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車馬店》

《夜宿車馬店》是新華社1981年11月30日發自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通訊稿,新華社內蒙分社任記者劉雲山撰稿,這篇不足千字的通訊,生動記錄了他夜宿車馬店的所見所聞,反映了改革開放後農牧民“豐收的喜悅”。這篇報導的寫作手法被當時的新聞界爭相模仿,此文還被作為名篇收入新聞院校教材。

簡介

《夜宿車馬店》通訊稿全文不足1000字,內容描寫作者新華社內蒙分社任記者和農牧組組長劉雲山1981年在車馬店住宿時所見所聞,反映改革對農牧民帶來的經濟實惠。

《夜宿車馬店》作者沒有書寫一句議論,沒有一句空洞的政治口號,它通過莊戶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反映現實,反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背景

1981年秋,劉雲山(中)作為記者時與鄂溫克獵民促膝交談1981年秋,劉雲山(中)作為記者時與鄂溫克獵民促膝交談
祖籍山西忻州的劉雲山,出生在古稱敕勒川的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右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學習、成長都在內蒙古自治區這個邊疆省份。參加工作之初,他在農村學校做過教師,在農村參加勞動鍛鍊。 1974年至1982年,在新華社內蒙分社任記者和農牧組組長,劉雲山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基層,有很多深入基層的動人故事。

1981年的冬天,劉雲山到土默特右旗薩拉齊古鎮的車馬店投宿,在煙霧中與農民攀談,並以此為線索創作的《夜宿車馬店》通訊作品。

正文

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右旗今年(1981年)獲得歷史上最好的收成,糧食總產22億多斤,比去年(1980年)增長兩成;油料總產4000多萬斤,比去年增長70%多。全旗350多個窮隊,今年面貌都有很大變化。農村的繁榮,給集鎮也帶來了興旺。不久前的一個晚上,記者來到這個旗薩拉齊古鎮的車馬店投宿,生動地感受到了社員們豐收的喜悅。

記者在暮色蒼茫中來到車馬店的時候,老遠就聽到裡面傳出莊戶人爽朗的笑聲和牲口的叫喚聲。進店一看,寬敞的院子被進城來賣糧賣油的車輛擠得水泄不通。店堂里燈火通明,滿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熱火。

車馬店的老炊事員周二旦一邊飛動著菜刀,一邊樂呵呵地說:“俺在店裡幹了十多年,天天跟莊戶人打交道。過去莊戶人眉頭上挽著疙瘩,如今,個個膘得臉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數人拿的是紅(高粱)黃(玉米)面窩頭,舀兩碗開水就著吃,現在可不一般了,拿著白面饅頭還嫌不順口,還要到街上買塊豆腐割斤肉,打二兩白乾,人家就圖那個美氣哩!”

“那算啥美氣!”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賈滿貴的瘦高個老漢有點不服氣地說:“上一次進城來賣公糧,俺把兒媳婦、小孫孫、老姑娘一齊拉了來,飯館裡的燒麥、餡餅、鍋盔,娃娃們想吃的都嘗遍了。服務員一算賬,俺一次掏給他十幾塊。俺今年一家打了10000斤糧食;8000斤油料;光賣給國家的糧食油料就是10000斤,進錢3500塊,那場面才叫美氣哩!”

“賈大個子,如今你肚圓了,兜鼓了,可前幾年記得你進城拉返銷糧時,在店裡光吃點窩頭。”車馬店服務員丁大叔“揭底”了。

這時,來自黃河邊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後生高興寬接上話茬:“過去隊里年年不分紅。有次俺爹進城,說要領俺去開開眼。到了街里,一不敢進商店,二不敢進飯館,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饞。這回俺進城,一次就賣了3000多斤油料。”說到這裡,高興寬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伙子買啥好東西了,叫眾人看看。”不知誰這么說。

高興寬倒實在。他打開一個大大的包袱,裡邊全是衣服,有媳婦的,有妹妹的,有老父親老母親的,什麼滌綸、滌卡、彈力呢,都是時興貨。青年後生說他還打算買台切面機,給村里人加工切面,讓莊戶人也能吃上城裡人吃的飯。

滿屋子的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談越起勁,越拉越高興。車馬店的火炕似乎也燒得分外熱,更顯得店堂里溫暖如春。

作者

劉雲山劉雲山

劉雲山,男,漢族,1947年7月生,山西忻州人,1964-196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集寧師範學校學習,1966年9月參加工作,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1985年,年僅38歲的劉雲山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此後,歷任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赤峰市委書記,區黨委副書記等職。 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