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名稱】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類別】油畫 、名畫
【作者】西班牙畫家 畢卡索
【規格】130×96.5厘米
【屬地】現歸紐約一私人(Mr.and Mrs.Victor W·Ganz)收藏
這幅畫,作者用筆簡潔,只用線條輪廓勾畫女人體,並置於紅色背景前,女人的肢體沒有做更大的分解,稍稍做了誇張劃分。色彩也極其單純。此畫是畢卡索以立體派描繪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分格相結合的產物。是形象極端自由性——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傑作。
作品風格
自《亞威農少女》之後,畢卡索對立體主義的熱忱有增無減。從1908年至1910年間,他的一批立體主義創作表現了對形象全面分解的傾向。自1910年後,他所繪的物體更加支離破碎,還出現了印刷符號,甚至加用"貼紙"技術。人們稱他前一段的立體主義為"分解立體主義時期";後一階段為"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兩個時期的聯合,即是畢卡索的"立體主義"的繁盛階段。如《奧爾塔的工廠》、《拿曼陀林的女人》、《女人頭像》、《康惠勒肖像》、《伏拉爾肖像》等等,都屬於前一階段的立體主義,是運用紙片和剪報拼貼的作品。如《玩紙牌、玻璃杯和酒瓶》(此畫又稱《法蘭西萬歲》)、《少女肖像》等,則屬於後一階段的立體主義。1916年,畢卡索協助在法國巡迴演出的俄國吉佳列夫芭蕾舞團,為他們設計了布景和服裝。並認識了該團芭蕾舞女演員奧爾加·柯克洛娃,最後與她結了婚。這一舞團在俄國十月革命前夕有很大的影響。畢卡索與之合作並與他們一起到義大利。去意之後,畢卡索又改變了傾向,轉向古典主義畫風。古希臘羅馬和文藝復興的藝術品喚起他對古典繪畫的崇拜。他以嚴謹的手法畫了《扶手椅中的奧爾加》(1917年)、《扮作滑稽角色的保羅》(1924年)等。他還在畫上加進了沙子,他的代表作《泉邊三浴女》、《海灘上奔跑的婦女》等就是這樣畫成的。 1925年,畢卡索參加了超現實主義的第一次展覽。 這是他和布勒東交往的結果。不過,布勒東嫌他的形象太依附於具象,畢卡索便否定超現實主義者。
此後,他又探索新的抽象形式,以喚醒他往日對體積和塊面分解的興趣,與《鏡前的少女》 同一年完成的《夢》(又稱《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就平面分解特點來看,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後者顯然要簡潔得多。只用線條輪廓勾畫女人體,並置於一塊紅色背景前。女人肢體沒有作更大分解,稍稍作了誇張劃分。色彩也極其單純。這兩幅畫是畢卡索以立體派描繪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風格相結合的產物。是形象極端自由性--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傑作。借用美學家卡·古·榮格*(C·G·Jung)的一句話,這叫做"無意識的集合體"。
作品價值
作者: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西班牙)創作的《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油畫,是世界拍賣史上最貴的十幅油畫之一,售價:4840萬美元(1997年)。創作背景
《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又名《夢》是畢卡索中期比較重要的作品之一,每當畫家擁有一份新的愛情,他的畫風都會為之一變,而這個階段他相當喜歡明快、對比強烈的顏色,技法上則是平面化與立體化的完美結合。他的作品《夢》就是他一次感情經歷的寫照。就在1927年初畢卡索與德雷莎在火車站相遇。《夢》大部分對德雷莎的肖像畫和線描都充滿性感。1927年,47歲的畢卡索與長著一頭金髮,體態豐美的17歲少女初次相遇,從此,這位少女便一直成為畢卡索繪畫和雕刻的模特兒。又過17年,64歲的畢卡索給她的生日賀信中說:"對我來說,今天是你17歲生日,雖然你已度過了兩倍的歲月。在這個世界上,與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 這幅畫作於1932年,可以說是畢卡索對精神與肉體的愛的最完美的體現。《夢》又稱《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只用線條輪廓勾畫女人體,並置於一塊紅色背景前。女人肢體沒有作更大分解,稍稍做了誇張劃分,色彩也極其單純。這幅畫是畢卡索以立體派描繪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風格相結合的產物,是形象極端自由———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傑作。作品賞析
《夢》整體色調鮮明,用筆直接,線條使用較多,充分表現女人身體線條。畫面當中女人的臉被從中截開,是立體派表現的一種手法。女人的面部表情安詳,柔和,看得出她睡的好甜,讓人有種欲睡的感覺,女人的身體比例不是很協調,上下半部分過於窄小。兩個用線條描繪的寬大的手臂置於椅子的兩個扶手而向身前耷拉著。顯得那么的無力,完全進入睡的狀態。女人的上衣就用幾個淡綠色線條勾勒出來,她的兩個圓滑,挺拔的乳房是那么的迷人,真實展現女人身體質感。女人脖子上的項鍊採用紅與黃,顯得那么的突出,給人視覺衝擊。整個畫面視覺效果舒服,對比色的運用,補色的運用,對比中不失協調。顏色的協調運用,讓整個畫面顯得那么的協調,整體有種夢的意境。“無論我在失意或是高興的當兒,我總按照自己的愛好來安排一切。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不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以往,繪畫是按累進的方式逐步來完成的,每天產生一些新的東西。因之,一幅畫是一個加法的總和。至於我,一幅作品如同一個減法的得數。我完成一幅畫,接著就把它毀壞掉。但是歸根到底,什麼也沒有損失,猶如我抹掉的一部分紅色,它將在另一個部位重新出現。但願人們從來不了解我的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因為我要求我的作品,只是表現激情而已。”畢卡索說。
畢卡索的一生是那么的豐富,他的作品將被人們用來詮釋,精神將被用來學習。我們每個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對自己的那種想法要給予堅定,去尋找那份屬於你自己的“夢”。《夢》所傳達給觀者的審美感受和暗示意義就是如夢中事物一樣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