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愷畫語: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不同在於何處?我們只能感到而不能說出。但僅乎像吃糖一般地感到一下子甜,而無以記錄站在窗前所切實地經驗的這微妙的心情,我們總不甘心。於是就有聰明的人出來,煞費苦心地設法表現這般心情。這等人就是藝術家,他們所作的就是藝術。--《從梅花說到藝術》藝術家的同情心,不但及於同類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於一切生物無生物,犬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靈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美於同情》
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護生畫三集自序》
古人說:“畫不師古,如夜行無燭。”我不師古,恐怕全在暗中摸索?但摸了數年,摸得著路,也就摸下去。--《畫展自序》
我企慕這種孩子們的生活的天真,艷羨這種孩子們的世界的廣大。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練的孩子們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烏托邦,以為逃避現實之所;但我也可笑他們的屈服於現實,忘卻人類的本性。--《談自己的畫》
依宗教的無始無終的大人格看來,藝術本來是曇花泡影,電光石火,霎時幻滅,又何足珍惜!獨怪造物者太無算計;既然造得這樣精巧,應該延長其保用年限;保用年限既然死不肯延長,則犯不著造得這樣精巧;大可馬馬虎虎了事,也可使人間減省許多痴情。--《訪梅蘭芳》
聖書中說:你們不像小孩子,便不得進入天國。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我們的黃金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但我們可以因了藝術的修養而重新面見這幸福,仁愛,而和平的世界。--《美與同情》
每一曲歌,都能喚起我兒時的某一種心情。記述起來,不勝其煩。詩人云:“瓶花妥帖爐煙定,覓我童心二十年。”我不須瓶花爐煙,只消把兒時所唱的許多歌溫習一遍,二十五年前的童心可以全部覓得回來了。--《兒童與音樂》
大人們弄音樂,不過一時鑑賞音樂的美,好像喝一杯美酒,以求一時的陶醉。兒童的唱歌,則全心沒入其中,而終身服膺勿失。我想,安得無數優美健全的歌曲,交付於無數素養豐足的音樂教師,使他傳授給普天下無數天真爛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夠這樣,次代的世間一定比現在和平幸福得多。因為音樂能永遠保住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與幸福之神,只降臨於天真爛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間。失了童心的世間,詐偽險惡的社會裡,和平之神與幸福之神連蹤影也不會留存的。--《兒童與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