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習慣會隨著你對它的態度的改變而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也就將走上另外一條道路。家長的目光盯在細處,行動落在實處,孩子的習慣培養就會獲得幫助。把好習慣作為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孩子!內容簡介
習慣左右孩子的過去,習慣改變孩子的現在,習慣成就孩子的未來!所以,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將送給孩子一個受益終生的寶藏。作者簡介
張永年,一線教育工作者,致力於教育科學研究20餘年。曾獲”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教師先進個人”、“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其教育實驗研究曾獲省級教育科學規劃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在省和國家級教育類報刊雜誌發表過《情感教育的目標和策略》《教學策略之構想》等文章20多篇。著有《教養從心開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趣題巧解》等書。目錄
第一章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讓知識永不止步目標,學習動力的來源分房而睡,獨立的開始技巧性的閱讀可事半功倍考試,讓孩子學會查缺補漏興趣引導孩子的自學能力獨立完成作業很重要工整的字跡,一絲不苟的精神體現檢查,杜絕馬虎的重要環節思考,學習的真諦抄襲不是捷徑專注,三心二意的“剋星”制訂學習規劃,告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複習,溫故而知新第二章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成就在點點滴滴中體現自立,從做家務開始保護眼睛,從生活細節做起懂點廚藝,從“吃”中增長能力給孩子有限的零花錢,養成儲蓄和節制的習慣安全意識要謹記,自我保護很重要搞清正餐和零食的關係和拖拖拉拉絕緣,乾脆利落做事鍛鍊,為健康保駕護航第三章培養孩子的思維習慣,未來的路就在今天的腦海中好奇心的探究增強孩子的思維充分調動各個感官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考試,讓孩予學會查缺補漏每次學校一考試,茗萱就害怕。因為每次考完試,都要回家面對父母不滿意的臉。茗萱的成績中等、而父母則希望她的成績能夠保持在班級的前幾名。一旦考不好,爸媽就會責罵茗萱,還時常拿她和別人對比,說她沒出息,不用功。但是平時她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爸媽卻從不過問,只是一味地在意她的成績,茗萱慢慢地有些反感上學,尤其是考試。
對學習也是勉強打起精神的。茗萱在學習上花的時間很長;老師也常常表揚她勤奮刻苦,但她的成績卻總是提不上去。每次拿著試卷回家讓父母簽字的時候,都令她非常苦惱。
初三的壓力更大了,父母給茗萱報了很多補習班。茗萱的假期被各種補習班占滿了。模擬考試的成績已經公布了,茗萱一回家,就看見爸爸坐在屋子裡嚴肅地望著她,第一句話就是:“成績出來了沒有?把成績單給我看看!多少分?”茗萱默默地從書包里拿出成績單,擺在爸爸面前。爸爸爸掃了一眼,臉色沉了下來:“比上次少了幾十分啊!”茗萱覺得自己的心一下子沉重起來,低聲說:“這次試題都很難,周學們的分數普遍不高。而且我還比上次進了名次呢。”爸爸立即冒火了:“你怎么不跟成績好的人比!中考要的是分數,你不是跟一個學校的學生比,還有其他學校呢!我花那么多錢,把你送進一個重點國中,你到底用心讀書沒有?你太讓我失望了!這些錢要不是花在你身上,夠我好吃好喝好幾年的!像你這樣怎么能考進重點高中?你還要不要前途了?”爸爸又像往常一樣教訓了茗萱整整一個小時。茗萱不一會兒就被訓哭了。可能快要中考了,爸爸也更著急了。茗萱一好努力提高成績,有時候理想些,有時候還是不夠理想。每一次,她都要忐忑不安地等著爸爸的反應。慢慢地,茗蒸的成績更差了,她再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性格也變得孤僻了。因為她的成績,父母之間的關係也不太和諧。一家人都很疲憊。
所有父母都望子成龍心切,過多地關注孩子的分數,將考試的分數作為競爭的唯一標準,分數成了家長、老師和孩子們追求的唯一目標,給孩子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但是事實證明,越是以分數去衡量孩子的水平,結果越是適得其反。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放棄對分數的過分關注,客觀地看待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