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與實訓》

《商務禮儀與實訓》

在商務活動中,為了體現相互尊重,需要通過一些行為準則去約束人們在商務活動中的方方面面,這其中包括儀表禮儀,言談舉止,書信來往,電話溝通等技巧,從商務活動的場合又可以分為辦公禮儀,宴會禮儀,迎賓禮儀等。《商務禮儀與實訓》主要適用於高職高專商務管理專業、市場行銷專業、國際貿易專業、商務文秘專業、涉外文秘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教材,同時也可供單位、企業作為培訓課程的教材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商務禮儀與實訓》是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定位以及商務行業服務人員的實際需要來設定教材內容,側重實用性、可操作性,針對性強,注重技能訓練。《商務禮儀與實訓》主要內容有商務禮儀的基本理念、個人形象禮儀、日常交際禮儀、常用公務禮儀、儀式禮儀、餐飲禮儀、語言交際禮儀、應聘禮儀、商務娛樂休閒活動禮儀、商務涉外禮儀等。

精彩書摘

第一章商務禮儀的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學習,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禮儀的基本概念,掌握商務禮儀的含義及其作用。
(2)能力目標熟悉並掌握商務禮儀應遵循的基本規律和原則,具備商務人員的基本修養。
【引例】
1985年,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鄧小平有抽菸的習慣,工作人員按慣例把香菸遞給他時,他卻一口回絕:“煙,今天不吸了。李光耀總理聞不得煙味兒的。”原來,1978年鄧小平曾訪問新加坡,拜會李光耀總理及李光耀總理回拜時,李光耀總理都沒有吸菸。這件事,鄧小平一直牢記在心。身為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的言行體現出現代禮儀的基本原則。
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人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可見,我國有“華夏”之稱來源於具有良好的禮儀風範和優美的文化傳統。《苟子·修身篇》稱:“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更有古人曾經指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將禮列為立國的精神要素之本,把無禮、失禮看成是令人羞恥的行為。唐宋以前,中華文化是優雅的代名詞,中國是禮儀輸出國。史載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去,被看作來自禮儀之邦的人上人,甚至免費食宿。日本和朝鮮對中華文化的模仿亦步亦趨。
在西方,“禮儀”一詞最早源於法語etiquette,原意是進入法庭時應遵守的規矩、秩序,通常寫在一塊長方形的紙板上,被當作“法庭上的通行證”。進入英文後,便有了規矩、禮節、禮儀之意,西方人把它當作“人際關係的通行證”,認為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西哲赫爾岑語)
可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禮儀都具有悠久的歷史,都伴隨著人類文明而發展,是人類珍貴的財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對外交往日益增多,禮儀在社會交往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曾經說過:“禮儀能導致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又是提高生產力的要求。”禮儀是具有雙重性的,投桃報李,方有收穫;禮儀是具有相互性的,互敬互愛,方能長久;禮儀是具有自律性的,修身養性,方能成才。禮儀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商務禮儀的學習和實踐非常重要。因此,現代人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當中站穩腳跟,遵循禮儀規範就是一張不可或缺的“職場通行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