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小說]

《安娜·卡列尼娜》[小說]

《安娜·卡列尼娜》(俄語:АннаКаренина)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於1875年-1877年間創作的小說,被廣泛認為是寫實主義小說的經典代表。《安娜·卡列尼娜》完稿於1877年,1875年1月開始連載於〈俄羅斯公報〉上。小說甫發表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托爾斯泰的堂姑母亞歷山德拉·安得烈葉夫娜·托爾斯泰婭曾寫道:“《安娜·卡列尼娜》的每個篇章都轟動了整個社會,引起了熱烈的爭論,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似乎議論的是他們的切身問題一樣。”作品共分八章,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是托氏對婚姻和家庭的悟言。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

在托爾斯泰全部作品中,《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三個里程碑,也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在這三部代表作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三部巨著之中藝術上最為完整的一部,並且體現了托氏思想和藝術發展道路的過渡與轉變,可以稱之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它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作家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俄國作家、思想家,1828年9月9日出生,1910年11月20日去世。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等。他也創作了童話與短篇小說。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內容梗概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公爵已經有五個孩子,仍和法國家庭女教師戀愛,因此和妻子多麗鬧翻,安娜從彼得堡乘車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為哥嫂調解,在車站認識了青年軍官渥倫斯基。渥倫斯基畢業於貴族軍官學校,後涉足於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風度得到了多麗的妹妹凱蒂的垂青,但他只與她調情,並無意與她結婚。
而深愛著凱蒂的康斯坦丁·列文也從鄉下來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凱蒂求婚。但早傾心於渥倫斯基的凱蒂卻拒絕了他的求婚,她正想像著與渥倫斯基將來的幸福生活。渥倫斯基是一個身體強壯的的男子,有著一副和藹、漂亮而又異常沉靜和果斷的面孔,年輕英俊而風流倜儻,帥氣逼人。他的容貌和風采,令許多貴族小姐傾心。
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剎那,那刻被安娜所俘虜,他在薛傑巴史達林基公爵家的舞會上,向安娜大獻殷勤。而凱蒂精心打扮想像著渥倫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渥倫斯基眼裡,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樣的出眾:“她那穿著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帶著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氣勃勃的,美麗的臉蛋是迷人可親的,在舞會上……”
凱蒂發現渥倫斯基和安娜異常地親熱,這使她感到很苦悶。安娜不願看到凱蒂痛苦,勸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隨後渥倫斯基也來到彼得堡,開始對安娜的熱烈的追求,他參加一切能見到安娜的舞會和宴會,從而引起上流社會的流言蜚語。起初,安娜還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不久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
安娜的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其貌不揚,但在官場中卻是個地位顯赫的人物,是一個“完全醉心於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麼是傾心相愛的情感,他認為:他和安娜的結合是神的意志。他責備妻子行為有失檢點,要她注意社會性的輿論,明白結婚的宗教意義,以及對兒女的責任。他並不在乎妻子和別人相好,“而是別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與丈夫卡列寧一起去看一場盛大的賽馬會,比賽中渥倫斯基從馬上摔了下來,安娜情不自禁地大聲驚叫,卡列寧認為安娜有失檢點,迫使她提前退場。安娜無法忍受丈夫的虛偽與自私,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愛他……我憎惡你……”。
由於卡列寧的令人吃驚的寬厚,渥倫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愛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絕望、羞恥、負罪感使他舉起了手槍自殺,但沒有死。死而復生的安娜和渥倫斯基的愛情更加熾熱,渥倫斯基帶著安娜離開了彼得堡,他們到國外旅行去了。
在奧勃朗斯基家的宴會上,列文與凱蒂彼此消除了隔閡,互相愛慕。不久他們結婚了,婚後他們回到列文的農莊,凱蒂親自掌管家務,列文撰寫農業改革的論文,他們生活很幸福美滿。
旅行了三個月,安娜感到無比的幸福,但她卻以名譽和兒子為代價。歸國後,她沒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館裡,由於思念兒子,在兒子謝遼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無邪的謝遼沙不放媽媽走,他含著淚說:“再沒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們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舊日的親戚朋友拒絕與安娜往來,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倫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輿論的壓力所壓倒,與安娜分居,儘量避免與她單獨見面,這使安娜感到很難過,她責問道:“我們還相愛不相愛?別人我們用不著顧慮。”
在一次晚會上,安娜受到卡爾塔索夫夫人的公開羞辱,回來後渥倫斯基卻抱怨她,不該不聽勸告去參加晚會。於是他們搬到渥倫斯基的田地莊上居住。渥倫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寧正式離婚,但她又擔心兒子將來會看不起她。3個月過去了,離婚仍無訊息。
渥倫斯基對安娜越來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樂部去,把安娜一個人扔在家裡,安娜要求渥倫斯基說明:假如他不再愛她,也請他老實說出來,渥倫斯基大為惱火。一次,渥倫斯基到他母親那兒處理事務,安娜問他的母親是否要為他說情,他要安娜不要誹謗他尊敬的母親,安娜認識到渥倫斯基的虛偽,因為他並不愛他的母親。
大吵之後,渥倫斯基憤然離去,她覺得一切都完了,安娜準備自己坐火車去找他,她想像著正和他母親及他喜歡的小姐談心,她回想起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個被侮辱、被拋棄的人,她跑到車站,在候車室里接到了渥倫斯基的來信,說他10點鐘才能回來,她決心不讓渥倫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種絕望而決心報復的心態,最後安娜身著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這段為道德和世間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後的結果由安娜獨立承擔,留下了無限感傷。
卡列寧參加了安娜的葬禮,並把安娜生的女兒帶走了。渥倫斯基受到良心的譴責,他志願參軍去塞爾維亞和土耳其作戰,但願求得一死。最後以安娜,渥倫斯基和凱蒂,列文做對比,對比了兩個家庭的截然不同的結局。

創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和妻子

在世界文學的巍巍群山中,堪與莎士比亞、歌德、巴爾扎克這幾座高峰比肩而立的俄國作家當首推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博學的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展現的社會畫面之廣闊,蘊含的思想之豐饒,融會的藝術、語言、哲學、歷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學等各種知識之廣博,常常令人望洋興嘆。《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一部既美不勝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製。

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巨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衝突。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仿佛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

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

《安娜·卡列尼娜》的構思始於1870年,而到1873年托爾斯泰才開始動筆。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頓的時期。最初,托爾斯泰是想寫一個上流社會已婚婦女失足的故事,但隨著寫作的深入,原來的構思不斷被修改。小說的初步創作不過僅用了短短的50天時間便得以完成,然而托爾斯泰很不滿意,他又花費了數十倍的時間來不斷修正,前後經過12次大的改動,遲至4年之後才正式出版。這時,小說廢棄的手稿高達1米多!“全部都應當改寫,再改寫”,這是托爾斯泰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顯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與其說是寫出來的,不如說是改出來的。

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說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轉移,安娜由最初構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惡劣、賣弄風情,品行不端),變成了一個品格高雅、敢於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的“叛女”形象,從而成為世界文學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小說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是首次成功地採用了兩條平行線索互相對照、相輔相成的“拱門式”結構,並在心理描寫上細緻入微、精妙絕倫。小說中那大段的人物內心獨白,無疑都是現實主義描寫的典範。

創作歷程

19世紀60年代處在俄國歷史上大分化大裂變的新舊交替時期,1861年實行農奴制度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資本主義從此獲得了空前的張力,自下而上蓬勃發展,在大機器生產的轟鳴聲中,無數工業品從流水線上像河水一樣洶湧地流向市場,猛烈地衝擊著古老傳統社會的根基。陳腐不堪的貴族莊園經濟日漸萎縮,夕陽西下,氣息奄奄。大腹便便的資產階級在經濟方面取得了優勢,必然在政治上提出自身的要求,於是乎,來自英法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像潮水一樣湧進了俄國思想界,日甚一日地衝擊著舊的傳統思維。另一方面,貴族階級卻把持著國家政權,專制思想和特權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安娜的愛情悲劇,就是在這種新舊交替和新舊思想激烈拼搏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
《安娜·卡列尼娜》的構思始於1870年,而到1873年托爾斯泰才開始動筆。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頓的時期。最初,托爾斯泰是想寫一個上流社會已婚婦女失足的故事,但隨著寫作的深入,原來的構思不斷被修改。小說的初步創作不過僅用了短短的50天時間便得以完成,然而托爾斯泰很不滿意,他又花費了數十倍的時間來不斷修正,前後經過12次大的改動,遲至4年之後才正式出版。這時,小說廢棄的手稿高達1米多!"全部都應當改寫,再改寫",這是托爾斯泰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顯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與其說是寫出來的,不如說是改出來的。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創作過程中有過極大變化:從一個低級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寫成真誠、嚴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女性。托爾斯泰通過安娜的愛情、家庭悲劇寄寓了他對當時動盪的俄國社會中人的命運和倫理道德準則的思考。作家歌頌人的生命力,讚揚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時,他又堅決否定一切政治、社會活動(包括婦女解放運動)對改善人們命運的作用,強調母親——婦女天職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觀的矛盾構成安娜形象的複雜性。
列文則是托爾斯泰式主人公中自傳性特彆強的一個人物,他在托爾斯泰的創作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在他身上藝術地再現了作家世界觀激變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從結構安排來看,列文的幸福家庭與安娜的不幸家庭互為對照,但從思想探索來看,列文婚後卻產生了精神危機,他為貴族階級自甘敗落而憂心忡忡。他研究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討人生的目的,但卻毫無出路。羅曼·羅蘭指出,列文不僅體現了托爾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觀點,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戀愛,他倆婚後的頭幾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憶的搬演。同樣,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爾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憶”。而作品的尾聲“則是作者本人趨向精神革命的過渡”。

人物形象

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兩條主要的平行線索和一條聯結性次要線索結構而成的,整體上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後“一切都翻了一個身,一切都剛剛安排下來”的那個時代在政治、經濟、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說通過安娜——卡列寧——渥倫斯基線索展示了封建主義家庭關係的瓦解和道德的淪喪;通過列文——吉提線索描繪出資本主義勢力侵入農村後,地主經濟面臨危機的情景,揭示出作者執著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麗——奧勃朗斯基這一次要線索巧妙地聯結兩條主線,在家庭思想上三條線索相互對應、參照,勾勒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這種建築學而自豪,圓拱將兩座大廈聯結得天衣無縫,“使人覺察不出什麼地方是拱頂”。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現時的音容笑貌令人難以忘懷:她姿態端麗、溫雅,一雙濃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仿佛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顯現出來。在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現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們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謎。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辦下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大官僚卡列寧。婚後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於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兒子身上。渥倫斯基喚醒了她晚熟的愛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膽地愛,不願像別特西公爵夫人那樣在家宴上公開接待情人;也不願接受丈夫的建議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關係,偷偷與情人往來;終於衝出家庭與渥倫斯基結合,公然與整個上流社會對抗。從此安娜失去了一個貴族婦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權利,除了渥倫斯基的愛,她一無所有,因此,她熱烈而執著地獻身於這種愛。確實,在國外,在渥倫斯基的莊園裡,安娜曾體驗過短暫的“不可原諒的幸福”。她丟棄母親的天職,但內心無法平息因失去愛子而產生的悲傷;她想昂起驕傲的頭,宣稱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卻擺脫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識。她的靈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擲的、囿於自我的對渥倫斯基的愛又不可能得到相應的感情反響,安娜絕望了,她在臨終前滿含怨憤地喊出:“一切全是虛偽、全是謊言、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創作過程中有過極大變化:從一個低級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寫成真誠、嚴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女性。托爾斯泰通過安娜的愛情、家庭悲劇寄寓了他對當時動盪的俄國社會中人的命運和倫理道德準則的思考。作家歌頌人的生命力,讚揚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時,他又堅決否定一切政治、社會活動(包括婦女解放運動)對改善人們命運的作用,強調母親——婦女天職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觀的矛盾構成安娜形象的複雜性。一百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銀幕、螢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動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讀者,這正說明安娜形象的藝術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

列文則是托爾斯泰式主人公中自傳性特彆強的一個人物,他在托爾斯泰的創作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在他身上藝術地再現了作家世界觀激變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從結構安排來看,列文的幸福家庭與安娜的不幸家庭互為對照,但從思想探索來看,列文婚後卻產生了精神危機,他為貴族階級自甘敗落而憂心忡忡。他研究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討人生的目的,但卻毫無出路。羅曼·羅蘭指出,列文不僅體現了托爾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觀點,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戀愛,他倆婚後的頭幾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憶的搬演。同樣,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爾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憶”。而作品的尾聲“則是作者本人趨向精神革命的過渡”。

主題思想

《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畫像
關於列夫·托爾斯泰馬原有一個說法,他認為托爾斯泰是小說史上爭議最少的作家。這裡所說的爭議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說,你可以喜歡或不喜歡托爾斯泰的作品,但似乎無人能夠否認他作為一位傑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說家的地位。

《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中,是寫得最好的。《戰爭與和平》也許更波瀾壯闊、更雄偉、更有氣勢,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純粹、那么完美。順便說一句,列夫·托爾斯泰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文體家,但他的文體的精美與和諧無與倫比,這並非來自作者對小說修辭、技巧、敘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僅僅源於藝術上的直覺。

在《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中,列夫·托爾斯泰塑造了許多在文學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倫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寧、奧布浪斯基公爵……在這些人物中,惟一一個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帶有點喜劇色彩的就是奧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無不與死亡主題有關。如果我們簡單地歸納一下,這部作品主要寫了兩個故事:其一,是安娜與渥倫斯基從相識、熱戀到毀滅的過程,以及圍繞這一進程的所有社會關係的糾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義上的展開個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開場白所顯示的一樣,作者對現實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為基本單位而展開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種婚姻或愛情答案:卡列寧夫婦,安娜和渥倫斯基,奧布浪斯基夫婦,列文與吉提。每一個答案都意味著罪惡和災難。安娜是惟一經歷了兩種不同婚姻(愛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賦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內涵,正是這種壓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純潔的吉提相形見絀;正是這種被喚醒的激情使她與卡列寧的婚姻、甚至彼得堡習以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謝遼沙都黯然失色。

與這種激情與活力相伴而來的是不顧一切的勇氣。當小說中寫到渥倫斯基在賽馬會上摔下馬來,安娜因失聲大叫而暴露了"姦情"之時,對丈夫說出下面這段話是需要一點勇氣的,“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隨你高興怎么樣把我處置吧。”托爾斯泰對這種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們不妨想一想《戰爭與和平》中的娜塔莎,《復活》中的卡秋莎,還有蟄伏於作者心中的那頭強壯的熊--它的咆哮聲一直困擾著列夫·托爾斯泰。

馬丁·杜伽爾曾認為,托爾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銳利,能夠穿透生活的壁壘而發現隱含其中的"真實"。但我卻傾向於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托爾斯泰是一個圖解自我觀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作品,主題上的聯繫十分清晰,尤其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兩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節、主題多有雷同之處,他的觀念的疆域並不寬廣,他的素材也不豐富,但這並不妨礙托爾斯泰的偉大,正如塞萬提斯的狹隘主題並不妨礙《堂吉訶德》的偉大一樣。小說的真實來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靈,而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誠實。維根斯坦在讀完《哈澤·穆拉特》以後曾感慨地說:“他(托爾斯泰)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有權寫作。”

所獲成就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巨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衝突。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仿佛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
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小說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是首次成功地採用了兩條平行線索互相對照、相輔相成的"拱門式"結構,並在心理描寫上細緻入微、精妙絕倫。小說中那大段的人物內心獨白,無疑都是現實主義描寫的典範。
100多年來,《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斷地得到人們的肯定與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響無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樹起了一面高聳入雲的豐碑。另一方面,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了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裡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覆閱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他說:“托爾斯泰在自己的作品裡能提出這么多重大的問題,能達到這樣大的藝術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了一個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銀幕、螢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動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讀者,這正說明安娜形象的藝術生命力是不朽的。

與托爾斯泰

關於列夫·托爾斯泰,馬原有一個說法,他認為托爾斯泰是小說史上爭議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這裡所說的爭議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說,你可以喜歡或不喜歡托爾斯泰的作品,但似乎無人能夠否認他作為一位傑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說家的地位。
在我的學生中間,對托爾斯泰不屑一顧的大有人在。有一次碰到一位學生,依我看他的導師是一名頗有學問的俄國文學專家,不知何故,該生卻對恩師頗為不滿,提出是否可以轉到我的名下,讓我給他指導。我問他為何要更換導師,他便列舉了原導師的幾個罪狀,其中一條是:他竟然讓我去讀什麼《安娜·卡列尼娜》。可見,在這些言必稱美國的學生們的頭腦中,老托爾斯泰顯然已經是一個不中用的古董了。我對他說,導師就不必換了。因為如果我當你的導師,第一本推薦的書恐怕還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不僅是我最喜歡的長篇小說,而且我也認為,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寫得最好的。《戰爭與和平》也許更波瀾壯闊、更雄偉、更有氣勢,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純粹、那么完美。順便說一句,列夫·托爾斯泰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文體家,但他的文體的精美與和諧無與倫比,這並非來自作者對小說修辭、技巧、敘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僅僅源於藝術上的直覺。
在《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中,列夫·托爾斯泰塑造了許多在文學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倫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寧、奧布浪斯基公爵……在這些人物中,惟一一個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帶有點喜劇色彩的就是奧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無不與死亡主題有關。如果我們簡單地歸納一下,這部作品主要寫了兩個故事:其一,是安娜與渥倫斯基從相識、熱戀到毀滅的過程,以及圍繞這一進程的所有社會關係的糾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義上的展開個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開場白所顯示的一樣,作者對現實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為基本單位而展開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種婚姻或愛情答案:卡列寧夫婦,安娜和渥倫斯基,奧布浪斯基夫婦,列文與吉提。每一個答案都意味著罪惡和災難。安娜是惟一經歷了兩種不同婚姻(愛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賦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內涵,正是這種壓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純潔的吉提相形見絀;正是這種被喚醒的激情使她與卡列寧的婚姻、甚至彼得堡習以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謝遼沙都黯然失色。
與這種激情與活力相伴而來的是不顧一切的勇氣。當小說中寫到渥倫斯基在賽馬會上摔下馬來,安娜因失聲大叫而暴露了“姦情”之時,對丈夫說出下面這段話是需要一點勇氣的,“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隨你高興怎么樣把我處置吧。”托爾斯泰對這種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們不妨想一想《戰爭與和平》中的娜塔莎,《復活》中的卡秋莎,還有蟄伏於作者心中的那頭強壯的熊——它的咆哮聲一直困擾著列夫·托爾斯泰。
馬丁·杜伽爾曾認為,托爾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銳利,能夠穿透生活的壁壘而發現隱含其中的"真實"。但我卻傾向於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托爾斯泰是一個圖解自我觀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作品,主題上的聯繫十分清晰,尤其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兩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節、主題多有雷同之處,他的觀念的疆域並不寬廣,他的素材也不豐富,但這並不妨礙托爾斯泰的偉大,正如塞萬提斯的狹隘主題並不妨礙《堂吉訶德》的偉大一樣。小說的真實來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靈,而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誠實。維根斯坦在讀完《哈澤·穆拉特》以後曾感慨地說:“他(托爾斯泰)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有權寫作。”

版本

《安娜·卡列寧娜》中文譯本:
1956年,《安娜·卡列尼娜》,周揚、謝素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年,《安娜·卡列尼娜》,草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8年,《安娜·卡列寧娜》,靳戈譯,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安娜·卡列寧娜》,周揚、謝素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2年,《安娜·卡列尼娜》,力岡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6年,《安娜·卡列寧娜》,智量譯,譯林出版社
1996年,《安娜·卡列尼娜》,裴家勤譯,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2年,《安娜·卡列尼娜》,克冰譯,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3年,《安娜·卡列尼娜》,楊楠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年,《安娜·卡列尼娜》,齊博雅譯,中國致公出版社
2004年,《安娜·卡列寧娜》,鍾錫華譯,花城出版社
2004年,《安娜·卡列寧娜》,葛崇岳譯,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6年,《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群、石國生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年,《安娜·卡列尼娜》,利春蓉譯,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安娜·卡列尼娜》,易俊譯,廣州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