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學生涯規劃》以大學生涯教育實踐為基礎,借鑑國內外先進理論,圍繞當代大這生職業生涯主線,緊緊抓住了大學對實現自身價值和未來發展的迫切需求的心理,展開了對大學生涯規劃、大學生職業理想和職業目標定位、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等方面問題的探討。求職材料是大學期間學習、生活的寫照,成功的大學生涯是需要科學規劃的。做好大學生涯規劃,可以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對自己進行價值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引導人們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取可行的步驟和措施,不斷增強職業競爭力,最終實現其職業目標和理想。衷心希望《大學生涯規劃》能夠成為大學生涯設計的導航人和引路人。同時希望大學生們從日常工作、生活小事做起,時時刻刻要有磨練、提高自己的意識,主動按照社會需求標準來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科學地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目錄
第一章 職業與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第一節 職業的含義及其分類
第二節 職業生涯規劃
第三節 人職匹配與職業選擇
第四節 專業學習與職業的聯繫
第二章 大學生涯規劃
第一節 大學生涯規劃的含義、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 大學生涯規劃的制定
第三節 大學生涯規劃的實施
第三章 大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培養
第一節 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
第二節 心理素質的培養
第三節 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四節 自我生活能力的培養
第五節 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第四章 學生組織與社會實踐
第一節 學生組織和社團活動
第二節 社會實踐活動
第五章 職業資格證書考試
第一節 職業資格與職業準入
第二節 主要資格證書考試介紹
前言
你和你的對手們將要進行一場有趣的競賽:看誰最早穿越玉米地,到達神秘的終點,同時,他手中的玉米又最多。也就是說,你穿越玉米地,要比別人更快,手裡要有更多的玉米,而且要時刻保證自己的安全——這是“玉米地遊戲”的三個生存要素:速度、效益和安全。你可以進行一萬種以上的選擇,再高明的數學大師都無法計算出這三者之間的最佳比例——或許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公式。不同的狀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而每一個最佳的方式,又因為客觀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穿越玉米地的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N次的選擇,將產生N種結局。
穿越的魅力就在這裡。“你為什麼要穿越玉米地?”
當你的人生開始一場新的角逐的時候,在你的事業掀開新的一頁之際,你曾經認真地直面過這個問題嗎?而這個問題又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有一年,一群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從美國哈佛大學畢業了,他們即將開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們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在臨出校門時,哈佛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27%的人,沒有目標;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職業與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
第一節 職業的含義及其分類
職業是在社會分工不斷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並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據統計,當今各種社會職業已達三萬多種。隨著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發展,全社會勞動分工的模式或職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職業的產生和發展受到政治、文化、社會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如神職人員的產生、城鄉個體經營主的再現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政策。
一、職業的含義
給職業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似乎不那么容易,古往今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從詞義學的角度看,“職業”一詞由“職”和“業”構成。“職”即職責、天職,“業”即事業、行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職業、工作與事業是有密切聯繫的,在英文中分別對應vocation、job、career。從時間上來說,工作,可以只有一天,也可以是一年,可以今天干這個,明天干那個;但是職業卻不是,它在一定階段是連續的、穩定的;事業不僅如此,更要求對社會具有較大的貢獻,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只有當一個人把工作、職業當作生命意義的一部分時,職業才能轉變為事業。
從勞動社會學的角度來說,職業是勞動者能夠穩定從事的有酬工作,是勞動者足夠穩定地從事某項有酬工作而獲得的勞動角色。
馬斯洛(Maslow,1970)的需要層次理論與職業也有一定的聯繫。該理論認為,需要的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物生存、安全需求、人際歸屬與愛、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較低需要層次——生物生存、生理、安全需要等的滿足都可以通過職業給人們帶來安康穩定的生活,而較高層次的需要,同樣也可以通過職業工作加以滿足。職業工作對於需要的滿足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職業是維持生存、決定生活質量的最基本條件,與人的社會地位密切相關。
(2)工作是提供社交場所、滿足心理需求的渠道。工作是與人保持聯繫、讓人獲得尊重的途徑。
(3)釋放自我興趣及發展能力的手段。
(4)實現身心健康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