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論》序

[9]苞:通“包”,包括。 [22]顧:乃,是。 [24]殆:大概,恐怕。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天演論》序
作品年代:清代
作者:吳汝綸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嚴子幾道[2],既譯英人赫胥黎所著《天演論》以示汝綸,曰:“為我序之。”
天演者,西國格物家言也[3]。其學以天擇物競二義綜萬匯之本原[4],考動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因物變遞嬗[5],深研乎質力取散之幾[6],推極乎古今萬國盛衰興壞之由,而大歸以任天為治[7]。赫胥氏起而盡變故說,以為天下不可獨任,要貴以人持天[8]。以人持天,必窮極乎天賦之能,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後其國永存,而種族賴以不墜。是之謂與天爭勝。而人之爭天而勝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9]。是故天行人治,同歸天演。是為書奧賾縱橫[10],博涉乎希臘、竺乾、斯多噶、婆羅門、釋迦諸學[11],審同析異而取其衷[12],吾國之所創聞也。凡赫胥氏之道具如此,斯以信美矣。
抑汝綸之深有取於是書,則又以嚴子之雄於文,以為赫胥氏之指趣得嚴子乃益明。自吾國之譯西書,未有能及嚴子者也。凡吾聖賢之教,上者道勝而文至,其次道稍卑矣,而文猶足以久。獨文之不足,斯其道不能以徒存。六藝尚已[13],晚周以來,諸子各自名家,其文多可喜,其大要有集錄之書,有自著之言。集錄者,篇各為義,不相統貫,原於《詩》、《書》者也。自著者,建立一乾,枝葉扶疏,原於《易》、《春秋》者也。
漢之士爭以撰著相高,其尤者,太史公書繼《春秋》而作。人治已著;揚子《太玄》擬《易》為之[14],天行以闡。是皆所為一乾而枝葉扶疏也。及唐中葉,而韓退之氏出,源本《詩》、《書》,一變而為集錄之體[15],宋以來宗之。是故漢氏多撰著之編,唐宋多集錄之文,其大略也。集錄既多,而向之所為撰著之體,不復多見。間一有之,其文采不足以自發,知言者擯焉弗列也。獨近世所傳西人書,率皆一乾而眾枝,有合於漢氏之撰著。又惜吾國之譯言者,大抵弇陋不文[16],不足傳載其義。夫撰著之與集錄,其體雖變,其要於文之能工,一而已。
今議者謂西人之學,多吾所未聞,欲瀹民智[17],莫善於譯書。吾則以謂今西書之流入吾國,適當吾文學靡敝之時,士大夫相矜尚以為學者,時文耳、公牘耳、說部耳[18]。舍此三者,幾無所為書。而是三者,固不足與於文學之事。今西書雖多新學,顧吾之士以其時文、公牘、說部之詞譯而傳之,有識者方鄙夷而不之顧,民智之瀹何由?此無他,文不足焉故也。
文如幾道,可與言譯書矣。往者釋氏之入中國,中學未衰也,能者筆受[19],前後相望,顧其自為一類,不與中國同。今赫胥氏之道,未知釋氏何如,然欲儕其書於太史氏、揚氏之列[20],吾知其難也;即欲儕之唐宋作者,吾亦知其難也。嚴子一文之,而其書乃駸駸與晚周諸子相上下[21],然則文顧不重耶?
抑嚴子之譯是書,不惟自傳其文而已。蓋謂赫胥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衛其種族之說,其義富,其辭危[22],使讀焉者怵然知變,於國論殆有助乎[23]?是旨也,予又惑焉。凡為書,必與其時之學者相入,而後其效明。今學者方以時文、公牘、說部為學,而嚴子乃欲進之以可久之詞,與晚周諸子相上下之書,吾懼其舛馳而不相入也[24]。雖然,嚴子之意蓋將有待也。待而得其人,則吾民之智瀹矣。是又赫胥氏以人治歸天演之一義也歟?
光緒戊戌孟夏桐城吳汝綸敘[25]。

作品注釋

[1]《天演論》:英人赫胥黎著《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前兩章的譯名。“天演論”即“進化論”的舊稱。
[2]嚴子幾道:嚴復(1853—1921),字又陵,又字幾道,福建侯官(今閩侯縣)人,曾留學英國學海軍,回國後任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總辦等,曾大量翻譯西方科學著作。中日戰爭後,積極主張變法維新,是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
[3]格物家:即自然科學家。中國傳統哲學主張“格物致知”,“格物”即深入研究事物原委,西方科學傳入中國後藉此指自然科學
[4]天擇:即進化論所謂“自然選擇”。物競:即進化論所謂“生存競爭”。萬匯:萬類,天地萬物。[5]遞嬗(shàn):次第發展演變。
[6]質力:物質發展的動力。
[7]任天為治:消極地聽憑自然的發展為治理之法。
[8]以人持天:積極地掌握自然發展規律而使之為人所用,進而與天爭勝,以人勝天。
[9]苞:通“包”,包括。以上兩句意思是說,人與自然相爭而戰勝自然,也包括在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之中。
[10]奧賾:深奧微妙。
[11]竺乾:佛,佛教,此處指僧人。斯多噶:流行於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六世紀的古希臘羅馬的一個哲學學派。婆羅門:婆羅門教,印度古代宗教之一。釋迦: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
[12]衷:中正不偏。
[13]六藝:即六經,《禮記》、《樂記》、《尚書》、《詩經》、《周易》、《春秋》。
[14]“揚子”句:西漢揚雄著《太玄》一書,體例模仿《周易》。全書以“玄”為基本思想。“玄”即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根源。
[15]集錄:指作家文集。
[16]弇(yǎn)陋:晦澀粗陋。
[17]瀹(yuè):開通。
[18]時文:八股文。文牘:公文。說部:小說。
[19]筆受:照別人口授記錄。
[20]儕(chái):同輩,並列。
[21]駸駸(qīn):疾速。
[22]顧:乃,是。
[23]危:有力。
[24]殆:大概,恐怕。
[25]相入:相投合。舛馳:背道而馳。
[26]光緒戊戌: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

作品賞析

嚴復所譯《天演論》在辛亥革命前後曾有過廣泛影響,吳汝綸為該書作序著重說明了此書的意義,指出《天演論》中“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衛其種族”之說,可以使讀者“怵然知變”。同時作者對嚴復的譯文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因為嚴復“雄於文”,因而才使“赫胥氏之指趣得嚴子乃益明”。吳汝綸此序對擴大嚴譯《天演論》的影響,起過一定作用。

作者簡介

吳汝綸(1840—1903),字摯甫,安徽桐城人,公元1865年進士。近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曾國藩死後成為桐城派的中心人物。曾充任曾國藩、李鴻章幕僚,歷官直隸深州、冀州知州,主講保定蓮池書院。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京師大學堂創立,被聘為總教習,未就任,即赴日本考察教育,歸國不久病死。著有《桐城吳先生全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