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利率
1、貸款利率管制放開 利率市場化步伐進一步加快事件
2013年,利率市場化步伐明顯加快。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一是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三是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四是為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作調整。2013年10月25日,人民銀行宣布,貸款基礎利率(LoanPrimeRate,簡稱LPR)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運行初期向社會公布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為貸款基礎利率的指定發布人。首批報價行共9家,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
2013年12月8日,人民銀行制定發布了《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自2013年12月9日起施行。
點評
2013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理”。這標誌著橫亘於通向利率市場化之路上的堡壘,自此僅剩存款利率上限管理這一“半邊樓”。貸款利率管制的取消,將從多個方面改善我國金融業面貌:
首先,有利於改變我國商業銀行經營同質化的現狀。在貸款利率管制的情況下,各家機構的貸款定價大致相同,根據風險收益對等的原理,意味著各家商業銀行事實上只能選擇類似的客戶;否則,近似的定價將無法有效覆蓋差異化風險。本次貸款利率管制的取消,不僅終結了此前明確存在的貸款利率下限規定,而且也在事實上廢止了所謂“超過同期限基準利率4倍”即為“高利貸”的實踐界定,賦予了金融機構在貸款上完備的定價自主權。不同經營機構由此可根據各自不同的規模優勢、地區特點、細分市場、客戶群體等與之對應的風險狀況,選擇相適應的利率定價水平,從而為未來商業銀行的差別化經營創造了必要條件。
其次,改善對“三農”和“小微”的服務將結出碩果。更為重要的是,上述變化意味著我國政府多年來苦心孤詣推動的加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將由此結出碩果。表現在商業銀行的現實行為上,其信貸已由過去監管者硬性規定其必須“兩個不低於”而演變為主動向小微企業傾斜,不少商業銀行還開始大規模進軍社區銀行以期就近服務居民戶和小微企業。
所以,雖然在利率市場化初期,看起來貸款利率的整體定價似乎有所提高,但對“三農”和“小微”來說,信貸服務對其將由過去常見的“閉門羹”而演變為“紅地毯”,其融資主渠道將由過去價格不透明的民間借貸而變為價格更透明的銀行信貸,真實的融資成本在趨勢上將由此下降。
第三,利率風險首次成為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需要考慮的真正風險。雖然巴塞爾協定早就把商業銀行的風險歸納為三大風險,即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但在貸款利率下限管理取消之前,客觀地說,中國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其實只有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而並無真正的利率風險可言,因為貸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安全的“護城河”,負債成本和資產收益出現倒掛是基本上不可能的。然而,貸款利率下限管理取消後,商業銀行將首次真正面臨貸款收益能否覆蓋負債成本的挑戰,不僅僅是中長期貸款,即便是一年以內的短期貸款也同樣如此。2013年6月貨幣市場利率急劇飆升,一些商業銀行的票據投資收益與資金成本驟然出現嚴重倒掛,其實就是利率市場化後未來利率風險的一次實彈演習。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取消了貸款利率管制,即使僅僅對於貸款利率市場化而言,也不意味著其“政策作業”已經做完。未來還有“更硬的骨頭需要啃”:
第一,必須儘快解決資金使用方主體存在的“預算軟約束”問題(比如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否則,“形式上”市場化的貸款利率,還會導致更為嚴重的金融資源錯配。
第二,必須妥善解決新舊貸款定價基準的平穩切換問題。雖然貸款利率管制已取消,新的貸款定價基準“貸款基礎利率”(LPR)已推出,但諸如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這樣的“舊基準”並未被廢止,也未明確“舊基準”如何向“新基準”切換,由此造成的契約問題就是:商業銀行的一些中長期貸款無法立即修改契約以實現“改舊自新”,從而產生利率風險。
第三,必須降低企業發債融資門檻。否則,將會出現現有發債企業重歸信貸市場的金融結構退化現象。
點評人: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
2、國務院出台《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事件
2013年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其中,具體提出十大指導意見,以此推動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這十大指導意見包括:一是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保持貨幣信貸總量;二是引導、推動重點領域與行業轉型和調整;三是整合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四是加大對“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五是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六是支持企業“走出去”;七是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八是進一步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九是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十是嚴防金融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包括要“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根據自身條件選擇融資渠道、最佳化融資結構,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逐步推進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等頗具新意的具體條文。
當天,國務院新聞辦就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新聞發言人楊家才談及這一指導意見時表示,此次出台的指導意見主題只有一個,即統籌金融資源,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此次出台的十大指導意見,既有巨觀政策的連續性,也有當前形勢的針對性;既有市場意見的廣泛性,也有部門行動的協調性,相信對助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有重要指導作用。綜觀這十條指導意見,核心是:中國將在繼續執行穩健貨幣政策前提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從而實現“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的目標,同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點評
國務院出台的《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未來一段時間統籌金融資源,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給出了明確的規劃,使“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的要求更具可操作性。《意見》首先強調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未來不斷推進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將使資金價格能更準確地反映市場的實際需求和供給,從而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同時,利率市場化改革還將促進以股票、債券為代表的直接融資的發展,並加強金融機構綜合化經營趨勢。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和信用狀況最佳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而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也將進一步拓寬。
《意見》提出以資產證券化加大盤活存量信貸資產的力度。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是盤活貨幣信貸存量,提高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途徑。《意見》提出逐步推進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將為實體經濟和銀行業的良性發展帶來巨大的益處。信貸資產證券化為銀行提供了股權融資之外的另一種資本補充方案,有助於緩解銀行中長期融資壓力,在保持銀行一定資產擴張能力的同時,降低銀行對資本市場的資金需求。通過資產證券化的形式,商業銀行可將流動性相對較弱的信貸類資產在資本市場上進行流通,並獲取資金,這既有利於最佳化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改善銀行體系流動性狀況,也有助於拓寬社會資金的投資渠道。資產證券化增加了銀行風險管理工具,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風險在銀行體系積累水平,提升銀行抗風險能力。
《意見》為用好增量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引導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人金融需求的投入力度,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小微企業和個人金融需求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戰略意義,在促進經濟成長、科技創新、增加就業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有積極作用。未來銀行將針對小微企業和個人金融業務的需求和特點,提供差異化、綜合性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貸款的可獲得性。另一方面,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讓更多民間資本進入到金融業,充分發揮民間資本在資源配置方面的積極作用。以國有資產為主導的銀行體系在短期內很難改變抓大客戶、做大項目、做大資產規模的經營模式。通過積極吸引民營資本投入地方性或中小型銀行類金融機構,既可以促進這些機構戰略決策層面的轉變,加大對小微企業等急需資金的實體經濟部門的資源投入,也可以在銀行業引入一定的市場競爭,推動傳統銀行體系業務轉型的步伐。
點評人:連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網際網路金融
3、網際網路金融風生水起 傳統金融機構發力應對事件
2013年6月13日,以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上線餘額寶為始,網際網路金融以獨特的經營模式和價值創造方式,向傳統金融業發起挑戰。網際網路金融具有的普惠特徵,對人們理財觀念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改變了金融消費者的行為,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受到衝擊。面對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挑戰,商業銀行沉著應對,憑藉網際網路技術和持續改良傳統業務體系,大力發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拼搶移動支付,征戰電子商務,在這些領域展開創新,推動了金融網際網路化。
2013年6月,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聯合推出移動支付平台,截至12月份,已有中行、建行等15家商業銀行正式接入該平台,農行、招行等其他17家商業銀行也已完成簽約。此外,招行、工行、浦發、光大、平安、興業等銀行陸續推出微信銀行服務。
點評
回顧2013年,網際網路金融的火熱無疑是中國金融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現階段的網際網路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服務、金融產品銷售渠道服務、眾籌模式和以P2P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信貸服務等形式。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促使資金融通成本降低,使得資金運用效率提高,同時依靠大數據、雲計算優勢,大大增加了客戶服務口徑,利用強大的數據收集與分析能力,能有效降低金融風險。這一切都為傳統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敲響了警鐘。雖然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迅速,但因為總量比較小,還難以對銀行業造成實質性衝擊。一方面,傳統商業銀行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仍有優勢。商業銀行資金實力雄厚、認知和誠信度高,基礎設施完善,物理網點分布廣泛,實體銀行可建立看得見摸得著的信任。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金融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信息披露程度低以及監管措施缺乏,使許多網際網路金融模式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也使得該行業蘊藏著巨大風險。
儘管如此,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競爭,商業銀行還是深刻意識到潛在危機和改革的必要性。商業銀行求生存的措施,歸根到底是加強自身與網際網路金融的結合。無論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還是涉及P2P網路借貸,商業銀行都在嘗試“觸網”,向網際網路金融學習借鑑,進而完善自身。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壯大與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均在說明一個道理,網際網路與金融的深度碰撞、現代信息科技與金融的滲透融合已然成為現代金融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商業銀行應密切關注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動向,轉變發展觀念,積極調整戰略。首先,商業銀行應當以客戶為中心,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依託,打造“智慧型”銀行;其次,利用自身的海量客戶資源,進行大數據挖掘及平台建立,充分增加商業銀行服務的附加值;最後,商業銀行必須不斷通過金融創新、技術創新以及與網際網路企業建立正常良好的合作競爭關係,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滿足社會融資需求。
商業銀行與網際網路金融相融合的過程,就是一個深度整合網際網路技術與銀行核心業務的過程,二者固有基因不同,卻殊途同歸。這一過程有助於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拓展服務渠道,提高業務水平,使商業銀行適應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衝擊,並獲得新發展。也促使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得到規範,由幕後走到台前,帶動銀行與金融業更高質量的創新。
點評人: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農業保險條例
4、《農業保險條例》正式實施 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有了“保護傘”事件
2013年3月1日,《農業保險條例》正式實施,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自此進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階段。此《條例》明確提出,國家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對符合規定的農業保險,由財政部門和地方政府給予補貼;對農業保險經營依法給予稅收優惠。這對鞏固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以及對於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點評
2013年3月1日,《農業保險條例》正式頒布實施並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意味著農業保險從此擁有了專有法律,獲得了明確的立法保護和政策支持,這對於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保險的損失補償功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條例》的出台做了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準備,立法時機已經成熟。此前,《保險法》和《農業法》中對開展農業保險做了原則性的規定,但由於農業保險經營管理上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對其另行立法成為長久以來的共識。2004年以來,作為公共財政支持“三農”一攬子政策中的一項,各地開始了政府補貼農業保險保費的實踐。2004年以來連續多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五中全會決議,均對農業保險提出了具體要求。特別是2007年中央財政開始補貼農業保險以來,直接促使農業保險的補貼品種不斷增加、補貼區域不斷擴大、保費補貼比例不斷提高。而同時,風險責任也急劇增高,保險中的問題與矛盾得到了較充分的暴露,亟待通過立法加以約束和規範。
過去的經驗表明,沒有財政補貼農業保險,就沒有農業保險的繁榮發展。《條例》對財政支持各種形式的農業保險作出了明確規定,肯定了保費補貼、免徵營業稅等措施對農業保險持續發展的作用,無疑給農業保險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活力。而其他規定可以認為是補貼制度下的農業保險發展的基本保障,如農業保險經營契約穩定性、農業保險業務經營規則、農業保險經營風險防範和基層服務體系建立等規定。而同時,關於契約成立的確認、契約的穩定性、防災減災等方面尚未明確規定,則是一些需要在實踐中繼續完善的方面。
農業保險運作中面臨著保額低的問題,而提高保額必然增加財政補貼保費負擔,制約著農業保險的發展。此外,從外部看,農村基礎信息不完整、協調推動不足、農業巨災風險準備金尚未建立起來、農業再保險的份額還很小、不少地方政府存在過度干預農業保險的現象等。從內部看,保險精算不足、保險產品種類有限、條款不夠通俗、違規行為屢屢出現、農業保險人才缺乏、技術創新不足等方面,也制約著農業保險的穩定性。
農業保險任重道遠,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四化”同步推進、區域經濟崛起、農民家庭農場的湧現等,農業高投入伴隨的高風險問題,對農業保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業保險的發展不僅需要良好的法律環境,還需要在制度建設和措施創新諸方面不斷地努力,才能真正擔負起促進“三農”穩定發展的任務。
點評人:楊汭華(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上海自貿區
5、上海自貿區獲準設立 金融改革成為突破口事件
2013年8月22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承擔了探索中國對外開放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的任務。而金融改革作為自貿區制度創新探索的重要方面,也成為了上海自貿區建設和試驗的突破口。點評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新歷史條件下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形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首先,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服務業的轉型。其通過“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等方式營造平等準入和平等經營環境,可以加快以銀行、電信、證券、保險、郵政等為代表的服務業開放;同時,離岸貿易、期貨交易、保稅期貨交易乃至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立,又有利於金融、航運、物流、信息、港口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的建立和轉型升級。
其次,是主動順應全球化經濟治理新格局、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的舉措。當前,美國正在亞太和歐洲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如果TPP和TTIP在預期內完成,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世界經濟貿易規則、標準和格局。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將有利於探索新形勢下參與雙邊、多邊、區域合作的經驗,為中國參與新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撐。
第三,自貿區的建立也有助於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和創新,通過在自貿區內先行先試,使國家金融改革、創新有關部署在上海先落地,然後輻射到全國範圍,實現以開放促改革,大大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加快自貿區建設,實現金融服務業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成為我國融入國際金融體系,釋放開放紅利的一個重要抓手。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將開啟我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穩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的探索。金融業作為競爭性的服務行業,應按照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準入制度和擴大服務業開放的要求,為各類投資主體準入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等的出台,為試驗區金融改革與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意見》提出了支持自貿區建設的重大舉措,在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其中分賬核算管理為整個資金的運作和風險防範提供了條件。相關政策的放鬆已能夠滿足企業貿易、投資、規避風險等多方面的需求。允許試驗區內個人在區內獲得的收入可向境外進行包括證券投資在內的各種投資,將為個人投資者提供重要的投資途徑。這些舉措的實施,將打通區內與海外市場的廣泛聯繫,打造高水平參與國際競爭的平台,同時按“負面清單”思維,推進改革、健全管控模式,保證區內區外合理運行、避免風險的傳遞,形成可複製的經驗。
金融機構國際化、金融市場國際化、貨幣國際化是一個系統的整體。中國金融開放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外資的市場份額還較低,無法適應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需要。為此,要有序推進金融業國際化進程,實現“請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豐富金融市場產品種類,拓展市場的深度,發揮金融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重要作用;促進人民幣國際使用,提升人民幣定價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資產的國際接受度,最終實現高度自由開放。
點評人:宗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
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
6、國務院決定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 盤活存量信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事件
我國金融運行總體穩健,但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和工具與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要求不相適應。為有效最佳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會議提出在實行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優質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銀行資金周轉的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會議確定,要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穩步推進試點工作。點評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盤活信貸存量的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手段,將存量的長期信貸打包證券化,提前收回資金。另一種盤活手段則是被動的,即等待信貸到期收回。二者相比較,前者的效率應該更高。新一屆政府成立後,針對貨幣信貸提出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我國的M2已經接近110萬億元,大約是GDP的兩倍,這一比例遠超大多數歐美已開發國家。當前的本外幣信貸餘額已經超過70萬億元,相對於今後每年8、9萬億元的增量,如何盤活存量更加重要,存量盤活了、配置最佳化了,增量部分也必然用得更好。過去一段時間,經濟成長呈現出粗放式的特徵,貨幣信貸投放也是粗放式的,後者增速超過前者。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也都要求信貸投放方面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要。
盤活信貸存量,體現在配置上就是信貸資金要更多地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的戰略性新型產業、服務業、中小企業傾斜。儘管過去幾年隨著中央政策的傾斜和引導,商業銀行開始更加重視中小企業客戶的金融需求,但是從結構和實際操作上看,信貸資金還是更多地投向了大型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中小企業所得的信貸占比還是較少,與其在中國巨觀經濟中的位置不相適應,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更大。新一屆政府提出簡政放權並以此來進一步激活社會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民間投資的主體是中小企業,要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當然離不開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
信貸資產證券化也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應對複雜形勢做出主動轉型的可資使用的手段之一。上個世紀70年代,在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等多重因素的擠壓下,美國的商業銀行發現原有的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粗放經營模式已經行不通,於是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金融創新產品---信貸資產證券化應運而生。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不僅面臨金融脫媒和利率市場化的壓力,還面臨著資本相對稀缺的再融資難題以及更高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單靠做大存貸款規模的粗放經營模式也已經走到了盡頭,可以採用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在利率市場化時代背景下,利率風險加大,信貸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商業銀行解決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通過將長期信貸資產打包證券化,實現負債與資產在期限上的一致,規避由於期限錯配而存在的利率風險敞口。
從有利於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的角度,監管部門應該降低發行主體的準入門檻,讓更多有意願的商業銀行加入進來,取消限額管理方式,何時發行以及發行多少讓發行主體根據市場狀況自行決定。監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應該是制定資產證券化的規則和加強過程的合規監管,其他的則應更多地讓給市場,讓市場來選擇,讓市場來發揮決定性作用。
點評人:趙慶明(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
人民幣跨境
7、全球貿易融資市場份額排列第二人民幣跨境使用取得新進展事件
總部設在比利時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日前公布的數據資料顯示,人民幣在2013年10月份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國際貿易融資貨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公布的數據資料表明,2013年10月份,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信用證及托收)中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12年1月的1.89%提高到8.66%,市場份額僅次於美元,排列第二。相比之下,歐元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市場份額則由2012年1月的7.87%下降到2013年10月份的6.64%,市場份額排列第三。2013年10月份,美元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市場份額為81.08%,市場份額占據首位。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進出口商及其貿易夥伴採用人民幣作為信用證和托收的計價貨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亞太地區支付和貿易市場部負責人法蘭克指出,人民幣在全球範圍顯然已經成為貿易融資首選貨幣之一,特別是在亞洲地區。中國、新加坡、德國和澳大利亞是使用人民幣貿易融資最多的國家。
點評
2013年人民幣跨境使用取得標誌性進展。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成為全球第十一大國際支付貨幣,8月份成為全球第八大外匯交易貨幣,排名均比2012年1月份的第二十、第十一有顯著提高;10月份人民幣又連超日元、歐元,成為居美元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國際貿易融資貨幣,標誌著人民幣的國際支付手段職能基本成型。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手段主要體現在跨境貿易使用。2013年前三季度人民幣結算在我國貨物貿易中占比達到11%,在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中占比更是高達22%,均高於2012年的8%和15%。2013年前三季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達3.15萬億元,超過2012年全年業務量。目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另一個領域是跨境投資,主要是跨境直接投資,2013年前三季度累計3212億元,遠小於跨境貿易使用規模。這也導致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貨幣中的排名遠高於在支付貨幣、外匯交易等方面。隨著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推進,人民幣的國際支付手段職能將會進一步豐富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在其他領域也齊頭並進。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和多家外國中央銀行新簽、續簽本幣互換協定,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包括英格蘭銀行和歐洲中央銀行,以人民幣為一端的雙邊流動性支持體系正在形成,增強了我國和有關國家抵禦衝擊的能力,有助於有關國家當地人民幣業務的開展。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也和多家外國中央銀行簽署代理投資協定,這些外國中央銀行獲準投資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獲批投資額度和持倉量都有顯著增加,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貨幣的功能也顯著提升。
人民幣國際化還未進入成熟期。人民幣在國際上受到青睞,利差和匯差形成的套利機會是重要因素。這也是推動人民幣迅速成為第二大全球貿易融資貨幣的重要因素。一般國家貨幣國際化的動因是避免被收國際鑄幣稅。如果一國資產收益率顯著高於其國外資產收益率,那么貨幣國際化形成的國內外資產置換,從成本收益角度看是不划算的。當前人民幣國際化恰恰處於這樣一個階段,也是必經的階段。隨著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構建和進一步融入全球化,這種狀況將會改變。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國際地位提升的結果,人民幣國際化也有助於抑制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合理,推動全球治理的完善。儘管在走向成熟期的過程中,人民幣國際化會遇到很多的新問題,甚至可能出現反覆,但必須堅定地走下去。
點評人:丁志傑(對外經貿大學校長助理、金融學院院長)
國債收益率
8、準確反映市場供求關係 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用提至新高度事件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國債收益率曲線”、“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這說明,作為金融市場定價基準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也表明了我國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決心。通過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發展並規範中國債券市場的高度重視。債券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承擔重大歷史責任,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點評
國債收益率曲線是反映某一時點上不同期限國債到期收益率水平的曲線。由於國債收益率曲線反映的是無風險資產的利率水平和市場狀況,為一國的金融體系提供了基礎性的市場化定價參考,反映了一國的經濟和金融運行狀況,同時也是一國發揮國際金融影響力的重要手段。現代巨觀經濟和金融理論研究表明,在充分發達的證券市場上,投資者會有效利用重大政策調整和國內外市場變動事件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對證券資產的價值及其未來走向作出符合理性預期的判斷,並通過自身投資行為的調整而對證券資產的價格及其變動產生顯著影響。
2013年年初以來,國內證券市場在多方面出現新的發展,各類投資者更加重視證券資產價值評估並因此作為對整個國內資產市場價值走向判斷的重要依據。在這個背景下,國債收益率曲線及其變動的意義和作用得到快速提升。
在一定時點上,國債收益率曲線反映不同期限的國債到期收益率的差別,這種差別在理論上可有多種類型。扁平的收益曲線表明不同期限的國債到期收益率大致相同,上揚的曲線表明長期國債到期收益率高於短期國債,而下行的曲線則表明短期國債到期收益率高於長期國債。在正常時期,如果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都有著相似的流動性偏好和穩定的未來預期,典型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具有輕微上揚的特徵。
通常,三大預期因素會顯著影響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形狀。首先是經濟成長預期。如果許多投資者預料未來經濟成長會出現下行,那么,長期收益率的下降程度會大於短期收益率的下降程度,國債收益率曲線便會出現扁平化趨勢。其次是通貨膨脹預期。如果出現了未來通脹預期,投資者會相對減少長期國債的持有,從而抬高長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促使國債收益率曲線更加上揚。再次是貨幣市場流動性風險預期。當流動性風險上升時,投資者會相對集中於短期國債市場,導致短期國債收益率顯著下降,並進而引起國債收益率曲線上揚。
既然國債收益率曲線及其變動反映了眾多投資者的重要經濟預期及資金流動的供求形勢,反過來又會對整個金融市場利率走勢產生指導性的影響,影響社會資金的走向和配置調整。因此,在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國債收益率就發揮著積極的信號提示作用。
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國債收益率曲線”、“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這表明,未來一段時間裡包括國債在內的債券市場會在國內得到新的發展機遇,利率市場化進程將不斷加快,中國金融市場將呈現更加多樣化和豐富的發展前景。
點評人:賀力平(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系教授、國際金融學院研究所所長)
人民幣匯率
9、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事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下一步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決定》第12條提出,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國債收益率曲線。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巨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值得注意的是,三中全會《決定》中對利率市場化的表述從“穩步推進”變為了“加快推進”,有關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表述由“逐步實現”變成了“加快實現”。
點評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改革外匯管理體制,逐步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的貨幣”。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有選擇、分步驟放寬對跨境資本交易活動的限制,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黨的十八大報告和“十二五”規劃提出“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強調“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在實際操作中,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開啟了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序幕。1996年年底,我國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第8條款,實現了經常項目的開放。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金融體系對外開放成為推動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動力之一。2003年、2006年和2011年相繼推出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加快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的本質要求,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鼓勵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為打造我國經濟“升級版”創造有利條件;是進一步加快發展跨境金融業務,體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提高巨觀調控有效性,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必然要求;是深度融入國際經濟環境,參與更高標準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服務貿易協定(TISA)等國際貿易投資協定談判,接軌國際新標準的必然要求。
當然,越是推進資本項目開放,越應該主動防範開放的風險。資本項目開放與風險防範並不是對立的或相互排斥的,而是統一的和相互促進的。資本項目開放的程度越高,風險防範的意識就應該越強,防範風險的政策和措施就應該越有力。一是要協調推進利率、匯率改革與資本項目開放,成熟一項,開放一項。二是要最佳化資本項目各子項目的開放次序。基本原則是,對我國經濟發展越有利的項目越早開放,風險越大的項目越晚開放。三是推進資本項目開放並不意味著對跨境資金流動、金融交易放鬆監管,而應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變化,實行靈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採取臨時性特別措施。
點評人:盛松成(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股票註冊制改革
10、證監會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新股發行走市場化道路事件
2013年11月3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關於借殼上市審核嚴格執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準的通知》,與此同時,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新一輪股改正式拉開序幕。本次改革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取向,向股票發行註冊制轉型,突出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審核標準更加透明,審核進度同步公開,通過提高新股發行(IPO)各層面、各環節的透明度,努力實現公眾的全過程監督。《意見》發布後,發行企業完成相應程式估計需要1個月的時間,預計至2014年1月底將有50家公司完成程式並陸續上市。
點評
《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發布,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同時也是為了解決新股發行中存在的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現象。證監會提出的新一輪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釐清和理順新股發行過程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加快實現監管轉型,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強化市場約束,促進市場參與各方歸位盡責,為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奠定良好基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最佳化。同時還特別提出要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金融資源是資本要素核心的組成部分,實現金融資源市場化的配置,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一個重要的內容。新股發行是一隻股票進入市場的第一步,也是使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起點與關鍵節點,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因此,可以說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是能否體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是資本市場各項改革的重中之重。
自我國建立證券市場以來一直到2012年,經歷了三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經過三輪的改革,新股發行的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新股發行定價機制不斷完善,加大了市場化約束力,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頑疾正在得到解決,新股上市“破發”不再罕見,投資新股穩賺不賠的情況被打破。可以認為,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也是提升整個股票市場市場化程度的關鍵步驟。
然而,發行體制改革是一個動態完善、最佳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場化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在放鬆事前行政審批的同時,要加強事中與事後的監管;在行政放權的同時,要建立市場的約束。改革的重點不在於“破”而在於“立”,如何建立市場化發行機制所必須的各項配套機制與制度,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審視已進行的三輪發行體制改革,其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保護機制,忽視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均衡協調發展。從實踐看,在推進改革過程中整體上放鬆了對發行家數、發行數量、發行價格的行政約束,而市場約束髮揮作用需要有一個過程。一方面,在市場存在“三高”問題時,這種改革增加了市場股票供應,改變了市場供求原有的平衡,使得發行市盈率逐步降低;另一方面,新股的不斷上市也帶動了二級市場股價重心下移,從而給二級市場的長期投資者造成了損失,客觀上,二級市場投資者承擔了本不應當由他們承擔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成本。這種沒有考慮二級市場投資者利益的改革,遭到二級市場投資者的質疑也就不可避免。
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取向,同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本次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在審核理念、融資方式、發行節奏、發行價格、發行方式方面進一步市場化改革的同時,配套建設市場化發行機制所必須的約束機制、信息披露機制、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等,進一步加強對相關責任主體的市場約束,強化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等責任主體的誠信義務;進一步加大和規範信息公開力度,審核標準更加透明,審核進度同步公開,通過提高新股發行各層面、各環節的透明度,努力實現公眾的全過程監督;著力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求償權;進一步明確了發行人和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師等證券服務機構及人員在發行過程中的獨立主體責任。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並不意味著政府監管責任放鬆,而是在完善事前審核的同時,更加突出事中加強監管、事後嚴格執法,切實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同時,《意見》還針對新股發行的“三高”、“圈錢”問題採取多種具有針對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