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料
名稱:《夜巡》
作者:倫勃朗
創作時間:1642年
尺寸:363×437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荷蘭,阿姆斯特丹,霍蘭國立博物館
簡介
這是倫勃朗最著名也是給他帶來太多麻煩的一幅作品。倫勃朗因為它引起了一場訴訟,在創作和經濟上蒙受了巨大損失。
這是當時阿姆斯特丹射擊手公會請倫勃朗畫的一幅生活群像畫。畫家沒有按傳統肖像畫的風格逐一畫出每個人的肖像,而是描繪了射擊手們執行任務前即將出發的情節。畫幅中央柯克隊長(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是畫家自己)正同他的副手邊走邊交談著,其餘的人顯得相當散亂,左邊一組有人在舉旗,也有人在擦槍,右邊有擊鼓的人也有正在準備武器者。為了使畫面在內容上協調,畫家別出心裁的在一群男人們中間安插了一位看熱鬧的小姑娘,讓她完全沐浴在一束亮光中,顯得特別突出。倫勃朗在這幅畫中把眾多的人物、不同的情緒動態,變化多樣的光線、色彩的冷暖,豐富的空間層次等統統進行了恰當的處理,讓他們組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它不是一幅簡單的肖像畫,而是一幅有意義的風俗畫。然而這幅藝術佳作卻得不到射擊手們的認同,他們拒絕接收這件作品,最後甚至訴諸法庭。倫勃朗的生活也因此產生重大轉折,從此他很少收到別人的訂單,又因為他不善理財,平時不惜錢財收集名畫,所以很快變的窮困潦倒。
這幅畫原名並非“夜巡”,原畫表現的是白天,因長期掛在廚房受煙燻導致整幅畫顏色變黑使人們誤認為是夜間從而誤稱其為“夜巡”。
賞析
《夜巡》是倫勃朗最著名也是最引起爭議的一幅作品。這幅畫背後的傳奇故事和這幅名作一樣引人注意,發人深思。這幅畫是當時阿姆斯特丹的射擊手公會16名軍官(一種武裝保全組織)向畫家訂做的一幅集體肖像畫。據說當時的每一個軍官都拿出了100個荷蘭盾,希望畫家能把他們按照各自的身份和軍階都正面畫在畫上,集中放在一個層面上。可是畫家徹底打破了這種平衡,他選擇了一個以兩個隊長為首領的緊急集合的場景,畫上的人物被放在了不同的空間層面上,有先後主次之別,甚至有的被放在陰暗的角落中,有的只呈現局部。畫作完成後,射擊手公會拒絕接受,要求畫家按照他們的意思進行修改,畫家拒絕修改,認為畫家有權對自己的作品做作出完工與否的決定,雙方爭執不下,鬧成僵局。最後訴諸法律,畫作遭到退定,畫家退還了訂金。這件事給倫勃朗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他名譽掃地,成了阿姆斯特丹最不受歡迎的畫家,訂單稀落,弟子也不再登門,經濟名畫檔案越來越困難,最終宣布破產,搬到了貧民區,直至在貧病中去逝。這幅畫是畫家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整個改變了畫家的以後生活,也從中折射出了藝術家在忠於藝術和滿足世俗需求中出現的差異和無奈。
畫面採取的是近舞台劇的形式,隊伍紛紛湧上街頭,畫中兩位身著不同服裝的人走在隊伍的前列,構成了畫面的中心。他們一個身穿黑軍服,頭戴黑禮帽,披著紅披巾,一個穿著黃色軍服,戴著黃色的帽子。二人正在沉著鎮靜地商議問題,準備對整個隊伍的行動作出決議。其他隊員跟在他們身後,有的手持長槍,有的揮舞旗幟,有的在互相議論,隊伍出發時的緊張氣氛躍然紙上。在人群中還有一個形象鮮明的小女孩,夾雜在人群中驚慌失措的樣子,是整個畫面的意外插曲,其實有人認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是喚起人們反抗異族統治的光榮記憶。不過整個畫面除了兩個隊長和那個小女孩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調的中、後景中,光線明暗對比強烈,人物主次分明,畫家著意留出了大量黑色的空白,給人留下想像的餘地。可是到了19世紀,由於油畫失色,表面的光油呈現黑褐色,有人誤認為畫家描繪的是晚上的場景,因此取名《夜巡》。後經專家鑑定,畫家採用的是白天的自然光線,描繪的也是白天的場景。
在這幅畫中,畫家通過獨特的構圖和色彩及明暗的處理,塑造出了一種緊張、神秘、動感的隊伍出行氛圍。打破了巴洛克藝術中那種激動不安和講究排場的法則,而是更多地關注人物的內心活動。正如畫家本人說的那樣:“藝術家的天職是創造美的形象,而不是計算有多少個頭顱。”雖然他的後世生活極端艱辛,可是他為繪畫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歷史是不會忘記的。
評價
◎倫勃朗最著名、最有爭議的一幅作品。
◎畫家付出慘重代價的一幅作品,折射出了藝術與世俗需求之間的矛盾和無奈。
◎打破常規的構圖,明暗光線的強烈對比,風俗畫與歷史畫結合的典範。
作者
倫勃朗(1606~1669),荷蘭現實主義繪畫巨匠。生於萊頓一個磨坊主的家庭,家境貧寒。曾跟隨當地畫家亞各布學畫,後來又到阿姆斯特丹學畫。1632年開辦新畫室,進行了大量創作,最著名的有《蒂爾普教授的解剖圖》等。他後來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情,生活趨於艱難,經濟拮据,負債累累。他的一生留下了500多幅油畫,把荷蘭的肖像畫、歷史畫和風景畫發展到了極致,為油畫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的主要作品還有《花神》、《浪子回頭》、《100荷幣版畫》、《浴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