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壁畫墓》

《古代壁畫墓》

《古代壁畫墓》 是羅世平,廖暘編著的歷史類作品,由文物出版社在2005年7月1日出版。本書以時代為序,對20世紀發現的漢魏至明清的墓室壁畫,從題材及繪畫風格、技巧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墓室壁畫的發展情況、藝術成就及研究現狀,對於今後相關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古代壁畫墓》《古代壁畫墓》

《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是一套學科發展史和學術研究史叢書。其內容包括對20世紀考古與文物工作概況的綜合闡述;對一些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和古代區域文化研究情況的敘述;對文物考古的專題研究;對重要的文物考古發現、發掘及研究的個例紀實。  

編輯推薦

20世紀是中國文物與考古界開始科學探索的時代。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翻開這套書,重溫那些重大發現不斷、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動人心的歲月,也許就能看到奮鬥的足跡,也許就能觸動智慧的火花,也許就可以在學術前沿開始一輪新的接力……
書中配彩圖6幅、插圖50幅。
·查看全部>>作者簡介羅世平,一九五五年生於湖北武漢。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獲西方美術史碩士學位。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攻讀中國美術史博士學位,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任教,先後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主任、美術史系主任。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國宗教美術史》、《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圖像學研究》等。

圖書前言

俗稱“鋤頭考古學”的田野考古學的誕生以及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鑒玩觀賞著錄向科學的文物學的轉變,是22世紀中國學術與文化界的大事。它從材料與方法兩個方面徹底刷新了持續了數千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史學傳統,不但為中國學術界和文化界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研究天地,也為一切關心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人們不斷地提供了可貴的精神滋養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進而考古,向來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明顯的學術特點。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發其端,漢代司馬遷撰寫《史記》,北魏酈道元作注《水經》。他們對區⒌和書齋式的究古相繼開展,特別是對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時期的文化時尚。

精彩書摘

2.長安
長安發現較早的壁畫墓是1957年發掘的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突厥執失思力之子執失奉節墓(郭杜鎮1號墓)。墓內保留下來的壁畫不多,僅墓室北壁存一舞女形象,揮動帔帛,舞姿翩翩。舞伎所著長裙紅白條紋相問,與李爽墓以及《步輦圖》中宮女的衣裙式樣相同,是初唐的流行款式。
長安南里王村(韋曲)是中宗時權傾朝野的韋皇后的家族陵園,墓地的核心是韋後之父韋玄貞及其妻崔氏的合葬墓,號榮先陵。這也是有唐一代“號墓為陵”之始。榮先陵西南有韋玄貞諸子洵、浩、洞、、砒墓及其女衛南縣主和十三女墓等,一同建設於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均為壁畫墓。景龍四年(公元710年)韋後伏誅後榮先陵亦被毀。玄宗於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又詔令“發韋氏冢而平之”。1號墓即韋洞墓,1959年由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發掘。韋洞在中宗被廢時隨父母流放,如意元年(公元692年)死於容州,追贈淮陽王,後遷葬長安。墓道繪四神,墓門頂部畫樓閣,墓室內繪男侍、女侍和文吏等。前室西壁有花卉飛禽,下為花木。其餘幾座陪葬墓則發掘於1987年。當時在南里王村集中發掘了三百餘座隋唐墓葬,韋浩墓壁畫保存相對完好。

圖書目錄

引論
一漢魏壁畫墓
(一)東北地區漢魏壁畫墓的發掘者
1.日本人的早期調查
2.1949年後的繼續發掘
(二)洛陽地區的漢代壁畫墓
1.洛陽被盜掘的壁畫墓
2.接踵而至的考古成果
(三)中原其他地區的考古收穫
1.河北
2.洛陽周邊和黃河中游地區
3.魯南、蘇北、皖北、豫東
4.陝西
(四)河西邊疆地區的漢魏壁畫墓
1.河西地區
2.內蒙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