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守睢陽作》【年代】盛唐
【作者】張巡
【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
守睢陽作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患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作品注釋
⑴睢陽:唐郡名,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
⑵接戰:指交戰。
⑶侔:等同。月暈:指月亮周圍的暈圈。
⑷若:一作“效”。魚麗:一作“魚鱗”,是古代的一種陣法。
⑸厭:壓住。黃塵:指叛軍進攻時所揚起的塵土。
⑹裹瘡:指包紮傷口。
⑺飲血:指浴血奮戰。陴:指城上有射孔的矮牆。
⑻移:改變。
⑼心計:指破敵的謀略。
作品譯文
與叛軍的交戰從春天一直持續到現在,戰鬥十分艱苦,四顧無援,睢陽已成為一作空城,日漸艱危。叛軍重重圍困睢陽的態勢,就像月亮周圍的暈圈一樣,圍了一層又一層,守軍則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布成像魚麗那樣的陣法,抵禦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守城軍民同仇敵愾,多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指揮官站在城頭親冒矢石,不時地揮動旗幟指揮軍民作戰。受傷的將士包紮好傷口,又重新回到了戰場上,守城官兵浴血奮戰,愈戰愈勇。自己忠心報國,又能取信於士兵,應該是不可戰勝的,堅貞不屈與敵戰鬥到底的意志決不會改變。自己和將士們苦戰守城,戰況危急,卻無人上報天子,雖有破敵的謀略,卻無法得以實現。
創作背景
睢陽是唐王朝江淮財賦的通道,安史之亂起,成為朝廷與叛軍雙方爭奪的戰略要點。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年)春正月,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率所部十萬餘人圍攻睢陽。睢陽守將許遠急忙向當時屯兵寧陵的張巡告急。張巡聞訊,當即奔赴睢陽,與許遠合力禦敵,困守經年,戰鬥慘烈。張巡《謝加金吾表》云:“臣被圍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餘戰,當臣效命時,是賊滅亡之日。”後以糧斷城陷,張巡與許遠、南霽雲等三十六人同時殉難。睢陽陷落時,唐軍已攻克西京。《舊唐書》載:“巡死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賊亡。”這首《守睢陽作》詩即是張巡困守睢陽孤城危急時所寫。
作品鑑賞
睢陽是唐王朝運輸江淮庸調的通道,也是北方通向江淮的門戶。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安祿山對這一戰略要地夢寐以求,試圖攻占,以扼住唐王朝的咽喉,切斷其命脈。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春正月,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率所部圍攻睢陽。睢陽守將許遠急忙向當時屯兵寧陵的張巡告急。張巡聞訊,當即奔赴睢陽,與許遠合力禦敵。經過艱苦抵抗,從春天守戰到冬天,終因外無援兵,內無糧草,鉞陷落,張巡也與南霽雲等三十六位將領同時殉難。收復西京,睢陽的堅守,牽制了叛軍主力,對於平定安史之亂具有重大貢獻。《守睢陽作》是張巡在睢陽危急時以鮮血和生命凝成的不朽之作,是當時苦戰的記錄,它慷慨壯烈令人激奮。
一、二句“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落筆點題,寫出了睢陽保衛戰的時日已久和所面臨的危機。
戰鬥從春天開始,一個“苦”字包含了愛國將士無數含辛茹苦的經歷。“孤城”二字,寫出了瞧陽孤立無援的處境;“日漸”二字,寫出了睢陽危機的步步逼近;一個“危”字,驚心動魄。說明這裡,詩人不以漫長的“春來苦”為苦,而以睢陽這戰略要地的“日漸危”為憂,詩人憂國憂民,置生死度外的滿腔愛國情懷就清晰可見了。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二句,說明敵我雙方攻守的陣勢。敵人的包圍圈步步縮小,如同“月暈”之箍月一般,水泄不通,這就愈顯出了上文中的“孤城”之孤;而唐在城牆上以五人為伍分兵警戒,如同平地對壘的魚麗陣容一樣嚴整,這就透露出唐軍廣大將士眾志成城,齊心衛國的戰鬥韌性,也說明了詩人作為統帥臨危不懼,治軍有方。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承接上文,寫詩人對叛軍的刻骨仇恨和指揮從容自若。“屢”字表明了敵人進攻的頻繁,“厭”字則入木三分地繪出了詩人對叛軍的義憤之情。張巡在《謝加金吾表》中曾向唐肅宗李亨匯報“臣被圍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餘戰,當臣效命之時,是賊滅亡之日。”四十七日內就有那么多場戰鬥;是日經年,其戰鬥次數之多就可想而知了。面對如此頻繁的戰鬥,想到睢陽保衛戰在全局的重要位置,詩人心中分外自豪,“時將白羽揮”五字是一洗戰鬥的血腥之氣,傳神地描繪出了詩人那仿佛諸葛亮羽扇綸巾,“指麾三軍,皆從其進止”(《三國志》)般的儒將風度。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二句,主要是為唐軍廣大將士雕像。“瘡”字表示傷口決非新創,表明戰事的艱苦卓絕,舊創未好又添新傷,“裹”字表明了將士不顧傷痛,帶傷苦戰。一個“猶”字,出神入化,成功地體現了將士奮戰到底的堅強毅力。“飲血”者是指重傷員,戰傷痛得他們流下眼淚,但聽到戰鬥警報,他們同樣拼盡全力爬上城頭矮牆,竭盡全力防守。據《通鑑·唐紀三十五》記載,至德二年七月,“諸軍饋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飢病不堪斗,遂為賊所圍,張巡乃修守具以拒之。”《通鑑·唐紀事三十六》記載,同年冬十月,“城中食盡,議棄城東走。張巡、許遠謀,以為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為了保衛睢陽,守城兵士把可以吃的東西都吃光了。最後被迫羅雀、掘鼠、殺馬。“人知必死,莫有叛者。”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二句,意思是說,自己既忠於君主,又能取信於士兵,應當是不可戰勝的,自己誓死報國的意志也永遠不會動搖。一個“難敵”,一個“不移”,把詩人赤子愛國心給鮮明地烘托出來了。
最後兩句“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是詩人在絕境中的感嘆之辭,在孤城將陷、人將殉國之際,詩人感到自己死而無怨,遺憾的只是自己振興國家的許多想法、建議將“無人報天子”,從而也就無法實施“心計”。這最後的一筆使全詩感情達到高潮,說明詩人不但是一位視死如歸的民族英雄形象,也是一位“位卑未敢忘憂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賢臣良輔的形象。
除了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不朽形象之外,這首詩歌敘事簡潔,有點有面,點面結合,重點突出,全詩十二句,除去開頭兩句、結尾兩句之外,其餘八句,每兩句間均各各對偶,每副對句又都對仗工穩,自然,饒有韻致,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和節奏感。
作者簡介
張巡(709-757)唐代民族英雄。唐鄧州南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登進士第。天寶(742-756)年間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令,轉真源令。安史之亂爆發,他立即率兵討賊,始守雍丘,後與許遠合力守睢陽,戰功卓著,遷御史中丞,世稱張中丞。睢陽為江淮屏障,叛軍圍攻數年,張巡與許遠竭力死守,牽制了敵人南侵的主力,保障了唐王朝的經濟命脈。公元757年(至德二年),糧盡城陷,張巡與南霽雲等三十六人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