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鐸》

《吳運鐸》

《吳運鐸》由中共包頭青山區委員會、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和北京中視遠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共包頭市青山區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大連市殘疾人聯合會、北京中視遠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該片將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前夕上映。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為紀念建黨90周年和人民兵器工業誕生80周年而拍攝的抗戰電影《吳運鐸》,2011年06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典禮。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有“中國的保爾”之稱的吳運鐸以及勇敢智慧的兵工們為國家的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故事。

該片導演安瀾表示,影片避開純戰爭片和人物傳記片固有的元素而另闢蹊徑,以高科技與藝術的相互結合來構架全片,展示出一幅充滿以戰爭、親情、友情、愛情、槍炮、英雄為關鍵字的紅色畫卷,力圖較之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有所突破。

電影講述抗戰時期,兵工專家吳運鐸和勇敢智慧的兵工人員為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故事。

故事梗概

1947年9月,大連兵工總廠引信廠辦公室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前線催要炮彈的電報不斷的送到吳運鐸的辦公桌上。這時,朱經理和秦克周各自拿著催要炮彈的電報來找吳運鐸。

大連,海邊山腳下,“轟”的一聲,地動山搖,炮彈的碎片和石塊飛向了大海,在實驗過程中吳運鐸和秦克周發現了還有一顆炮彈並未爆炸。為了保證同志們的安全,吳運鐸讓大家等待,他自己掐掉了手中的香菸,轉身向還未爆炸的炮彈走去。秦克周攔住了他,並掏出小豆子留下的銅板,要和吳運鐸以擲銅板的方式決定誰去。秦克周贏了,他微笑著向未爆炸的炮彈走去。吳運鐸想起什麼,猛然轉身追去突然炮彈炸了,兩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秦克周犧牲了。

渾身是傷的吳運鐸被送進了大連最好的醫院。手術室里,日本籍外科醫生告訴他,如果局部麻醉,起不到什麼作用,如果全身麻醉,恐怕再也醒不過來了。懷有身孕的妻子陸平肯求大夫,一定要保住吳運鐸的性命。最後在不打麻藥的情況下,手術進行了,妻子陸平在醫生的允許之下為吳運鐸點燃了一支支香菸,他想用此來掩蓋這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汗水混著血水從臉上流下,他抽搐著的身體,咬緊了牙關,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醫護人員。過度的疼痛讓這條鐵錚錚的漢子終於昏了過去。

吳運鐸在昏迷中,仿佛回到1941年的蘇北……

侵華日軍的炮火像雨點般落在新四軍的陣地上,缺少彈藥的新四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面對日軍多次猛烈進攻,戰士們冒死堅守著陣地。在這彈盡糧絕之際,新四軍軍械所指導員吳運鐸帶領著秦克周、小順子和兵工們把彈藥送上來。可是送來的迫擊炮彈卻沒有炸響,日軍衝上來,新四軍掩護吳運鐸他們撤退。

在日軍掃蕩過的村莊,秦克周、小順子放下腿部負傷的吳運鐸。面對新四軍戰士的責罵和為掩護他們而犧牲的同志,吳運鐸的心裡無比難受,他深深地向戰士們鞠了一躬,表示對不起。

日軍又包圍過來。程所長叮囑吳運鐸,照看好撿來的孤兒小豆子,就衝上去,拚死掩護吳運鐸他們轉移。

在途中,吳運鐸他們救起了農村姑娘陸平。在陸平的指引下,他們順利地躲過了鬼子的追擊。

在新四軍師部的辦公室里,羅師長提出要吳運鐸建立兵工廠,並在一年內要造出一萬發炮彈,六十萬發子彈,還必須是打得響的。吳運鐸把那枚未炸響的迫擊炮彈掛在脖子上,鄭重地接受了任務。

吳運鐸找到了寺廟裡的如光師傅,想借用寺廟作為兵工廠,遭到了如光師傅的拒絕。

上級派來的上海大學生王思翰和辛束走進吳運鐸簡陋的辦公室。吳運鐸十分高興地帶領他們參觀生產車間。面對如此簡陋的生產工具,他們對能否生產出武器和子彈表示了懷疑。在吳運鐸組織的歡迎會上,辛束唱起了蘇聯歌曲《小路》,吳運鐸掏出口琴為她伴奏。辛束驚訝地看著吳運鐸,露出敬佩的目光。

辛束來到兵工廠已經一周了,但洗澡的問題卻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吳運鐸把這事記在了心裡。

熱情很高的王思翰很快研製出新的子彈。在實驗場上,他要求試射,沒想到兩槍都啞火。吳運鐸覺得不對勁,當得知是用鉛做的子彈頭,便連忙阻止王思翰試射第三槍。王思翰不以為然,執意放槍。在這緊急時刻,吳運鐸只好奪下他手中的槍扔向遠處,槍在空中炸了膛。愛面子的王思翰認為吳運鐸壓制他,對吳運鐸產生了隔閡。

這時,組織上派來了新的女戰士陸平來報到。吳運鐸驚訝地看到,這個曾經救過他們的農村姑娘,現在居然是一名新四軍戰士了。為了感謝當年救命之恩,他要晚上請陸平吃飯。

爐火熊熊,吳運鐸用鐵釺反覆的試著能做子彈頭的金屬。遠處傳來辛束教小豆子唱《賣報歌》。吳運鐸受到了啟發,覺得可以用銅元做子彈頭,竟然把請陸平吃飯的事忘到九霄雲外。

試驗成功了,吳運鐸派辛束去鎮上收購銅元。同時,他巧妙地利用廢炸彈殼,解決了辛束洗澡難題。

當一車車裝滿箱的子彈運往前線的時候,羅師長又給吳運鐸下達了修復炮彈的指示。

因為沒有雷汞,吳運鐸決定從舊引信的雷管中挖雷汞出來以解燃眉之急。王思瀚反對,因為稍有碰撞,雷汞隨時都會爆炸。

辛束來催吳運鐸去吃午飯,無意間發現了泡在水盆中的雷管,她嚇呆了!吳運鐸說雷管泡在水中浸透了不會爆炸,辛束這才稍稍安靜了下來,但仍心有餘悸。

在去食堂的林蔭小路上,辛束告訴吳運鐸,她是讀了一本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就決定離開上海來參加革命了。並動情的朗誦保爾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來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吳運鐸聽了一遍就能背誦下來,這讓辛束十分驚訝。

這時,通訊員來催問炮彈修好了沒有?吳運鐸立即返回了自己的房間,他決定拆開雷管。當他拆到第三種時,雷管爆炸了!吳運鐸滿身是傷,但仍然掙扎著站起來,告訴衝進來的戰友們哪個可以拆,哪個不可以拆,最終昏倒在血泊中。兵工們看到吳運鐸左手的四根手指炸掉了,左眼炸傷,昏死過去。

羅師長聞訊趕到醫院,指示要全力搶救吳運鐸。

吳運鐸整整昏迷了15天之後才醒過來。他第一句話就是要老秦給軍工部打報告,請求批准建子彈廠的同時,建炮彈廠。周圍的同志們都感動得熱淚盈框。陸平同志主動要求到醫院照顧吳運鐸。

王思翰決定離開兵工廠,還讓辛束跟他一起到前線去。辛束拒絕了,並希望他也能留下來。王思翰覺得辛束是愛上吳運鐸了,自己很是失落。

辛束來醫院看望養傷的吳運鐸,並給他帶來了夢寐以求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油燈下,吳運鐸如饑似渴地看著這部小說,更加激發了他對工作的鬥志,就帶著傷就跑回了兵工廠。

當小豆子問吳運鐸為什麼不小心時,女院長趕來,要把吳運鐸帶走。這時,陸平發現吳運鐸的傷口再次大出血。女院長忙用繩子給扎住止血。

敵人又一次要來掃蕩,吳運鐸指揮兵工們和家屬轉移。臨走時,吳運鐸仍不忘通知如光師傅一走,再次被如光師傅拒絕。

在撤離時,由於辛束的疏忽,小豆子因撿掉在地上的銅元與兵工們走散,被日本鬼子殺害。

小豆子的死讓吳運鐸悲痛萬分,他把悲痛化作力量,瘋狂地工作,把一箱箱復仇的子彈運出車間,送往前線。

這時,軍工部決定派辛束回上海搞一些電影膠片做炮彈引火用。臨行前,辛束把《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結尾部分的手抄本拿給吳運鐸,並告訴他,“我覺得你就是中國的保爾。”分手時,辛束依依不捨之情難於言表。吳運鐸克制住自己的情感,他認為辛束和王思翰在一起更合適,他要辛束多關心王思翰。

為了前線的需要,吳運鐸主動把去延安學習的機會讓給其他同志。羅師長鼓勵他發明新的武器,打擊敵人。

吳運鐸挑燈夜戰,終於在現有的資料中發現了一篇關於槍榴彈的短文,得到了啟示。

在車間裡,他用南瓜做出模型給大家講解原理,兵工們歡心鼓舞。而王思瀚卻大潑冷水。於是二人打賭,如果這個試驗搞成了,王思瀚就輸給吳運鐸一隻老母雞。

吳運鐸夜已繼日地研製的槍榴彈搞出來了,因為是第一次試射,他怕有危險,就不讓王思翰先試。王思瀚十分不滿,憤而要離開兵工廠。吳運鐸再三勸說,並把辛束送給自己的歌詞轉交給王思瀚。

陸平因幫吳運鐸洗衣服而被女工們開玩笑,問她什麼時候跟吳運鐸結婚,剛好被經過這裡的吳運鐸聽見了。

遠在上海的辛束托軍工部帶給吳運鐸一封信和一瓶香檳,信中寫到,她相信我們一定能打敗日本鬼子,到那一天,可以打開這瓶香檳酒歡慶勝利,並說她很快將帶著膠片回來。

夜晚,陸平給吳運鐸送雞蛋羹,遭到了他的謝絕。吳運鐸因自己的傷殘和隨時都有可能犧牲而怕連累了陸平,被秦克周罵了一頓,並告訴他,陸平是真心的。吳運鐸讓秦克周把陸平為自己做的雞蛋羹送給了王思瀚。

師部來信催促槍榴彈的事情。吳運鐸帶著小順子伏擊日本鬼子,冒著危險搶到了擲彈筒,加上王思瀚研究出來的數據,槍榴彈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大家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鬼子又來掃蕩。兵工廠需要再次轉移。如光師傅讓吳運鐸把搬不走的東西,藏到寺廟的地洞道中。吳運鐸很感動,請如光師傅和他們一起轉移。如光師傅說寺在人在,不肯離開。日本鬼子讓如光師傅說出兵工廠的設備藏在哪裡,如光師傅拒絕了,日本鬼子將其殘忍地殺害了。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國慶閱兵式上,吳運鐸參與組建和領導的兵工企業廣大職工展示了揚我國威的豐碩成果……

主創名單

主創人員主創人員

編劇:楊俊彥、叢者甲

導演:安瀾

製片主任:蘇通

攝影師:汪洋

美術師:張永平

作曲:李戈

錄音師:楊月冬

剪輯師:李停戰

演員:

於曉光飾演吳運鐸

王藝禪飾演陸平

墨陽飾演秦克周

王曉晨飾演辛束

沈泰飾演王思瀚

曹璐飾演小順子

紀姿含飾演小豆子

影片看點

《吳運鐸》展示了吳運鐸及其兵工戰友們為了捍衛民族的生存權利、捍衛我們的祖國,在極其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用自己的智慧、汗水、鮮血和生命製造武器炮彈,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做出貢獻的故事。該片不僅有能給觀眾帶來極具震撼的戰爭場面,同時其對英雄人們細緻入微的內心刻畫令觀眾對吳運鐸和他的兵工戰友們肅然起敬,為之感動流淚。

影片中飾演吳運鐸的演員於曉光,因在電視劇《毛岸英》中成功地塑造了人物“毛岸英”而家喻戶曉。此次其出演的吳運鐸,力圖突破原來塑造過的人物形象,並在影片《吳運鐸》中給予這個英雄人物除了英雄元素之外的人性本身的閃光點、人文關懷,以及親和力。

幕後花絮

吳運鐸吳運鐸

《吳運鐸》從2010年3月開始籌備,歷時一年,得到了吳運鐸家屬的大力支持。演員於曉光塑造的吳運鐸得到了吳運鐸子女的認可。“尤其是他的側面很像爸爸年青的樣子,他的氣質也很像爸爸那樣有親和力。”於曉光曾在電視劇《毛岸英》中扮演毛岸英。他表示此次其出演吳運鐸,力圖給予這個人物除了英雄元素之外的人性閃光點。

吳運鐸是中國兵工事業的開拓者,新中國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寫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曾教育了整整一代人。吳運鐸在生產與研製武器彈藥中曾多次負傷,失去了左眼,左手,經過20餘次手術,身上還留有幾十處彈片沒有取出,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