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四國條約
美、英、日、法國四國在1921年12月13日簽訂了《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簡稱《四國條約》,有效期十年。條約規定:“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
四國條約 影響 附屬檔案 -
四國條約檔
檔冊名。 此檔冊封面原書:“英、咪、法、喔四夷條約”字樣。 現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
奧地利國家條約
奧地利國家條約,全稱《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的國家條約》,亦稱《維也納國家條約》。蘇聯在史達林逝世後採取了放寬占領制度和同奧地利關係正常化的措施。在經過...
歷史背景 條約簽訂 參考資料 -
《乙巳條約》
《乙巳條約》本名《日韓保護協約》或《韓日協商條約》,又稱第二次日韓協約、乙巳勒約、五條約等,是日本帝國與大韓帝國在1905年(按乾支紀年為乙巳年)11月...
簽訂 背景 經過 內容 影響 -
《布魯塞爾條約》
《布魯塞爾條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比、法、盧、荷、英五國締結的同盟條約。全稱《比利時、法蘭西、盧森堡、荷蘭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間的條約》,又...
簡介 訂立 歐洲共同體 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和發展 歐洲共同體的宗旨 -
《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即《辛丑議定書》或《辛丑各國和約》。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激烈爭奪和瓜分中國,造成中國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這種危機感促成了人們的覺醒,救亡...
簡介 歷史經過 主要內容 條約原文 特點 -
1815年《巴黎條約》
1815年11月20日,第七次反法聯盟成員國(英、俄、普、奧)與法國簽訂了第二次《巴黎條約》。 法國遵守1815年《巴黎條約》規定,按期償付賠款,181...
內容 過程 歷史意義 結果 參考資料 -
《中英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6日,鹹豐八年五月十六日,清政府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與英國代表額爾金正式簽訂了《中英天津條約》,條約共56款,...
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 發展階段 條約簡介 條約原文 -
《聖日耳曼條約》
《聖日耳曼條約》(德語:VertragvonSaint-Germai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與奧地利共和國於1919年9月10日在聖日耳曼昂萊簽署...
背景 條款 結果 條約與檔案問題 參考資料 -
《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是清鹹豐八年(1858)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由於中國戰敗,英、法、俄、美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858年5月,英法聯軍侵占...
簡介 簽約背景 條約內容 簽約場面 主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