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是一部介紹司馬遷的生平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中主人公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曆》,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作者簡介

李長之,(1910-1978),山東利津人。
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兩年後轉哲學系。曾與吳組緗、林庚、季羨林並稱為“清華四劍客”。
他的主要作品有《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陶淵明傳論》《批評精神》《迎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文學史略稿》《德國的古典精神》《魯迅批判》等。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批評家,與吳組湘林庚季羨林並稱為[清華四劍客]。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司馬遷及其時代精神
 一 偉大的時代
 二 楚文化的勝利
 三 齊學
 四 異國情調和經濟勢力的膨脹
 五 這個時代的象徵人物——漢武帝
 六 司馬遷在這一個時代中的意義
 附錄 司馬遷生年為建元六年辨
第二章 司馬遷的父親
 一 世傳的歷史家並天文家
 二 司馬談的思想之淵源
 三 批評精神和道家立場
 四 司馬談與封禪
 五 偉大的遺命
 六 天才的培養
第三章 司馬遷和孔子
 一 教育之效
 二 司馬遷對孔子之崇拜
 三 司馬遷在性格上與孔子之契合點及其距離
 四 司馬遷對六藝之了解
 五 司馬遷與春秋
 六 司馬遷在精神上受惠於孔子的所在
 七 司馬遷在心靈深處和孩子的真正共鳴
第四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作(上)——無限之象徵
一從耕牧到京師受學
二東南和中原的大旅行
三仕宦生活的開始——空峒扈駕和奉使蜀滇
四封禪與北地之游——“無限”之象徵
五負薪塞河
六父職的繼續——司馬遷之活躍與積極
七太初曆的訂定和著述
第五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刨作(中)——必然的悲劇
一司馬遷的性格之本質
二好奇與愛才
三司馬遷與友情——司馬遷交遊考
四武帝時代之嚴刑峻法
五李陵案的原委
六兩個英雄的晚年
第六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作(下)——<史記=》各篇著作先後之可能的推測
一缺和補
二《史記》中可能出自司馬談手筆者
三《史記》中不易辨別為談著抑遷著者
四司馬遷著述之根據與其創作時之情形
五就著作時代上對司馬遷作品之劃分
六結論和餘論——兼論褚先生
第七章司馬遷的精神寶藏之內容——浪漫的自然主義
一司馬遷之識
二司馬遷之學——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三語言學的訓練——所謂古文
四司馬遷之讀書
五司馬遷與儒家
六司馬遷之根本思想——道家
七司馬遷和荀學
八浪漫的自然主義
九司馬遷的歷史哲學與歷史科學
十司馬遷之政治觀
十一司馬遷之民間精神
十二《史記》一書的個性
十三史官的傳統
第八章司馬遷的風格之美學上的分析
一司馬遷的散文風格之來源
二《史記》書中的形式律則
三建築結構與韻律
四句調之分析
五司馬遷之語彙及其運用
六司馬遷的風格之特徵及其與古文運動之關係
第九章文學史上之司馬遷
一《史記》是中國的史詩
二《史記》與中國後來的小說戲劇
三司馬遷之文學批評
四司馬遷之諷刺
五總結——抒情詩人的司馬遷及其最後歸宿
代跋:“因為他是抒情詩人,所以他的作品常新”

《史記》研究書目

《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