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詞條介紹以更名前電視劇《大秦帝國》為主,續作《大秦帝國之縱橫》開拍之後,此劇的正式名稱改為《大秦帝國之裂變》,第三部為大秦帝國之崛起。
《大秦帝國》劇情依學者孫皓暉(亦為此劇編劇)創作的歷史小說《大秦帝國-黑色裂變》改編。原著分為6部,第一部為《黑色裂變》,其餘依順序為《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鐵血文明》、《帝國烽煙》等,故事講述中國戰國時代,秦國由弱轉強的過程,以秦國為主軸來展現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作品系列。作品劇情以原作小說系列為藍本,本著注重尊重史實,只進行了適度的藝術加工,其中還融合了不少最新考古史料。為了儘可能還原歷史真相,劇組力邀數位歷史學家擔任歷史顧問,仔細考證劇中的人物、器物、歷史事件,向觀眾展現秦始皇能統一中國的原因。
劇情背景
《大秦帝國》的故事主軸為商鞅變法,描述一個貧弱老邁的秦國,在戰國初期列強環伺內憂外患下的蛻變過程,由於時代背景與近代中國頗為相似,而備受注目。戰國初期,因魏文侯治國吳起用兵而雄視天下,霸權傳至魏惠王而威風不減,當時能人志士皆願投奔魏國,因為魏國不僅國力強大,而且商業發達民生富庶;相對的,秦國則面臨政爭內亂,加上國情民風與中原差異擴大,因此各國皆以夷狄待之…秦國在這種艱困環境中,因為秦孝公與商鞅兩人而徹底改變,他們不僅洗刷了前人的恥辱,更奠定了未來讓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大爭之世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變的“大爭之世”,在英雄輩出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華夏大地的西陲正經歷著一場亘古未有的“黑色裂變”。古老的秦部族正是在這裂變般的陣痛中重生。他們燃燒著自己,用一段段血與淚,愛與恨交織的悲壯故事,推動著整個時代前行。最終大出天下,與中原六國相融合,共同成就華夏文明的正源。
公元前362年,滿懷壯志,發誓要奪回老秦故土河西的秦獻公師隰,在黃河西岸的少梁山與魏國大軍進行了一場慘烈的廝殺(史稱“少梁之戰”)。儘管秦軍斬敵無數,並一舉擒獲對方主帥公孫痤。但秦獻公卻身中毒箭而死。其後嫡子渠梁靈前即位,史稱秦孝公。
秦國此時已陷入四面楚歌之絕境,輜重耗盡,兵源匱乏,國力虛弱。秦孝公即位後,秦國危局如獨木撐天,搖搖欲墜。六國在山東召集大會,準備分秦,內外堪憂,秦國的生死存亡,壓在一個22歲的年輕君主身上。秦孝公渠梁清醒地認識到秦國的落後與六國亡秦之心,為了穩定最急於滅秦的魏國,他在所有大臣的反對下,釋放了本應斬首為先父祭靈的魏國丞相公孫痤。並拿出國庫與皇室私庫的所有財產,用秦國不世珍寶,以及巨大商利相誘六國權貴,力保秦國三年無戰事,為秦國贏得了一絲喘息之機。
秦孝公手刻國恥碑,以劍斷指,以血塗字,立於宮門,誓以變法強國。秦孝公大召天下賢士,六國學子,入秦為官。在與賢士的反覆切磋度量之中,商鞅脫穎而出。衛鞅隻身一人游遍秦國窮山惡水,歷時三個月,深入荒村野鎮,了解當地民俗民風,努力尋找秦國落後的根源,竭力暝思治秦策略。同時,他也被這樸實,堅毅的秦風深深吸引。在這短短的三個月里,他便明確了此後二十年,自己與秦國要走的路。渭水船頭,他一展其為政主張,以他的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衛鞅的《治秦九論》更使其看到了秦國的未來希望。他們連談三天三夜,決定實行變法,以法制國。並立下了“君臣相知,永不相負”的誓言。秦孝公拜商鞅為相,開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變法(史稱“商鞅變法”)。
商鞅拜相後
商鞅拜相後,頒布命令,禁止私鬥,平民有戰功可以封爵,取消封地,廢除井田等一系列主張,朝野之間,不啻於天翻地覆。平民封爵,開三皇五帝之先例,廢除封地,動搖封建基礎,更有開阡陌、廢井田,使六國守舊之士頓足大罵,當然,對衛鞅來說,壓力最大的則來自於秦國內部的貴族勢力,秦孝公的兄長公子虔、長史公孫賈、上大夫甘龍等這些前朝權傾朝野的大臣,對衛鞅刻骨仇恨。由於秦孝公的支持,只能在背地下手。
權貴之臣們關注著衛鞅以法治國的成效,到處遊說鼓動,衛鞅通過城門徙木立信,在民間贏得信任。適逢河西村村民群斗,以身試法,村民們仗著是太子封地,不肯伏法,衛鞅親自監斬,一次斬首七百餘眾,天下大嘩。犯人臨死前幡然悔悟的吼聲:“秦人莫忘,私鬥罪死恥辱!公戰流血不朽!”在所有秦人的內心深深地烙下了“法”的烙印。
此事卻震驚了主張“非戰非攻,除暴政暴君”的政俠墨家的子弟。墨家向來以“除暴天下”為己任,聞知衛鞅的暴行,召集門下弟子,發出除暴令,準備對他們認定的“苛政”,“暴君”,“酷吏”進行大規模的刺殺行動。秦孝公為了變法不在初期夭折,捨棄一己的生命,親至墨家駐地神農大山,拜見墨家巨子禽滑厘。在墨家論政台上,孝公慷慨陳詞,連身居幕後的巨子禽滑厘也被他的英雄氣概與王者風範所折服。禽滑厘最終決定與秦國冰釋前嫌。秦孝公又要與戀人別離,他們立下了至死不渝的誓言。“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變法使得秦國蒸蒸日上。農人力耕,百工勤奮,商市通達,民風日新,人人踴躍參軍,準備殺敵立功,授官封爵。新法法制逐漸深入人心。為了能夠得到秦公室更堅定的支持,在白雪的理解和勸導下,衛鞅與秦孝公的妹妹——聰敏賢惠的熒玉公主舉行了大婚。
商鞅的第二批變法令陸續頒布以後,更是朝野沸騰。取消貴族封地,是破天荒的創舉,秦國貴族視他為寇讎一般。河西村的村民給太子駟交私糧的時候,私糧全部被換為泥沙。太子一怒之下,殺死了幾個村民,又撞在了商鞅的法令上。這是一次比以往都更艱難的考驗。
商鞅間接導致了太子駟被廢黜,他被流放到秦國邊境之地,不得徵召,不得回來。太子的兩名師傅公孫賈被放逐隴西牧馬,公子虔受劓刑被削去鼻子。經過這次事變,朝野的風波平息了,衛鞅深知自己的處境,這段仇恨已處在無法化解的地步,即無可解,也不須解。作為法家的大師,他正帶領著秦國一步一步地接近他理想中的大治之世。秦孝公不顧衛鞅的反對,將商於在名義上封給衛鞅,國人尊稱衛鞅為商君,後世稱商鞅。
商鞅變法20年間
整整二十年過去了,變法持續了二十年,秦國的新軍練成,國富民強,百姓勇於公斗,平民爭立戰功。秦孝公和商鞅都老了,不足五十歲,都已是心力交瘁。秦孝公召回了流放二十年的太子駟,撒手而亡。
太子駟即位,六國趁機向秦國施加壓力,要求秦國殺商鞅以謝天下。朝堂內外又是一番氣象,沉渣泛起,舊恨新仇都浮上來。一直在秘密破壞變法的老臣們終於可以在陽光下竊竊私語了,他們聽說新國君也有殺商鞅的想法,爭先恐後地跳出來。商鞅將手中的政權、兵權交出,隻身入獄,最後在車英和景監的幫助下終完成《商君書》這一千古法家名作,使得後來秦國永遠朝著商君制定的法律前行,商鞅被車裂後,秦惠文王出兵義渠,滅掉和舊貴族聯合的部落,掃清所有反對變法的舊貴族,將商鞅之法立為萬世國法,其實,這是商鞅為保護新君、保護變法而舍其生命下的一步大棋。最後一招,以一己之生命賭秦國萬世之強盛。秦惠文王果然英才,後人卻不知道,商鞅才是真正的歷史棋局中的大國手。
而在那充滿霸氣的鹹陽皇宮裡,一個比他任何先輩都要更加冷俊的鐵腕君主,正在謀劃著名將怎樣掃平一切膽敢阻擋他完成霸業的朽物。一場新的血雨腥風又將開始了……
基本資料
分為六部: 《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鐵血文明》《帝國烽煙》
聯拍單位
上海文廣傳媒集團 福建廣播影視集團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
陝西國風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長河綠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鳴謝單位
中國鹹陽市委市政府
新浪提供獨家網路支持
演職人員
主要演員
演員表
齊芳 ·飾演·熒玉侯祥玲 ·飾演· 車英
盧映·飾演· 杜摯
杜雨露 ·飾演· 公叔痤
孫飛虎·飾演· 甘龍
尤勇·飾演· 龐涓
蘆勇·飾演·嬴虔
于洋·飾演· 景堅
姜化霖 ·飾演· 黑伯
職員表
攝影/像 : 袁曉滿
美術(設計) : 靳喜武
剪輯 : 康鎮海
錄音 : 於強
燈光/照明(設計) : 巴樹風 楊志傑
出品人 : 王廣群 舒展 黎瑞剛
總監製 : 顧令陽 陳梁 陳文廣
總策劃 : 王渭林 魯東章 楊文紅
作曲 : 趙季平
榮獲獎項
2010年《大秦帝國》獲得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和最佳美術單項獎
2011年《大秦帝國之裂變》獲得第28屆中國電視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
電視系列
《大秦帝國之裂變》 基本信息 導演:黃健中、延藝 主演:侯勇、王志飛、高圓圓 集數:51 出品時間:2009年 劇情簡介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變的“大爭之世”,在英雄輩出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華夏大地的西陲正經歷著一場亘古未有的“黑色裂變”。古老的秦部族正是在這裂變般的陣痛中重生。他們燃燒著自己,用一段段血與淚,愛與恨交織的悲壯故事,推動著整個時代前行。最終大出天下,與中原六國相融合,共同成就華夏文明的正源。 | 大秦帝國之裂變 |
《大秦帝國之縱橫》 基本信息 導演:丁黑 主演:富大龍、寧靜、喻恩泰 集數:43 出品時間:2012年9月27日 劇情簡介 商鞅變法後,秦國邁入嶄新的崢嶸歲月。日趨強大的秦國,使列國陷於極度恐慌之中。戰國進入大挑戰大機遇時期。大批英才名士登上戰國大舞台,各國關係不斷重新洗牌。公孫衍離秦入魏遊說六國結盟合縱,對秦國構成合圍之勢,秦國陷入空前危機。 年輕的秦國君果斷任用張儀,秦國又一次君臣攜手,成為流傳千古又一段政治佳話。……於是,張儀頻頻出手,縱橫捭闔,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險局,寫下華夏外交史上華彩樂章。秦惠文王主政時期,對內鼓勵耕戰,對外突破交困,交攻互用,雖時有險局,但交戰布局錯落有致。東出函谷,南下商於,西征巴蜀,北服義渠。秦惠文王為歷史交出一份亮麗成績單。 | 大秦帝國之縱橫 |
《大秦帝國之崛起》 基本信息 導演:丁黑 主演:張博、寧靜、王學兵 集數:40 出品時間:2014年 劇情簡介 秦昭王當政不久,列國展開一系列兼併戰爭。秦國看準時機,先與齊連橫,攻略魏國大片土地。由此,戰國到了秦齊趙三國並強階段。此時秦國國內,穰侯擅權,宣太后掌政,秦昭王王權旁落。此時,局勢對秦國十分有利:縱橫家蘇秦與燕王秘約赴齊間齊,以滅齊為目標“死間”齊國。面對國內政治困局和國外有利機遇,秦昭王毅然起用范睢,逐魏冉、廢太后之權而恭養之。同時,與蘇秦合謀,舉兵攻破齊國。秦昭王遣將白起,相繼在伊闕、郢都、華陽、長平發動四大戰役,殲滅了韓魏齊楚趙百萬以上兵力,使秦與列國消長發生了根本轉折。自此,秦國崛起。 |
原作作者簡介
孫皓暉,共和國同齡人,生於陝西三原。有與同時代人相同的基本經歷與階段歸宿。曾任西北大學法律系教授,獲國務院首批特殊津貼的專家。1993—1997年,基於對中國原生文明的思考,完成136集《大秦帝國》文學劇本的創作,同期開始《大秦帝國》的案頭準備。1998年後,辭職專事寫作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其中第一部《黑色裂變》入選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
曾經變換了幾個單位,但都在從事人文理論,十多年前始任大學教師。曾在文科諸領域都有過著作或論文,其中以法律、經濟、政治、哲學、歷史、社會學為較多。《大秦帝國》是其第一部大型文學作品。分為六部 :《黑色裂變》 《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 《鐵血文明》《帝國烽煙》 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和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孫皓暉,2008年4月,歷時16年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全套在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共6部11卷,504萬字。這是目前唯一全面、正面表現秦帝國時代的長篇歷史小說。同名電視連續劇將於近期在央視播出。
導演簡介
黃健中(1941.12.29-) 導演。原籍福建晉江,生於印度尼西亞泗水。1948年回國。
1960年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附屬電影學校學習。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場記、副導演、導演。先後執導故事片《如意》、《良家婦女》 、《龍年警官》、《過年》等。1988年後編導十二集電視報告文學《異軍突起》,八集電視連續劇《撞擊世紀之門》等。
所獲獎項:
電影《良家婦女》1986年獲第二十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影評家組織獎,西班牙第十八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安達魯西亞電影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1987年獲第十一屆印度電影節國際評論家獎 。《龍年警官》、《過年》分別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9-1990、1991年優秀影片獎 ,第十四、十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過年》並於1992年獲第四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審獎。
拍攝
古代戰爭場面
《大秦帝國》主要表現秦孝公與商鞅變法的歷史事件,這段歷史發生在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因而本劇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大量戰爭場面。《大秦帝國》以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少梁之戰為開端,一開始就讓觀眾們體驗到本劇殘酷但不血腥的戰爭美學。為追求接近歷史的效果,《大秦帝國》中的戰爭戲不用特效,全都用真人上場。本劇導演黃健中強調他排斥花拳繡腿的武俠動作,要給觀眾以最大的真實感,從已經播出的畫面來看,他已經達到效果。
先秦是冷兵器時代,那時的戰爭多為近身肉搏,以血肉之軀抵禦敵人,自然顯得慘烈而殘酷。但殘酷並不等於血腥,看《大秦帝國》中的戰爭場面,更多讓人感到悲壯。導演在表現戰爭時穿插以長河落日、雁過長空的景象,讓劇中戰爭顯得神聖而又悲壯。劇中人人都是為赴國難而戰,“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的口號讓人熱血沸騰。《大秦帝國》的戰爭戲與其他歷史劇不同的地方還在於,它特別注重表現古代戰爭的軍事戰略戰術思想,幾乎每場戰爭都有史可循。這讓《大秦帝國》區別於其他戲說類的古裝戲,經得起細緻推敲。
侯勇 王志飛挑大樑
本劇的主線雖是商鞅變法,頭三集的最大英雄卻是秦獻公。秦獻公在少梁之戰身中狼毒箭,臨終之前將王位傳於次子贏渠梁,這才有了後來成為秦孝公的贏渠梁與商鞅大刀闊斧變革的故事。前幾集主演王志飛和侯勇的戲份並不多,出彩的是許還山、呂中幾位老演員。劇中許還山扮演的是老君王秦獻公,是驍勇善戰老秦人的最佳代表,他雖然衣衫簡樸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霸王之氣。身為老藝術家的許還山幾場戲就將憂國憂民的秦獻公刻畫出來,功力不凡。
值得注意的是,《大秦帝國》上演較多的都是鐵馬金戈朝廷爭鬥的男人戲。除了秦國公主熒玉驚鴻一現之外,剩下清一色的是男人間的對話,談兵法談謀略稍顯沉重。
製作特點
創我國歷史劇之最
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將在2006年9月24日投入拍攝。該劇根據著名學者孫皓暉教授的同名長篇歷史小說改編,共分六部,總計240集左右,預計用六年時間拍攝完成。《大秦帝國》以秦帝國興亡沉浮五百餘年的歷史為主線,縱橫交織了整個戰國時代的主流事件,以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奔放,波瀾壯闊的黃金時代為背景,用浩瀚的篇幅和翔實的筆觸,描繪出一幅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這其中,包括了國家的興衰與覆滅,社會的革新與變亂,無數英雄人物的悲歡離合,燦爛和隕落。其人物之多,氣魄之大,歷史跨度之長,篇幅之浩瀚,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實為里程碑一般的作品。
國家命運與主流事件
《大秦帝國》以展現國家命運與主流事件為基本點。首部《黑色裂變》將由著名導演黃健中執導,著名青年演員侯勇、王志飛領銜主演,另外孫飛虎、杜雨露、呂中等實力派演員也將在劇中出演重要角色。
詮釋商鞅變法
《大秦帝國》首部《黑色裂變》,計畫拍攝40集,主要描述了中華民族在戰國時代所發生的最重大的一個歷史事件——商鞅變法。
商鞅與秦孝公是兩個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分別由王志飛、侯勇主演。劇中,秦孝公作為整個變法的第一推動力,有著深刻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他對國家窮弱的切身體驗,對弱國屈辱的刻骨感受,他斷指血書國恥碑的行為,歷數祖弊一心求賢的胸懷,銘誓商鞅拳拳相托的赤誠,惕厲自省奮發有為二十年。成就了一位深沉練達敢作敢為的,勇於變法不惜一切(愛情、親情、物慾享受)的千古英主。
商鞅的性格是信念至上,明銳犀利,極公無私。在大爭之世,在積弱的秦國,商鞅充分的展現了人格上的特立獨行與治國風格的凌厲冷峻。大仁不仁,拒絕救濟,將墮落的黑林溝村民全部趕進山林磨礪求生精神;在渭水岸邊一次處決700名人犯,天下震驚;面對民亂危局,不惜施刑於權臣並處罰太子,將自己在秦國孤立為萬仞峭壁;面臨秦國動盪的危機,為了延續新法,慨然自就酷刑。“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是《戰國策》中劉向對商鞅的評語,這句話,刻畫出了一個為了治國理念勇於獻身的英雄情懷。
這兩個歷史偉人,用讓人感奮不已的人生精神與生命狀態,用澎湃的改革激情,書寫了燦爛的歷史。那種昂揚的狀態,直至今日,仍感染著前進中的國人。我們可以無愧的說,我們是大秦的傳人!
大型文化工程
《大秦帝國》的製片方,擺脫了既往電視劇製作獨攬一切的方式。製片方將《大秦帝國》不看作一個簡單的歷史電視劇,而看作一個長遠的、工作量巨大的而又延續數年的大型文化工程。
2006年7月,大型歷史電視劇《大秦帝國》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成員由製片人、編劇、導演及劇組主創人員等組成。
與以往影視劇創作中製片人一家獨大的領導方式不同,《大秦帝國》製作領導小組以協商和指導的原則,對創作、製作所涉及的各具體領域,事先確定原則性指導意見,以保證最終產出形式最大限度接近預期目標。這種全新的領導方式,摒棄了以往影視製作傳統中的獨斷弊端,最大限度地以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統一了製作理念與具體原則,有效地凝聚起各方的創作力量,為作品負責。
與社會公益機構合作
《大秦帝國》製作方,將以《大秦帝國》為主題,和青少年基金會聯合舉辦大型義賣。
義賣內容包括‘大秦’名人簽名海報;限量‘大秦’《大秦帝國》名人簽名版小說;《大秦帝國》劇組演出服裝及道具等一系列珍貴而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拍賣所得款項將全部捐贈給青少年基金會用於慈善事業。此舉除了是一次公益活動外,更有其他的深意。投資方認為,《大秦帝國》作為一個優秀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劇,其獨有的文化內涵和所宣揚的積極進取、陽剛凜冽的精神,都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而此次義賣活動,正是‘大秦’為社會所做一次有益的嘗試,也是大秦精神的一種體現,一個開始。
幕後故事
王岩參與拍攝
素有“小林志玲”之稱的華誼兄弟藝人王岩(blog)近日趕赴河南焦作參與歷史巨作《大秦帝國》首部曲《黑色裂變》的拍攝。該劇從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秦魏大戰開始,以秦帝國興亡沉浮五百餘年的歷史為主線,縱橫交織了整個戰國時代的主流事件。是資深導演黃健中的最新力作。
王岩此次擔綱的秦國公主贏華,在首部曲《黑色裂變》中亮相後,亦將貫穿第二部《國命縱橫》始終,是《大秦帝國》前半部分當仁不讓的女主角。曝光出來的贏華造型非常英秀果敢,而這位奇女子也將執掌一個神秘的地下機構——“黑冰台”。王岩直言此次角色很有挑戰性,而這位英姿公主的直率爽利脾氣也非常合她胃口。
更名
2008年《大秦帝國》最早在美國中文台和台灣省上映,由於台灣之前亦有同名電視劇,因此發行方將片名變更為《新大秦帝國》。2009年於內地上映時片名修正為《大秦帝國第一部:裂變》,其副標題由小說版的“黑色裂變”變更為“裂變”。
投資突破兩億
2005年,國內影視界鮮有的大製作歷史劇《大秦帝國》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發布會,宣布這部計畫拍攝六部的電視劇的第一部《黑色裂變》正式開機,長度達51集,總投資達到5000多萬。而全劇將分六部,總投資將超過兩個億,共240集。第一部《黑色裂變》將由黃健中擔任導演,侯勇扮演秦孝公,王志飛扮演商鞅,另外老牌實力演員孫飛虎、杜雨露、呂中等也將在劇中出演重要角色。
評價
演員評價
演員方面,我覺得最符合我心中構想的,是侯勇的秦孝公,這個角色也適合他本人的某種氣質,所以他跟角色融合之後產生的爆發力確實很棒。開拍之前我跟侯勇也談了幾次,他也非常熱愛這個人物。本來還有過一個構想,就是讓侯勇演商鞅,巍子來演秦孝公,後來巍子沒能來成,所以這個組合沒實現。當時侯勇認為,如果演商鞅,對他的挑戰比較大,他必須改變他的一些戲路子,因為商鞅是一個冷峻、肅殺的人,無論精神世界還是內心都跟秦孝公有著比較大的區別。演秦孝公的話,侯勇就覺得跟他的本色比較接近,也跟他的坦蕩的正面的戲路比較接近,所以他演得比較酣暢淋漓。王志飛演商鞅,從個人形象上以及他的一些帶有個人特點的表演風格來說,跟大家想像中的商鞅有一些距離。但是王志飛對於這個角色是非常重視的,經過他本人的努力,可以說是漸入佳境。一些關鍵場次,比如跟秦孝公辯論人治法治的大場戲,都演得非常好。我最滿意的,是這部戲第二層面的主要演員,尤其是這些老演員,許還山、孫飛虎、杜雨露、呂中、李立群、王輝,包括年輕一些的,學業佃英的侯祥玲,演景監的于洋,他們在劇中的表演,我認為超出了我的想像,秦孝公都沒超出,因為我對秦孝公本身定的目標比較高。尤其值得說的是孫飛虎演的甘龍,我認為某種意義上,超出了他所演的蔣介石,因為蔣介石的表演,人們對外形的要求太大,對於如何去展現蔣介石的內心精神,還說不到這一點上去,在形似方面,孫飛虎充分做到了這一點。這次塑造甘龍這個先秦時代的保守派反變法的政治家,這個演員精神深度的把握做得很好,所以孫飛虎演的甘龍,我覺得目前為止,是他創作的一個高峰。
劇情評價
“這是近幾年來我看的最為精彩的電視劇!”劇集播出之後,不少觀眾第一時間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引起劇迷們的共鳴。這部延宕了兩年才播出的電視劇凝聚了太多觀眾的期待,劇中被反覆強調的“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台詞已經成為劇迷們的接頭暗號,只要說出這句話便知對方是大秦同好。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夠博得這么多劇迷的喜愛,精良的製作和演員的表演是首要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本劇的精神內涵很符合當下人的理想特質。“《大秦帝國》讓人感受到戰國時期的生命狀態,那是一種奮發向上、圖強求變的精神,看這部劇可以喚起我們那久已失去的血性陽剛之氣。”這幾乎是所有大秦迷們的共同看法。
任何作品的出現總是有彈有贊,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部劇讚賞有加。在許多人對劇中所表現的“血氣爭心”沉醉不已時,也有部分觀眾提出這部電視劇根本缺乏歷史客觀性,有神化商鞅、美化大秦的嫌疑,劇中有些情節與史書記載不符,譬如說它將《史記》中的名將公子昂刻畫成一個好大喜功的無能之輩,將歷史上被評價為“天資刻薄”的商鞅拔高為人格幾近完美的改革家。除此之外,本劇最大的爭議來自劇集所表現出的“尊法抑儒”傾向,這讓長久以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觀眾頗為不滿。於是戲裡商鞅舌戰群雄,推廣法家觀點,戲外則出現了觀眾分為兩派,進行儒法優劣大辯論的現象。一部好電視劇,除了給人娛樂享受之外還要能夠發人深思,不論兩派觀眾爭辯的結果如何,《大秦帝國》已經成功了。
穿幫鏡頭
大型歷史劇《大秦帝國》在國內四家衛視的播出已近中段,隨著劇情的推進,網友發現的穿幫鏡頭越來越多,例如在戰爭場面中有穿著運動裝的現代男子“潛伏”其中,還有很多不屬於那個朝代的事物頻頻穿越。導演黃健中接受記者採訪時坦承確實有失誤,而且鼓勵網友找茬。
國命縱橫人物解讀
秦國
人物:秦惠文王時期秦國丞相姓名:張儀
劇中關係:秦惠王時期秦國丞相,蘇萱丈夫。(張儀和犀首是合縱連橫的主要對手。)
史實:張儀是魏國公族支庶子弟,學成之後遊說諸侯。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周顯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張儀相魏。公孫衍取得韓國的支持,代張儀為魏相。張儀不為魏惠王所用,後投奔楚國,任楚國相國昭陽的門下客。曾經同楚國的相國共飲。後來楚相丟了一塊璧(相傳為和氏璧),楚相下人認為張儀“儀貧無行”,必是張儀所為,打了他數百下。張儀不服,楚相放了他。
後來秦國重用張儀,勸說各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的弱國,史稱“連橫”,這時公孫衍離開秦國而入魏國,向魏王推銷“合縱”。前318年公孫衍發起魏、趙、韓、燕、楚“五國伐秦”之舉,以楚懷王為縱長,又遊說義渠攻打秦國,大敗秦軍於李伯。但在函谷關一戰失利,五國紛紛退兵。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素與張儀有隙。武王元年(前310年),張儀離開秦國,前往魏國,是年五月卒於魏。
劇中:張儀入秦前,曾遊歷列國,並在楚國蒙楚相冤屈受笞,險些致死。期間,他對戰國格局及未來消長之勢已瞭然於胸。
張儀肩負天下大任,胸藏治國良策,懷抱著非我莫屬的氣概入秦。幾番周折後,秦君嬴駟委以重任。此後,犀首始布局合縱攻秦。張儀臨危受命,使楚盟姻,又使魏小舍大得,憑他機敏心智和如簧巧舌,化聚勢為無形。破解了犀首第一次合縱之舉。
龍門相王,是張儀一手操盤。此番相王大會,雖大長秦國和秦惠文王氣勢,也因為魏、齊、韓受辱而遭致犀首重啟合縱圍秦之禍端。雖秦惠文王始終全力相挺,但張儀的作為引起非議。張儀以後言行都如在刀鋒上行走。
張儀是開創戰國風雲邦交的縱橫大家。他一次次憑縱橫捭闔大才,時而避險,時而險中求勝;翻雲覆雨,機變無窮,他一次次以邦交手腕化解戰雲密布的軍事鬥爭,直到遇到難以避免的戰爭時,他也能協助秦惠文王,擊退五國攻秦的險局。
邦交鬥爭如戰爭,主事者機變無常。張儀第三次使楚先允諾讓商於之地六百里又改口為六里,成為後來史家熱議話題。張儀為人亦莊亦諧,使楚許地是諧在前,莊在後。秦楚大戰前張儀毅然再次使楚,頗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悲壯氣勢。張子亦有莊嚴時矣!
張儀性格亦莊亦諧,在他的感情生活中也是如此。跟蘇宣,諧也,跟姬狐,莊也。張儀送姬狐嫁燕,非張子大莊嚴之舉呼!
魏國
人物:魏國丞相姓名:惠施劇中關係:魏惠王時期魏國丞相史實:(約前370年-前310年)是戰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惠施是宋國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區是魏國,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齊和楚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那裡與莊子成為朋友。魏惠王死後,張儀失寵,惠施回到魏國。作為合縱的組織人,他在當時各個國家裡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因此經常為外交事務被魏王派到其它國家。
惠施的著作沒有能夠流傳下來,因此他的哲學思想只有通過其他人的轉述而為後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莊子在其著作中提到他的思想。最主要有他的“歷物十事”。他主張廣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來從中總結出世界的規律,將事物相對面誇大,否定事物本身的穩定性,不承認具體事物的特點。和公孫龍同屬詭辯學中的代表人物,是契約異學說的創始人。除《莊子》外,《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也有對他作為和言論的記載。
劇中:一代大儒,魏國權相。公私分明,心無私謀。無奈與大才張儀同處一時,便顯捉襟見肘,屢屢敗北。然則其思想千古流傳,與莊子之生死情誼,至今令人感懷。
楚國
人物:楚國令尹姓名:昭陽劇中關係:楚懷王時楚國令尹,羋原老師,誣告張儀竊玉之人。史實:昭陽將軍,為楚國令尹、上柱國(戰國時楚國所設官名,原為保衛國都之官。後楚國的最高武官,也稱上柱國。其地位僅次於令尹這個相當於丞相的楚國最高官職)。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陽率兵攻打越國,殺死越國國君無疆,使興化一帶併入楚國。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陽又率兵攻打魏國,得襄陵(今河南睢縣)等八邑,此戰在古代軍事史上影響頗大,稱“楚魏襄陵之戰”,威震齊、燕、趙、魏、秦、韓六國。為此,楚懷王將傳國之寶“和氏璧”賜給昭陽,又將“古勃海之地”(即興化一帶)封為昭陽食邑。此後不久,昭陽在封地病死。為表彰他的戰功,楚烈王便以周穆王“八駿”之一,美稱為“山子”的良馬名為諡號,賜給昭陽,故後人稱昭陽為“山子府君”,供奉他的廟宇稱之為“山子廟”,他所葬的地方為“山子村”,意在讚美和紀念這位楚國良將。
劇中:楚國重臣,愛國,厭戰,為捍衛自己在朝中地位反對羋原變法,但又冀望屈原能承其志,捍衛楚室。幫助後因楚廷奸臣陷害失寵於楚懷王,無奈告老還鄉。
齊國
人物:齊國丞相姓名:田嬰劇中關係:齊威王時齊國丞相,孟嘗君田文之父。史實:戰國時齊國宗室大臣。齊威王少子,田文(孟嘗君)之父。初為齊將,參與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之役,立有戰功。鏇擢任為相,主管一國上計,弄權行私,財富驕溢。初封彭城(今江蘇徐州),繼改封於薛(今山東滕州東南),自營城郭宗廟,結交豪民,收納逋犯,威逼主上,稱薛公,號靖郭君(一作靜郭君)。
劇中:齊國丞相,劇中沒有太多戲份。無具體事跡。
燕國
人物:燕國丞相姓名:子之劇中關係:燕國丞相,後篡位與燕太子平爭奪王位。史實:子之(?-前314年),戰國時燕宰相,曾接受燕王噲的禪讓成為燕王。後齊國發兵攻燕,子之被齊兵殺死,剁成肉醬。
劇中:篡奪王位,於太子平在爭奪王位的鬥爭中殺死太子平,後被燕國子民殺死,剁成肉醬。
人物:羋八子(宣太后)。演員:寧靜
細數《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女子,在同樣的歷史背景與不同的生存環境中,她們演繹出了不同的人物命運,折射出了不同的歷史背景。而該劇也因為有了她們的裝點,頓時添了幾分色彩,多出幾分情意,讓觀眾在領略大秦歷史、大秦文化與大秦文明的同時,更加能夠感受到電視劇中所傳遞出的真切情感。
史實:宣太后(?-前265年),羋姓,或稱秦宣太后,出身楚國,為秦國相穰侯魏冉之異父姊、後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稱羋八子。惠文王死後,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也就是羋八子所生的公子稷即位,即秦昭襄王。羋八子因此成為王太后,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相,驅逐宣太后的異父弟魏冉及其黨,宣太后始失勢,甚至被范雎廢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於芷陽酈山,諡號宣。
劇中:此次寧靜飾演的羋八子,是一位性格鮮明、敢愛敢恨的傳奇女子。從鄉野中天真爛漫的小丫頭到宮廷中的鐵腕女政治家,一路成長的羋八子“話很糙、很猛,但女人味十足”。
楚女羋八子與落難王子義渠駭相愛,義渠駭被王叔找到,要接回草原,羋八子慫恿其逃走未果,義渠駭被其王叔挾持回了草原。羋八子在雲夢澤為義渠駭生了一兒子,取名羋琰。
張儀被誣竊玉遭毒打棄於荒野,後得羋八子相救,為報羋八子救命之恩許諾助羋八子嫁入王室。後來張儀入秦,急於在秦惠文君那裡立功,便為了對付六國的“合縱”,而出了個“連橫”——“聯楚”——的點子;而要“聯楚”,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張儀便推薦羋八子,將羋八子迎入秦宮。自此窺見宮廷之險惡,國政之冷酷。這讓她從不諳政事走到逐權奪勢,血腥無情。
劇中關係:嬴駟的妃子,嬴稷的母親,義渠駭的情人
人物:魏紓(秦惠文后)。演員:傅淼
史實:秦惠王四年(公元前334年),魏紓來到秦國與秦惠文王聯姻,時稱魏夫人。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魏夫人為秦惠文王生下一子。時值秦惠王正在全力打通中原之路,於是為此子取名為盪,寄予了稱霸中原、蕩平天下的厚望。
秦惠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盪繼承王位,史為秦武王。本來母以子貴的惠文后至此便可以高枕無憂的安享晚年,但因其子喜好跟人比角力,即位後也絲毫不改,還將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皆封做大官。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派樗里疾率領百輛戰車到達周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王城公園附近),周赧王派士兵列隊迎接,姿態十分恭敬。同年八月,秦武王也到達周王城,並與孟說比賽舉龍紋赤鼎。西漢時的西楚霸王力撥山兮的下場悽慘,秦武王力舉鼎兮的下場更是慘得立竿見影。就在秦武王將大鼎剛舉過頭時,結果大鼎壓將下來,致使他脛骨斷裂而亡。因他沒有子嗣,其兄弟紛紛參與爭奪王位,惠文后則支持秦惠王的庶子公子壯為嗣,但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迎立在燕國當人質的秦武王之弟公子稷回秦國繼位,史為秦昭襄王。孟說則因慫恿秦武王舉鼎被誅滅三族。秦武王死後葬於永陵。
秦昭襄王二年(公元前305年),惠文后及公子壯被誅殺。
傅淼此次出演美麗端莊、聰慧寬厚的傳奇女子惠文后魏紓,用細膩妥帖的表演完美展現出惠文后的隱忍與堅毅,又將刺殺前的忐忑、無措與對秦王情愫漸生的不捨演繹得絲絲入扣。在一個男權當道的時代,女人,特別是美女往往成為權力的犧牲品,但傅淼此次演繹溫婉悲情的女子,卻留下的不僅僅是美艷的背影,還有對她不平凡一生的哀嘆與回味。
秦惠文王和魏紓可謂一見鍾情,但在新婚之夜卻遭到了魏紓刺殺。雖然盛怒的秦惠文君最終寬恕了魏紓,可是,他們之間在心理上卻留下了永久的障礙。所以讓他們成了近在咫尺,卻遠在天邊的兩人,魏紓也因此為情一生都活在矛盾的囚籠里。
劇中關係:秦惠文王嬴駟的原配夫人、嬴盪的母親、嬴壯和羋琰的養母
人物:蘇萱。演員:楊紫嫣
史實:杜撰人物。
劇中:蘇萱不是一個普通女子,身上有一股子韌勁,無怨無悔地輔佐心愛男人張儀,在其困難落魄的時候照顧他,替他出謀劃策,是個有勇有謀的奇女子。
劇中關係:宣蘇客棧老闆。人物:姬狐。演員:王笛
史實:杜撰人物。劇中:姬狐的人生經歷很是豐富,從周室的公主破落為山賊的頭領,再到後來為了保護張儀平安回到秦國(喻恩泰飾演)遠嫁燕國成為太子妃,大起大落的人生跨度長達數十年之久。貴為周室公主,卻落草為寇。對張儀暗生情愫,怎奈落花有意,流水當時無情。相見於江湖,亦是相望於江湖。
劇中關係:周室公主、燕國太子妃、張儀的情人。
人物:鄭袖。演員:張璇
劇中關係:楚懷王寵姬
劇中:美貌驚世,貪慾亂國。推崇屈子之才,厭惡其變法之志。楚之媚,亦是楚之禍。
史實:鄭袖姿色艷美且善妒,性格聰慧狡黠,陰險惡毒,極有心計,深得楚懷王的寵愛,並產下兩子一女。一日,魏王送給楚懷王一名美女魏美人,楚懷王視魏美人為寵妃,鄭袖因此而失寵。這立即引起了鄭袖的嫉妒,於是她便想了一個毒計,來陷害魏美人。有天鄭袖告訴魏美人楚王不喜歡她的鼻子,於是魏美人見到楚王都要掩著鼻子。後楚王問鄭袖道:“美人見寡人輒掩鼻,何也?”鄭袖答道:“嫌大王體臭,故惡聞之。”楚王大怒,命割除魏美人之鼻,袖遂專寵。傳說中,鄭袖迷戀三閭大夫屈原而不得遂誣告屈原,令懷王疏遠之,將之發配漢北,屈原終身鬱郁不得志。鄭袖還干預朝政,收受賄賂,放走張儀,令楚國終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人物:犀首。演員:姚櫓。史實:公孫衍,魏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公孫衍於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為大良造(秦孝公時為秦國國內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秦惠文王之後為爵名,位列二十等軍功爵制第十六位),後居魏。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張諸國合縱抗秦。
劇中:不堪魏惠王所為,棄暗投明。在秦惠文王的誠懇請求下追隨於秦。先為秦將,後掛六國相印。有經緯之才,亦有刀兵之威。以天下為棋盤,列國為棋子。與張儀為一時雙驕。
人物:嬴華。演員:荊浩。史實:歷史上稱公子華,即秦惠文王嬴駟的兒子之一,(又說嬴虔的小女兒)。嬴華善武,為當時秦國大將。
劇中:在《縱橫》中,嬴華、嬴駟、嬴疾三人在親屬關係上為同宗兄弟,為秦國公子。國之虎賁。純良純陽之耀眼戰神,與國精忠捨身,與君患難與共。如火暴烈,終至沙場殉難。
人物:嬴疾。演員:周波。史實:嬴疾是戰國中期秦國宗室名將,秦公子,名疾,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又稱樗里子,也稱嚴君疾。因居樗(chū)里(一說楮里,今陝西滑南)而稱樗里疾。為人滑稽多智,秦人稱之為“智囊”。
劇中:在《縱橫》中,嬴華、嬴駟、嬴疾三人在親屬關係上為同宗兄弟,為秦國公子。戰功顯赫,政績彪炳。風趣詼諧,必要之時,也能笑面虎變喪門星。左右逢源,老謀深算。知曉分寸,懂得進退。
人物:白起。演員:孫霆。史實:白起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號稱“人屠”,攻陷楚國國都郢[yǐng]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後世將白起和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劇中:在《縱橫》中,白起作為一名年輕將領,已顯露出卓越的軍事戰略才華。
人物:魏冉。演員:趙春羊。史實:魏冉,亦稱穰侯,為中國戰國時代的政治家。秦武王23歲因舉鼎而死,沒有兒子,各兄弟爭位。魏冉實力較大,擁立了秦昭王,亦幫秦昭王清除了爭位的對手。之後推薦了白起,加上自己的戰功,多次戰勝魏趙等,得到很多賞賜,比王室更富有。范雎乘機向秦昭王說宣太后、魏冉、涇陽君、高陵君等過份奢侈,於是秦昭王免去魏冉的相國位置,把魏冉等遷到關外封邑。
劇中:魏冉。早期跟姬狐在山中落草為寇,後隨張儀入秦,屢立戰功,並和其姐姐羋八子一起鐵血平定“季君之亂”。
人物:司馬錯。演員:周征波。史實:司馬錯是戰國中後期秦國名將。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
劇中:司馬錯伐蜀是秦統一中國之前的一個重大的軍事舉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變法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社會、經濟、政治基礎,司馬錯伐蜀則為秦統一中國打下戰略基礎。
人物:龍賈。演員:王德順。史實:戰國時期魏國人。魏惠王時期曾出任大將軍。曾為公子昴領兵與秦人商鞅在河西大戰,戰敗,被罷官。後魏惠王徐州相王時臨危受命,領兵三萬與齊人大戰,戰敗,被齊將田忌射殺。
劇中:在《縱橫》中,領10萬魏兵伐秦,被公孫衍(犀首)生擒後自殺。
人物:甘茂。演員:孫強。史實:甘茂,戰國中期秦國名將。下蔡(今安徽鳳台)人。曾就學於史舉,學百家之說,經張儀、樗里疾引薦於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助左庶長魏章略定漢中地。後遭向壽、公孫奭讒毀,在攻魏國蒲阪時投向齊國,在齊國任上卿。十年(前305年),為齊國出使楚國。秦王想讓楚國送還甘茂,為楚所拒。後卒於魏國。
劇中:《縱橫》里甘茂深得秦武王青睞,輔佐秦武王拔宜陽,臨二周。
人物:韓朋。演員:王寧。史實:杜撰人物。劇中:在《縱橫》中為韓國武安侯,參與犀首合縱聯軍的韓國上將軍,一紙休書將櫟陽公主嬴姜趕回了秦國,在守衛宣陽的戰鬥中被秦軍生擒,贏姜為其求情才免一死,回韓力勸韓王與秦修好,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
人物:景翠。演員:王大奇。史實:戰國時楚國大將。爵為執圭,官為柱國。
劇中:在《縱橫》中為楚國的戰神,與秦之公子華並世雙驕。有勇有謀,差點改變歷史。無奈楚室昏聵,英雄扼腕。
劇中人物關係
歷史影響
重讀秦始皇統一全國的那段歷史,更加值得我們關注和討論的是,那個群雄崛起的年代,如何就造就了那樣波瀾起伏的思想革命,由此思想革命,又如何造就了那樣一種群體的精神氣質?
“如果中國歷史和其他各國文化有唯一最重要的歧異,那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統一全國。隨著青銅時代的終止,全國立即完成政治的統一,這種政治上初期的早熟,創造了一個驚人的紀錄,在此後千百年間樹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傳統。”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這樣說。
時隔2000多年後,秦帝國的崛起依舊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東方政治奇蹟。美國著名漢學家顧立雅說,中國在公元之前,由皇帝遣派官僚向幾千萬人民徵兵抽稅受理訴訟及刑事案件,已擁有20世紀超級國家的姿態。而春秋戰國至秦統一之間的200多年,為中國歷史上思想火山大噴發時期,士人、智者在政治、文化舞台上最為活躍。縱橫捭闔的時代,西漢人劉向所輯《戰國策》33卷中,出場人物多達600餘人,諸侯、學者、隱士、縱橫家、游士、俠客、兵家、名將,無不形象鮮活生動,飽滿濃艷。原因就在於周室衰微,群雄並起,大批下層卿士視改換門庭、權力嬗代為尋常事,各國戰事外交改革變法之頻繁,刺激了志向高遠的雄主輩出,士人們有了千載難逢的廣闊舞台。
我國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說過,國家本為精神的產物,每個民族在自我身份認同遭遇迷茫與惶惑的時候,追溯過去的偉大與傳統是一種近乎本能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無論小說《大秦帝國》還是電視劇《大秦帝國》,其意義都超越了小說與電視劇本身。小說與電視劇在重述這段遙遠的歷史中做出的嘗試和探索,使我們更看重它的精神理念——它要喚醒我們靈魂中失去的東西。“很多讀者通過《大秦帝國》驀然發現,我們還有過那樣一個輝煌壯麗的時代,還有過那樣高尚、樸實、壯勇的祖先。”小說《大秦帝國》的作者孫皓暉這樣說。而在《大秦帝國之縱橫》電視劇總導演丁黑看來,秦帝國崛起與形成的年代,就是中華民族充滿朝氣、熱情和生命力的青少年時代。在今天,重溫我們這個民族的青少年時代,可能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這是《大秦帝國》電視劇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播出後反響熱烈,第二部播出令人期待,也是我們關注這部小說、關注這部電視劇的原因。
秦人的命運,其實從一開始就被歷史所注定。顧頡剛在《秦與西戎》中說,由於長期與戎狄為鄰,導致“秦人剽悍,《詩·秦風》多田獵戰伐之事”。《漢書·地理下》也有“山東出相,山西出將”的說法。宗法、封建制淡薄,國君子弟和貴族都無寸土之封,以及野蠻的人殉長期留存,秦國的落後與野蠻,反而讓其在大變局中擁有了某些先天優勢。長期酷烈的戰爭,使秦國“較早就發展出了相當高的政治控制和社會動員能力”。芝加哥大學社會歷史學專家趙鼎新稱戰國變法運動為“戰爭驅動型改革”,稱各國變法動力為“戰爭驅動型理性化”,各諸侯國頻繁的兼併與摧毀性戰爭,成為各國“變法”,瓦解世襲貴族制度、建立官僚科層化集權國家的肇因。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以“富國強兵,獎勵耕戰”,出於相鄰地區三晉的法家政治思想與具備濃烈軍國主義色彩秦國的結合,就顯得順理成章。《荀子·強國篇》也說,秦地百姓樸實剽悍又馴順畏官,士大夫官吏終日忙於公事無暇謀私,實在是尋求富強,致力“法治”者的天賜。
法家不過是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的一顆星辰。按照著名歷史學家杜正勝的觀點,戰國時代諸子百家思想爭鳴時代的興旺,正是西周封建制度下“官學”瓦解的結果。一方面,隨著人口增長,有資格享受“官學”教育的“國人”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世襲貴族社會的瓦解卻使得這種教育結構一併衰落,取而代之就是教育主張相對活躍自由的“私學”,出現了所謂“受教育權與智識的下移”。
春秋末期大變局中,傳統把持各諸侯國政權的世家大族紛紛陵夷,以商鞅、張儀、公孫衍為代表的“布衣將相”在變法和日後的縱橫捭闔中大顯身手。許倬雲曾經對有關戰國時代各國主政宰相的出身略作統計,在其所列的81位宰相中,出身非世族者占到總數的58%。世家分封制解體後,俸祿制度則與取而代之的官僚行政相適應,只有祿而無封土,使得職業官僚文吏逐漸取代春秋前期的卿大夫世家貴族,成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政治舞台上的主力。
“那時候的人,是帶著朝氣,凜然站在歷史舞台上的。”丁黑說。而孫皓暉則製造了一個辭彙叫“強勢生存”,認為這批人“體現了中國前3000年累積和爆發的精神力量……變法的難度和曲折、法家的犧牲精神、危亡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以及他們的命運。這種強勢生存精神就是《大秦帝國》最重要的靈魂”。
各國為了在形勢瞬息萬變的“爭霸”中搶得先機,無不爭相延攬他國客卿。與世襲貴族政治氣息濃厚的六國不同,秦國世襲公族的勢力非常之弱,在春秋經傳中,秦國九世以上世襲貴族世家不過兩家,五代以及三至四代世襲貴族居然為零,遠遜於周室,以及齊、楚、晉等東方諸侯國,長期的人殉制度也從某種程度上打擊了世家大族通過嬗代繼承政治權力的方式,從而使得秦國變法遇到的阻力較小,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一旦建立,幾乎無可挑戰、秦國之所以最終力壓群雄,一統天下,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些布衣之士,他們能夠在秦、這個阻力最小的空間裡最大限度發揮其才智與勇氣。秦帝國霸業的奠基者秦孝公在公元前361年登基伊始,即發布“求賢令”,提出“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自此,各國客卿就源源不斷湧入秦境,出自三晉或與三晉之學有淵源者眾多。除了大秦帝國制度的“總設計師”、孝公初年入秦的商鞅,其他秦代“四世而霸勝”前來助力的主要客卿中,韓非是韓國貴族,尉繚來自魏國。黃留珠在《秦客卿制度簡論》中做過統計:在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嬴政六位國君統治期間,“先後擔任秦國相國要職的共有22人,其中18人是受人推薦的客卿,張儀、公孫衍、范雎、李斯……秦國遂成為戰國時代外籍布衣將相最為密集的國家,其中出身低微者眾多”。商鞅為“衛之庶公子”,范雎“家貧,無以自資”,姚賈更是出身低賤的“世監門子”。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戰國七雄爭奪天下,爭相任用四方游士,然而在相國這個手握實權的高位上,六國都只授予諸侯宗族與本國人,只有秦國例外,且用人不疑。洪邁由此得出結論——秦國“之所以並天下者,諸人之力也”。
視頻
第28界飛天獎電視劇獲獎名單
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電視劇類獲獎名單出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