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令·擬花間

《四字令·擬花間》的首句,寫殘妝,寫淚臉,是愁苦之容。“黃”大約指“額黃”、“蕊黃”之類的面妝,以黃色塗飾額上,在六朝唐代頗為流行。過片,“箏塵半妝。綃痕半方”,又是側筆,瑤箏蒙塵,是無心彈奏已久;綃衫淚痕,是感傷至深。用兩“半”字,頓覺含情無限,是周詞工於鍊字之證。正在這女子愁苦不堪,訴說無處的當兒,忽然瞥見窗外的垂楊,昔日折柳送別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詩詞原文

眉消睡黃。春凝妝。玉屏水暖微香。聽蜂兒打窗。
箏塵半妝。綃痕半方。愁心欲訴垂楊。奈飛紅正忙。

詩詞題解

這首小令以輕倩之筆寫出閨中少婦的一片春愁,是草窗詞中別具風格的一篇。

詩詞鑑賞

“眉消睡黃”,額黃模糊消褪,當是夜來輾轉不寐,掩面流淚所致,其相思之苦可以想見。“春凝淚妝”,複寫一筆。“春”字,是時令,是心懷,也映出姿色。“玉屏”句蘭中所居帶香艷氣息。“水暖”承“春”字,寫屏上所繪。“水暖微香”是側寫主人。以上三句意境是幽靜的,閨房的溫暖中透出清冷。結句一折,由靜轉而寫動:“聽蜂兒打窗。”“蜂兒打窗”帶來阻不住、避不開的盎然春機,適令“聽”者心緒更加黯淡。這句以動比靜,透見主人公紛亂的愁懷。“打”字工巧,見出蜂兒似乎故意惹人的神情,極有生趣。
美人在孤寂中認垂楊為相知,方欲上前訴說,不料但見楊花飄飄,那樹兒早已自顧不暇了。“飛紅正忙”是以 景結情,映射出女子心中的紛亂思緒。“奈”字與“欲”字呼應,描寫心理活動極細緻。此詞從題材到意境皆神似《花間》,只是洗刷綺麗,以口語入詞則遠非故態了。

作者簡介

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苹洲、蕭齋,晚年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弁陽嘯翁、華不注山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為義烏縣(今年內屬浙江)令。景定二年(1261),任浙西帥司幕官。宋亡,入元不仕,隱居弁山。後家業毀於大火,移居杭州癸辛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