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新格局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環境研究》

《國際金融新格局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環境研究》

《國際金融新格局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環境研究》介紹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8年視察上海時明確指出,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國家戰略,要在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健全領導體制和機制、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全面提升服務功能、提升發展的軟環境、培養和吸引人才等六方面全力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2009年3月25日,國務院原則通過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意見,正式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宏偉目標。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李豫,金融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金融學院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方向博士畢業,師從我國金融工程之父宋逢明教授。曾任中國人民銀行直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正局級巡視員、副總裁,上海國際貨幣經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調研員,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暨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局等職。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及省部級項目12項,獲省部級一等獎四次。研究成果約400餘萬字,專著10餘本,發表於國內外重要報刊雜誌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1章國際金融新格局背景
一、國際金融危機對各類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
二、國際金融危機對各類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分析
三、國際金融新格局的發展趨勢及其對各類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影響分析
第2章人民幣國際化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一、有關理論和文獻
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應當把握的若干重點
三、人民幣國際化中的區域化周邊化歷程
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的人民幣國際化歷程
五、穩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構想建議
第3章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
一、最佳化法制環境的基本理論
二、最佳化法制環境的國際比較與借鑑
三、最佳化金融法制環境的國內比較與借鑑
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的發展過程、現狀、成績與不足
五、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的思考和建議
第4章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稅收政策環境
一、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環境財稅政策的理論淵源
二、國際金融中心財稅環境的比較與借鑑
三、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財稅政策環境分析
四、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財稅環境的構想
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財稅環境評價指標
第5章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軟環境和政策支持體系
一、軟環境建設、政策支持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係
——基於金融發展理論
二、軟環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三、政策支持體系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第6章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領導體制與機制
一、最佳化領導體制、機制的基本理論
二、最佳化領導體制、機制與金融中心建設的國際借鑑
三、最佳化領導體制、機制與金融中心建設的國內借鑑
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領導體制、機制最佳化發展的過程、現狀、成績與不足
五、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領導體制、機制的構想建議
第7章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服務功能
一、基本理論和已有研究
二、國際比較與借鑑
三、國內比較與借鑑
四、上海金融集聚區歷史與現狀評析
五、最佳化金融集聚服務發展環境的構想與建議
第8章最佳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人才環境
一、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人才狀況
二、國際金融中心人才環境指數設計
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人才環境發展建議
第9章上海金融發展環境監測指標研究
一、引言
二、研究文獻綜述
三、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環境監測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
四、上海金融發展環境競爭力分析
五、結論與對策建議
附屬檔案1上海金融市場建設大事記
附屬檔案2北京市吸引高級人才獎勵管理規定實施辦法
附屬檔案3上海市集聚金融資源加強金融服務促進金融業發展的若干規定
附近4深圳經濟特區金融發展促進條例

前言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8年視察上海時明確指出,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國家戰略,要在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健全領導體制和機制、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全面提升服務功能、提升發展的軟環境、培養和吸引人才等六方面全力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2009年3月25日,國務院原則通過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意見,正式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宏偉目標。
在剛剛經歷的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中,由於與實體經濟的關係、市場體系發展模式、金融監管力度、本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地位等各不相同,世界上不同模式的金融中心的命運也大相逕庭。有些遭受重創,有些走向末路,有些則經受住了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如上海金融中心。特別是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國政府果斷確立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並進行了全面的戰略部署,這充分反映了我國政府有決心也有能力迅速解決目前國內經濟金融出現的問題,有能力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並在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地位穩步提高的基礎上,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要戰略措施,逐步使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新體系和國際貨幣新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趨深入,金融創新帶來全球金融一體化和金融風險轉移方式的多樣化。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必須推動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改革並發揮應有作用。

精彩書摘

政府服務壟斷開始向社會服務協作轉變,市場和市民社會的作用及在公共服務中的法人地位也開始受到關注、肯定和承認。在政府管制向公共服務轉型的文化重塑上,把納稅人當作“顧客”成為核心理念,以回應“顧客”需要作為政府主要職責,賦予“顧客”充分的服務選擇權和決定權。
二、最佳化領導體制、機制與金融中心建設的國際借鑑
經濟、金融全球化(即金融產品自由流動、金融資本自由流動、金融人才自由流動)使得每一個國家的金融中心都成為全球金融中心格局的一個參與者,面臨競爭的考驗。哪一個國家的政府能夠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政策環境,該國金融中心就能更好地發展。而發展環境、政策環境首先是領導體制、機制的競爭,即各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須最佳化領導體制、機制,否則就會失去競爭力。
(一)各國中央政府領導體制、機制最佳化
1.英國中央政府領導體制、機制最佳化
(1)英國中央政府領導體制最佳化
倫敦金融城在全球金融中心格局中的領導地位得益於許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國的良好金融監管體制這個基本因素,為市場流動性和金融創新提供了根本保證。而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被稱為兩次大爆炸的英國金融體制改革。
①第一次金融大爆炸。
1983年之前,在英國金融市場上,投資銀行、經紀商及做市商三類機構分工明確,即證券發行、交易和經紀三項業務分業經營。在此單一業務制度下,金融市場缺乏活力和競爭力,使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格局中地位每況愈下,無法為保守黨政府當時大舉推動的經濟私有化和自由化改革提供金融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