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救祖》

《孤兒救祖》

我國拍攝較早的長故事片之一,也是早期著名的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富翁楊壽昌的獨生子楊道生在一次騎馬時不慎墜馬而死,撇了年輕的妻子余蔚如一人寡居。一直在覬覦楊家財產的侄子楊道培想趁機謀取楊家的財產,試圖讓楊壽昌立自己為。但不久,楊道培發現余蔚如已經有了身孕。為了獨吞楊家產業,楊道培在其友陸守敬的策劃下,不斷製造假象,誣陷余蔚如不貞,終於使楊壽昌將余蔚如趕出家門。不久,余蔚如生下一個男孩,給他取名余璞,並忍辱負重,將余璞撫養成人。

余蔚如被趕走後,楊道培每天花天酒地,並盜取楊壽昌的印鑑冒領養家的錢財。生活日感孤獨的楊壽昌出資建造了一所義校,自己也搬到學校旁居住。10年後,小余璞長大了,余蔚如把他送進楊壽昌所辦的學校讀書。余璞是個懂事的孩子,對人彬彬有禮,楊壽昌對他非常喜愛,經常邀請他到家裡去玩,但他們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

揮金如土的楊道培仍然在謀算楊壽昌的財產。一天,因為欠下巨額賭債,楊道培向楊壽昌要錢還賬遭到拒絕後,竟和陸守敬勾結起來,企圖害死楊壽昌,結果恰被正在楊家的余璞撞見。余璞挺身相救,楊道培沒有殺成叔叔,反倒被陸守敬誤傷。這時,余蔚如也來到楊家,一家人在意外中相見。

身受重傷的楊道培在臨死前終於懺悔,講出陷害余蔚如的真相。真相大白,祖孫相認。楊壽昌老淚縱橫,引咎自責,宣布將自己的全部財產交給余蔚如支配。余蔚如則將其中的一半捐給學校,以報答學校對孩子的教育之恩。

電影評價

《孤兒救祖記》是我國拍攝較早的長故事片之一,也是早期著名的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長故事片。影片的編劇鄭正秋是我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其電影觀念秉承著中國文藝觀的傳統,認為電影應擔負起改良社會,教化民風的重要使命,因而他編劇的電影強調道德教化,關注社會人生,被稱為“社會片”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這部影片是鄭正秋創作的第一部“社會片”,也是他電影觀念的一次重要嘗試。在影片中,鄭正秋在一個悲歡離合的家庭倫理故事中蘊含了“教孝”、“懲惡”、“勸學”、“揚善”和宣傳社會改良的主題思想;片中的人物塑造有著明顯傳統故事中的善與惡的特點,尤其是兒媳余蔚如的“賢妻良母”形象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理念的標誌。

在《孤兒救祖記》問世之前,已誕生十幾年的中國電影正陷於低谷之中。而這部影片除了在故事內容上擺脫了早期電影對西方電影例如滑稽片的因襲摹仿外,在藝術上也擺脫了早期電影中文明戲式的舞台化表演風格。同樣為早期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之一的導演張石川,在場景設計和電影語言的運用上也展現出一定的電影化手法,力求影片的形象、情景生活化和真實感,加上影片故事的引人入勝,使影片於19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公映後,立刻獲得空前熱烈的反響,成為第一部在商業和藝術上獲得巨大成功的國產故事片,其在當時的聲譽和影響超過了所有的外國片

《孤兒救祖記》的成功,不但使成立不久的明星公司獲得生機,而且直接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國產電影運動”。此後數年間,國產製片業迅速崛起,據統計,1922-1926年間,全國各地先後開辦的電影公司有175家,單上海一地就有145家。眾多電影公司的出現,導致了電影產量激增,國產電影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中國電影藉此開始走出低谷,進入第一個空前繁榮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