範和道德的重要力量,其源自我們對他人的情感依附和自我約束。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良心的,大約有4%的人並沒有這玩意,即“無良”者。雖說對這個“4%”的數據如何得來尚有疑問,不過作者在闡述無良者的特徵上倒是頗為到位。他們無情無義,毫無道德包袱,最愛控制他人,卻又善於偽裝自己。也許,你的鄰居就是這樣一個無良者呢~這種想法無疑令人有些不寒而?。而且,不要以為無良者人數少就掉以輕心,因為良心是有缺陷的,我們都趨於服從“權威”,並趨向於“道德排他”,這樣一來如果無良者篡居高位,那么良心便會失靈,那便是災難的開始。而且,無良者由於沒有良心的制約,更能夠無所不用其極。這一點想必多數人深有體會,比起循規蹈矩的好公民,昧著良心售賣假奶粉,地溝油的不法商人和那些權錢交易的貪官更容易出人頭地,便是明證了。
對於良心如何形成,作者雖然列舉了先天和後天的兩方面因素,並認為個人遺傳對於反社會人格的形成有一定作用,而不是如弗洛伊德一樣主要強調後天。?弗洛伊德的話,無良即是“超我不健全”,其源於人格形成時的懲罰機制的某種缺失。對此,作者顯然想得更多,所掌握的材料也更多——利他和自私的不同進化趨勢、海因茨兩難的解答、文化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有道理,但考慮到越是居於社會高層次(如古代帝王家庭),其殘暴傾向就越明顯的事實,顯然後天的成分還是占主流。作者提到美國文化提倡冒險的特質使得其反社會人格者的比例遠高於東亞文化下的社會,並舉例說中國的同類人格者只占總人口不到1%。對此我只能說她調查的大概是僅限台灣地區,或是上世紀前半葉的中國吧。在如今我們所處的這個“?心”被數落為“能賣多少錢一斤”的“拜金社會”;在這個各種假冒偽劣產品和劣質食品大行其道的時代,我只能說恐怕現在中國的“無良人士”要遠遠高於4%。原因?因為我們自己把那套原先的道德體系打破了,卻又沒有建立起新的。於是當今的中國比起美國,更像是“物競天擇”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支配下的林莽。從中要進化出新的“有利於整個團體”的利他因素,不知道又是多少年之後的事了。
為此,本書中“無良者有哪些手段”“如何辨識無良者”“如何對付無良者”等章節對於中國的讀者來說,恐怕更有現實意義。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那可真得好好看看這本書~在此對這部分內容就不贅述了,還是留給大家自己看吧。只是一邊宣稱“無良”和抑鬱症、狂躁症、自戀一樣屬於精神疾病,一邊又忙於給其貼上辨識標籤,這算不算另一種“道德排他”呢?
當然,作者最後還是不忘給“有良心的人”打打氣,告訴他們雖然良心有時讓人感到約束和痛苦,但它也能給我們帶來愛與被愛的能力。而那些沒良心的人就算得到再多財富,權力和地位,也終將鬱鬱寡歡,那真是失敗的人生啊~雖然有點精神勝利法,但對於96%的人來說,這種自我肯定還是有積極作?的。至少它讓我們在面臨良心的抉擇時,能夠更加自信一點,而不是充滿挫敗感。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