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是史帝芬柯曼達瑞夫執導的劇情片,上映於2008年,由Miki Manojlovic、Carlo Ljubek、Hristo Mutafchiev等領銜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是一個男子的尋根之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中文片名: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原名:Svetat e golyam i spasenie debne otvsyakade

其他中文名:在世界轉角遇到愛.....台灣譯名
其他外文名:Светът е голям и спасение дебне отвсякъде

導演:史帝芬·柯曼達瑞夫
主演:米基·馬諾洛維克 Miki Manojlović(飾演)Bai Dan
卡羅·柳別克 Carlo Ljubek (飾演)Alex
赫里斯托·穆塔奇夫 Hristo Mutafchiev(飾演)Vasko
安娜·帕帕朵普露 Ana Papadopulu (飾演)Yana

國家/地區: 保加利亞 / 德國 / 斯洛維尼亞 / 匈牙利
類型: 劇情
片長:Bulgaria:105 min

分級: Taiwan:PG-12
對白語言: 保加利亞語 / 斯洛維尼亞語 / 德語 /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2008年10月10日 保加利亞

劇情簡介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為了一探自己過去,他決定展開這趟回家之旅

住在德國的亞歷山大(卡羅柳別克 Carlo Ljubek 飾),因為一場嚴重車禍而失去了記憶。此時一名自稱是他祖父的男子百丹(米基馬諾洛維克 Miki Manojlovic 飾)卻突然出現,送給他一張老照片和一副雙陸棋,並要帶他回家。亞歷山大雖對百丹十分陌生,但當他如數家珍地說出了自己幼時的種種,卻使他驚訝不已。為了重新喚回記憶,並一探自己的過去,亞歷山大決定追隨百丹,展開一趟回家之旅…

他們帶了一盆花,跨上協力車,要送給遠方的她…

兩人於是帶了一盆花和一瓶葡萄酒,共騎一輛協力車往南出發。當他們踏上阿爾卑斯山時,百丹告訴他:這世界正等待他去發現…當他在旅途中邂逅一名美麗的匈牙利少女時,百丹又鼓勵他,愛情稍縱即逝,要緊緊把握…更有趣的是,百丹也告訴亞歷山大:命運就像你手中的棋子,而人生則是隨之起舞的遊戲,勝敗輸贏,一切都靠自己掌握…

隨著旅程逐步接近終點,亞歷山大所遺忘的記憶,竟也越來越鮮明…。然而當兩人抵達義大利後,百丹卻在第二天便消失無蹤了,只留下了一句話:要亞歷山大靠著自己,找到回家的路!究竟亞歷山大能否不負百丹的期望,如願找到回家的路?而百丹又真的是他的祖父嗎?這段旅途所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又會為他帶來什麼影響呢?當過去記憶一一湧現,亞歷山大是否又真能如百丹所說,成功擲出他命運的奇蹟呢?

幕後製作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本片改編自德國“萊比錫文學首獎”作家伊利亞托亞諾(Ilija Trojanow)半自傳式同名得獎小說,作者生於保加利亞,幼年時隨父親逃離共產統治下的南斯拉夫,之後更歷經多次的遷徙,作品中便對於遠離家鄉之後的失根心境多有深入描述,而導演對於書中所描述的情境也有很深的體悟:“許多我的朋友以及親戚都懷抱著希望奔向西方世界,然而這種希望,卻如同他們混雜著外語和母語的說話方式一樣,同時也攙拌著鄉愁與困惑。留下或離開?我們該返鄉,還是強迫自己去適應不同的文化?出生和終老的地方,究竟那一個才是你真正的家?”這個對於生命的大哉問,間接造就了本片的拍攝。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雖是史帝芬·柯曼達瑞夫所導演的第二部長片,卻整整花了八年的時間來籌備,期間不僅歷經15個版本的草稿,更破天荒地延攬了四名編劇共同撰寫。《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全片橫跨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及義大利等四個國家拍攝,並呈現了五種異國語言,搭配著國際級影星米基·馬諾洛維克以及德國新秀卡羅·柳別克的精采演出,使得這個講述祖孫間動人親情和一段奇蹟之旅的電影,為史帝芬·柯曼達瑞夫輕鬆橫掃了十多項國際大獎。

所獲獎項

瑞士蘇黎世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保加利亞奧斯卡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本國電影 雙料大獎
保加利亞金玫瑰獎 最佳劇本、攝影
華沙國際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大獎
挪威貝爾根影展 最佳影片

導演簡介

史帝芬·柯曼達瑞夫 Stephan Komandarev

史帝芬·柯曼達瑞夫史帝芬·柯曼達瑞夫

是現今保加利亞最受期待的青年導演,他除了身兼製片、導演以及編劇等多重身份外,同時也是新保加利亞大學的知名老師,啟發過無數學子投身保加利亞的電影工業。不過這位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的成功導演,最初並沒預料到自己會踏上從影之路,因為他一開始的本業,其實是名醫生。
史帝芬·柯曼達瑞夫生於1966年9月28日,原畢業於保加利亞醫學院。他在執業當醫生四年後,重新考進了新保加利亞大學修習影視導演,首部長片《狗之家》即入選柏林電影節國際新電影論壇,並勢如破竹奪下保加利亞瓦爾納電影節的最佳影片金玫瑰大獎,成為保加利亞備受期待的新銳導演。其後,史帝芬·柯曼達瑞夫一邊籌備新片,一邊將關注焦點投向保加利亞境內的宗教問題,他並接連以《無以生計》與《希望的字母表》等紀錄短片囊括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與動畫影展、保加利亞紀錄片影展等大獎,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能導演,也讓他的最新力作《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得以廣納各界資金,在雄厚的資源下完成。

影片欣賞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電影的時間橫跨了三代人,彼此交錯,相互牽連,構建了保加利亞從蘇聯的鐵幕政權下到蘇東解體後自由解凍的圖景。但與《再見列寧》完全冷靜式的講述不同,《在世界轉角遇到愛》又增添了幾分俏皮幽默的旁白,影片的開場頗有點類似《天使愛美麗》,調侃式的旁白,加上昏黃古樸的色調,再配上輕鬆詼諧的音樂,影片以亞歷山大的出生揭開了序幕,之後這種輕鬆溫暖的色調又逐漸在蕭瑟壓抑的政治極權壓迫中令人無法喘息。

在二戰中,東歐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其實是作為德國的同盟一直與其保持著曖昧的關係,保加利亞作為一戰奧匈帝國的戰敗國,受到過嚴厲的制裁,並且一部分領土遭到鄰國希臘和南斯拉夫的瓜分。但二戰後,原本與德國關係曖昧的保加利亞被劃歸為蘇聯的勢力範圍,成為東歐的保加利亞共和國,影片中亞歷山大的祖父年輕時就曾到德國留學,並且回國後又因諸多批評極權政府的言論而鋃鐺入獄,而這種裙帶關係也直接影響到了亞歷山大的父母,於是受到政治迫害的一家三口不得已偷渡到了義大利,因此,亞歷山大8歲之前的這段日子基本上都可以用流離失所來形容,只能從穿插倒敘的回憶中捕捉到這個家族生活的點點滴滴。如果以為這是一部蘇東解體後的自由主義新興國家站在右派的立場上向全世界人民痛斥左派的極權壓迫的話,那么這么去理解導演的政治立場未免太過於簡單了,電影在揭露保加利亞在極權統治下人民受到迫害的一面時,同時又探討了作為民主與自由象徵的西方國家,其實也只不過是充滿著憧憬的幻象罷了。比如那個蠅營狗苟的義大利收容所,又比如收容所里那個名叫芝加哥的人,一直期待著自己遠在美國芝加哥的哥哥把自己接去美國,但事實卻是,十多年以後,當亞歷山大和祖父再次造訪這間當年的收容所時,芝加哥不但沒去美國,還留在了這裡成為一名收容所的維護者,從他的話道出了其中的本質,不管是在哪裡,就算所謂的象徵著自由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民主的美國,人命也如螞蟻一般,坐在快餐店裡也有可能遇到狂人的機槍掃射(詳情可參見高斯·范·桑特根據美國科倫比槍殺事件改編的《大象》),有一次在火車上,跟對面兩個美國人聊天打發時間,其中有一人就給我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有一年自己在華盛頓親身經歷的槍擊事件。影片中那個原本象徵著希望的義大利收容所,卻從沒給過人任何希望的曙光,裡面的難民們甚至都沒有基本的平等人權,在自由的國度他們的人權也照樣受到漠視和踐踏。
最具諷刺意味的一個場景即影片最後,亞歷山大騎著腳踏車進入保加利亞的時候,路邊那塊巨大無比的廣告牌上赫然寫著“新的保加利亞歡迎你”,而旁邊競選人的頭像竟然是過去集權統治時期的恐怖政客,原來隨著時代的進化,原本高壓獨裁時期的政客如今也能進化成民主時代的競選人。導演正是通過與現實社會的聯結,對當時和當下的社會進行了批判和諷刺,而這種帶有政治色彩的批諷又使得影片不完全是一部悲喜並置的“情”戲,而我覺得,在極端的政治背景下的這種“情”才是最感人的。

影片也是一部公路電影,祖孫兩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具有“出走”的性質,祖父走出極權陰影下的壓抑,孫子走出自己生活逼仄的桎梏,重返自己的故鄉。而在兩人翻山越嶺的尋根之旅中,沿途上所經歷的人和事又成為了影片的一大美景,湖光山色、懸崖峭壁、城堡鄉村,一派田園氣息,與渾濁的都市醫院裡冰冷的色調形成鮮明的對比。影片中的祖父,是歷史傷痕的隱喻,他不停地對僵化的體製作出反抗和挑戰,他帶領著失憶的亞歷山大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和國家的歷史。因此,影片便具備了公路片的所有元素,兩個失意的人(祖父的歷史傷痕,孫子的記憶缺失)在一輛協力車的旅途中,重新認識自我、家族和歷史。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影片以雙陸棋的擲骰子為線索,其中穿插了好幾場棋王對決的場景,“骰子”在影片中也具有某種象徵意義,就像影片中祖父說的,其實擲骰子是要靠技巧的,當然還要外加一點點運氣,骰子轉動的時候,便是命運的轉折,命運浮沉,全靠自己把握。最後一場棋王對決戰,祖孫兩人沒有一絲硝煙味,有的只是更多的情感交流的傳承意味,當骰子360°以慢動作鏇轉時,亞歷山大所有的記憶如同倒帶一般又回到了生命的原點,一個國家幾十年的歷史就在骰子轉動的一瞬間從我們眼前流過。最終,亞歷山大靠著頗具超現實意味的意外戰勝了祖父。
轉角,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遇到些什麼,但每個轉角,或許都是新的人生轉折。就好像那個失憶又失意的亞歷山大,最後站在舞蹈班教室的門外,看著那個途中邂逅的美麗女孩微笑時,導演要說的就是,雖然有人把人生比喻為牙缸,它是個洗具,但同時也是個杯具,但歸根到底它還會是個洗具,就好像最後那場棋王的博弈對決,在這場寫滿人生悲歡離合的豪賭中,最終看到了生命與愛的真諦。

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