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長夏無事,課從子鍾漢讀番禺陳澧蘭甫《東塾讀書記》,時有申論,隨記成冊。其中有相發者,有相難者,每卷得如幹事,盡四十五日之力訖事。陳氏以東塾名其廬,而仆課子弟讀書之室,會在宅之東偏,遂以後東塾名吾室。而董理所記,都十七卷,署日《後東塾讀書記》,而古籍之精要者粗舉,以與陳《記》,合之則互為經緯,而分之則各成篇章,庶幾並行不廢雲。
作者簡介
錢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別號潛廬,江蘇無錫人。近代著名文史學者。先後在聖約翰大學、清華大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光華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範學院任教。生平著述宏富。此次將其作品校訂整理後,首度系統出版。
目錄
卷一孝經四條
卷二論語十條
卷三孟子十三條
卷四周易九條
卷五尚書九條
卷六詩四條
卷七周禮七條
卷八儀禮五條
卷九禮記三條
卷十春秋上十條
卷十一春秋下二十條
卷十二國小五條
卷十三諸子三十一條
卷十四西漢十二條
卷十五鄭學三條
卷十六三國五條
卷十七朱子六條
前言
長夏無事,課從子鍾漢讀番禺陳澧蘭甫《東塾讀書記》,時有申論,隨記成冊。其中有相發者,有相難者,每卷得如幹事,盡四十五日之力訖事。陳氏以東塾名其廬,而仆課子弟讀書之室,會在宅之東偏,遂以後東塾名吾室。而董理所記,都十七卷,署日《後東塾讀書記》,而古籍之精要者粗舉,以與陳《記》,合之則互為經緯,而分之則各成篇章,庶幾並行不廢雲。
陳氏何為而作《東塾讀書記》也?日以抹敝也。曷言以抹敝也?清儒喜言東漢許、鄭之學,至嘉、道之世,極熾而敝。於是專求古人名物制度訓詁書數,以博為量,以窺隙攻難為功,其甚者欲盡舍程、朱而宗漢之士,枝之獵而去其根,細之搜而遺其鉅。物極必反,窮而思通,於是有西漢今文之學興。自武進莊存與方耕始治《公羊》,作《春秋正辭》,漸及群經。其為學務明微言大義,不專章句訓詁之末。一門並承其緒,其外孫劉逢祿申受及長洲宋翔鳳於庭復從而張之,海內風動,號為常州學派。一衍而為湖南之王閩運壬秋,四川之廖平季平,以《公羊》言禮制。又一衍而為廣東之康有為長素、梁啓超任公,以《春秋》言經世。
精彩書摘
卷二論語
閱《東塾讀書記》第二卷《論語》,提要鉤玄,觀於會通,不為漢儒訓詁瑣細之談,亦不作宋學心性杳冥之論。一引《朱子語類》,謂:“《論語》一部,自《學而時習之》至《堯日》,都是實地做工夫處。”再引《伊川語錄》日:“將《論語》諸弟子問處,便作己問;將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得。”大處落墨,小處著想,亦平實,亦閎通,異於章句小儒。
《論語》二十篇,開宗明義第一章提一個“學”字,第二章說一個“仁”字,最有意思。學之為言覺也;仁之為言人也。且先教學者覺到自己是個人,做入從何做起,可謂頂門一針,當頭一棒。《苟子·勸學》以為:“學惡乎始?惡乎終?日: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歿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亦歸根一“人”字。“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學也。陳澧云:“學者何,讀書也。”“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其為人也。“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歿而後止”,亦勉人以時習之意也。義正相發。
《論語》二十,始《學而》,終《堯曰》,內聖而外王也。內聖之功,以“學而時習”策之於始;外王之治,以“四海困窮”儆之於終,旨深哉。
《論語》一書,標“仁”字以立人道之極,揭“君子”以示人倫之范。子者,男子之通稱;君者,善群者也。君子之言,善群者之男子也,故日:“君子群而不黨。”群而不黨,斯人之所由以耦①俱無猜,而講信修睦,示民之有常者也。仁孰大乎是?《中庸》:“仁者,人也。”鄭註:“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黨則有偶有不偶,群則無之而不偶。含宏光大,仁之至也。然謂仁因人偶而見則可,謂非人偶無以見仁則不可。謂人偶可藉以便宜說明仁之見端則可,謂人偶可附會以釋《說文》“仁從人從二”之義則不可。阮文達公以《中庸》“仁者人也”鄭注“讀如相人偶之人”,遂從《說文》“人二”之義。徐鼎臣說:“仁者兼愛,故從二人。”及《曾子制言》“人非人不濟”語,以為:“獨則無偶,偶則相親。孔門所謂仁也者,以此一人與彼一人相人偶,而盡其敬禮忠恕之謂也。凡仁必於身所行者驗之而始見,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見。若一人閉戶齋居,瞑目靜坐,雖有德理在心,終不得指為聖門所謂之仁”,而以駁朱子“仁者心之德,愛之理”,斯則拘虛之談,未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知《中庸》“仁者,人也”,猶言人之所以為人也,與《孟子》“仁,人心也”語勢正同。《孟子》加一“心”字,則所以釋夫此句者既明矣。牝牡親子之愛,犬馬之所同;立人達人之仁,唯人所獨。故日“仁,人心也”,而非所語於愛。《說文》:“仁,親也。從人從二。”小徐《系傳》:“從人,二聲。”按此當從《系傳》。二與仁雙聲,皆日母字,《說文》有以雙聲字為聲者,故仁從二得聲。古文仁作忎。制字之初,忎本從心,安得藉口篆文從人二以難朱子?仁者心之德,《禮·表記》:“仁者,人也”,其下文云:“中心慘怛,愛人之仁也。”孔、孟時小篆未興,但有從乾從心之忎,安有從人從二之仁?言仁必以孔、孟為歸,《論語》“其心三月不違仁”,《孟子》“仁,人心也”,“君子以仁存心”,皆以心之德為說,初未嘗以相人偶為仁也。必待相人偶而後仁,將獨居之時,仁理滅絕乎?夷、齊西山,其意不求人偶,而《論語》“求仁得仁”,又何解也?“我欲仁,斯仁至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人偶之有?如必待人偶而後仁,是仁乃外來之物。告子以義為外,今更欲以仁為外乎?抑仁有相人偶之義,而鄭注讀如相人偶之人,只是擬其音,而未詁其義。蓋鄭注讀如之例,與《說文》不同。《說文》字書,其所舉者制字之本義,故讀如之字,往往義寓於聲,可尋聲以得義。鄭注乃訓詁之書,凡讀如者,皆擬其音,非釋其義,義則別有訓釋以明之。段玉裁《周禮鄭讀考》所立三例至確,如鄭注以人相偶為解,當雲“仁讀為”,不當雲“仁讀如”。讀如者,擬其音也。古無反語,故為比方之詞。讀為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為變化之詞。比方主乎音,變化主乎義。比方不易字,故下文仍舉經之本字。變化字已易,故下文輒舉已易之字。注經必兼茲二者,故有讀如,有讀為。字書不言變化,故有讀如,無讀為。有言讀如某讀為某而某仍本字者,如以別其音,為以別其義。段玉裁說。雲讀如,第謂與相人偶之人字同音耳,曷嘗以相人偶為仁?鄭君注《禮》箋《詩》,屢言人偶,其所取義,皆與仁無涉,朱一新《無邪堂答問》辨之析矣。然必謂仁不可以相人偶為解,則亦近於拘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