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
codefortransportplanningonurbanroad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220-95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5年9月1日
關於發布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的通知
建標[1994]808號
根據國家計委計綜(1986)250號文的要求,由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訂的《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已經有關部門會審,現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GB50220-95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標準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具體解釋等工作由上海同濟大學負責,出版發行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負責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基本信息
作者:蔡軍 著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8-1字數:492000版次:1頁數:296印刷時間:2008/08/01開本:16開印次:1紙張:膠版紙ISBN:9787112099023包裝:平裝所屬分類:圖書>>工業技術>>汽車與交通運輸>>公路運輸
定價:¥49.00噹噹價:¥39.40折扣:80折節省:¥9.60
內容簡介
道路交通體系是城市機能運轉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有的路網規劃理論與方法在邏輯分析、量化分析、設計方法層面還存在諸多不足。本書在回顧我國城市路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首先從路網評價的內容出發提出功能結構、等級結構、布局結構、組織結構等城市路網規劃需要研究的問題,並進一步在自下而上的戰術研究基礎上建立了路網規劃的微觀技術支撐體系,結合定量分析結論構建了11種基本路網組織模式。同時本書在自上而下的戰略研究基礎上構建了路網巨觀組織結構,並指出合理配置路網資源、循序漸進地擴容升級、促進道路系統與城市用地的協調發展是緩解城市交通問題的必由之路。
本書對現有的路網規劃理論和方法進行了補充與深化,為我國城市規劃建設與道路交通規劃提供r理論和技術支撐,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蔡軍,1970年11月生,山東平原人。1994年獲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學士學位;1997年獲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碩士學位,師從徐循初教授;2005年獲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博士學位,師從徐循初教授;1997年至今,任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教師,現為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城市規劃教研室主任。
1997至2008年先後發表論文18篇。2005年獲城市規劃學會主辦全國青年規劃師論文競賽三等獎。曾參與盤錦、邯鄲、順德、蕭山、霍林郭勒等多個城市或地區的綜合交通規劃、專項交通規劃項目,主持或參與德州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葫蘆島市龍灣海濱新區投標、臨沂行政中心國際競賽、大連市東港區交通及基礎設施可行性研究、邯鄲市邯南組團戰略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東營市廣利港區規劃研究等多項規劃設計任務
目錄
1 緒論1.1 引言
1.2 面對問題的困惑
1.3 當前研究成果的不足
1.4 研究課題的提出
1.4.1 路網系統評價
1.4.2 研究重點確定
1.5 本書的內容組織
參考文獻
2 城市道路網的基本模式與相關概念
2.1 路網基本模式劃分
2.2 路網圖形模式分類
2.3 路網交通組織模式分類
2.4 路網的基本技術指標
2.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3 路網組成元件及其理論通行能力分析
3.1 路網基本組成元件分析
3.2 交通流理論
3.3 機動車路段交通特性分析
3.3.1 基本通行能力
3.3.2 交叉口間距與路段通行能力折減
3.3.3 多車道折減係數
3.3.4 交叉口間距及其他因素對路段車速的影響
3.3.5 公交專用道與非專用道的交通特性分析
3.3.6 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3.4 非機動車路段交通特性分析
3.5 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分析
3.5.1 純機動車交叉口
3.5.2 非機動車交叉口
3.5.3 混合交叉口
3.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4 路網運輸效率分析
4.1 以往的路網運輸效率分析
4.2 新的路網運輸效率概念
4.3 基本公式推導
4.4 路網規劃效率評價指標的基本作用
4.4.1 路網效率評價指標間的基本關係
4.4.2 路網運輸效率評價指標與傳統技術指標的基本關係
4.5 路網運輸效率評價指標的套用
4.5.1 交逋設施基本造價、交通設施占地與路網規劃模式的合理選擇
4.5.2 協調交通組織情況下的路網運輸效率分析
4.5.3 單向交通組織的運輸效率分析
4.5.4 不同交通方式的運輸效率比較
4.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5 交通協同控制的基本規律認識
5.1 燈控平交體系的基本規律認識
5.1.1 極少連續轉向
5.1.2 插隊優先
5.1.3 木桶定律
5.1.4 車隊離散
5.1.5 信號燈周期與交叉口通行能力增幅遞減、延誤遞增規律
5.2 綠波協同體系的基本規律認識
5.2.1 相位與周期協調
5.2.2 歸隊原則
5.2.3 雙向空檔遞減規律
5.2.4 單向空檔一致
5.2.5 相位儘量最少
5.2.6 單向交通線控效果分析
5.3 公交運行協同性分析
5.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6 合理路網密度確定
6.1 目前對交叉口最佳間距的認識
6.1.1 當前主要觀點分析
6.1.2 規範中的觀點衝突
6.1.3 目前主要的推理方法分析
6.1.4 現有推理方法評析
6.2 居民個體交通出行效率分析法與最佳路網密度確定
6.2.1 居民出行效率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2.2 居民出行效率分析法的形成
6.2.3 公式參數取值範圍分析
6.2.4 幹路網最佳間距分析
6.2.5 步行與腳踏車的交通需求
6.2.6 對居民出行效率法的進一步分析
6.3 公交運行與最佳路網密度分析
6.3.1 最佳公交線網密度的公式推導
6.3.2 城市中心區的最佳線網密度分析
6.3.3 公交最佳站距分析
6.3.4 城市邊緣區最佳公交線網密度分析
6.3.5 基本結論
6.4 轉向比例與最佳路網密度
6.4.1 分析條件假設
6.4.2 左轉與右轉比例公式推導
6.4.3 合理幹路網密度分析
6.5 交通迂迴係數與最佳路網密度分析
6.5.1 概念確立
6.5.2 一般性公式的推導
6.5.3 街區外交通迂迴係數的運用
6.5.4 單向交通情況下的街區外交通迂迴係數分析
6.5.5 運輸效率綜合比較與合理路網間距選擇
6.6 交通需求強度與適宜的幹路網密度分析
6.7 快速路的適宜路網密度分析
6.7.1 最大居民出行時耗與快速路路網密度分析
6.7.2 用地節約與快速路路網密度分析
6.7.3 城市發展布局最佳化與快速路路網密度分析
6.7.4 立交橋最小間距與快速路路網密度分析
6.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7 路網組織模式構建
7.1 路網模式構建的外部條件確定
7.1.1 交通用地比例分析
7.1.2 道路寬度、路網間距的比較範圍界定
7.1.3 應考慮的交通方式和交通用地面積計量分析
7.1.4 路網模式的比較前提與主要比較內容確定
7.2 路網組織模式:斷面分流模式分析
7.2.1 模式簡介
7.2.2 純機動車模式
7.2.3 機非斷面分流組合模式
7.2.4 斷面分流模式與路網分流模式比較
7.3 路網組織模式:降序組合
7.3.1 模式簡介
7.3.2 通行能力計算
7.3.3 路網模式改進——取消左轉交通的其他辦法
7.3.4 不同路網模式的綜合指標分析
7.4 路網組織模式:機非內外交換
7.4.1 基本構想
7.4.2 具體實施方式
7.4.3 適用範圍與主要技術參數
7.4.4 改良方案技術的經濟分析
7.5 單向平面分流體系
7.5.1 路網基本統計指標
7.5.2 路段與進口車道通行能力比較
7.5.3 交叉口信號配置與通行能力比較
7.5.4 交叉口的協調性分析
7.5.5 路網運輸特性分析
7.6 路網組織模式總結
7.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8 路網等級結構分析
8.1 路網等級結構的定義
8.2 國外道路等級劃分
8.3 我國道路等級劃分
8.3.1 歷史演變
8.3.2 現行分類方法
8.3.3 現行道路等級分類的基本原則
8.3.4 現行分類的主要問題
8.4 改善道路等級結構的幾點建議
8.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9 路網巨觀組織結構分析
9.1 我國城市交通問題解析
9.1.1 城市交通問題的普遍性原因
9.1.2 城市交通問題的客觀原因分析
9.1.3 城市交通問題的主觀原因分析
9.1.4 城市路網的結構性問題分析
9.1.5 對交通問題形成原因的進一步剖析
9.2 城市布局結構的發展戰略目標確定
9.2.1 現代城市空間規劃思想的形成
9.2.2 城市布局結構發展戰略分析
9.2.3 城市布局結構發展戰略選擇
9.3 城市交通與城市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分析
9.3.1 城市交通與城市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一般描述
9.3.2 交通方式與城市布局的相互關係分析
9.4 促進道路交通與城市布局協調發展的基本措施
9.4.1 交通需求管理的局限性與交通體系擴容升級的必要性
9.4.2 道路交通體系升級的門檻效應與漸進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9.4.3 我國城市交通結構惡化的部分原因與漸進策略的突破口
9.4.4 基本策略:干預道路資源配置,最佳化交通結構
9.5 城市結構單元的路網組織結構分析
9.5.1 中心區路網組織結構分析
9.5.2 城市發展軸路網組織結構分析
9.5.3 居住區路網組織結構分析
9.5.4 城市快速路系統分析
9.5.5 路網結構單元組合
9.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0 結論與展望
10.1 主要結論
10.2 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附錄
附錄Ⅰ:Vissim微觀交通仿真在本書路網組織模式中的套用
附錄Ⅱ:各路網模式的交叉口信號組織
後記
書摘插圖
1 緒論1.1引言
城市是複雜、開放的巨系統。物與人的流動是城市發展與存在的必要條件,這些必要的流動形成了城市交通。一條條的道路組成了城市道路網,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載體。縱觀城市發展歷程,道路交通對城市發展和布局演變起到了巨大的支撐與引導作用。即使大城市、特大城市需要發展軌道交通,但該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完善需要一個漫長的進程;即便這些城市建立了完善的軌道交通體系,道路交通依然是軌道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1.2面對問題的困惑
我國的城市路網研究伴隨交通問題的出現而不斷展開,主要出現在1980年代至今的20餘年的時間裡。在此期間,湧現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並介紹了國外路網規劃的一些經驗。1980年代末,我國開始編制《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並於1995年實施。《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是路網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自規範實施之後,我國的路網規劃有了較大進步,規範在我國的城市交通與路網規劃編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城市交通依然問題重重。
問題之一:機非混行,交通效率偏低
機非斷面分流造就了三塊板道路,三塊板道路造就了交叉口的機非混行。強調速度的道路等級劃分卻與慢速的腳踏車捆在一起。調查研究表明:北京調查交叉口的飽和通行能力僅相當於東京的77%~85%。眾所周知,路網分流有利於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但迄今為止依然是三塊板道路一統天下的格局。難捨難分的三塊板道路幾乎伴隨城市成長的全過程,出於技術的無奈,還是源於最佳選擇?路網應如何分流?分流路網的運輸效率又會如何?
問題之二:路網等級結構失調,路網密度偏低
不少專家指出,我國城市路網密度偏低。有的學者對北京與倫敦作了對比。倫敦市區只有很少的幾個立交橋,北京市區與倫敦市區人口相當,但機動車擁有率較低,還擁有世界上最高密度的立交橋,而倫敦的交通效率卻比北京高出許多。除了一些不可比的因素外(如捷運的密度不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路網一土地利用模式的差異。倫敦的道路窄而密,因而倫敦得以組織高效率的單向交通系統(2/3的路段為單行線);而北京的道路則是寬而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