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清 顧炎武
詩詞正文
又酬傅處士次韻[1]
其一:清切頻吹越石笳[2],窮愁猶駕阮生車[3]。時當漢臘遺臣祭[4],義激韓仇舊相家[5]。陵闕生哀回夕照[6],河山垂淚發春花[7]。相將便是天涯侶[8],不用虛乘犯斗槎[9]。
其二:愁聽關塞遍吹笳[10],不見中原有戰車。三戶已亡熊繹國[11],一成猶啟少康家[12]。蒼龍日暮還行雨[13],老樹春深更著花。待得漢庭明詔近[14],五湖同覓釣魚槎[15]。
作品注釋
[1]此詩是顧炎武在康熙二年(1663年)游山西太原時酬答友人傅山所贈《晤言寧人先生還村途中嘆息有詩》的和韻之作。傅詩如下:"河山文物卷胡笳,落落黃塵載五年。方外不嫻新世界,眼中偏認舊年家。乍驚白羽丹陽策,徐頷雕胡玉樹花。詩詠十朋江萬里,閣吾傖筆似枯槎。"傅處士:傅山(1602-1683),字青主,初字青竹,號嗇廬,別號公之它,山西陽曲人。為人講義氣、重節操,博通經史諸子、兼工詩文書畫、金石篆刻。明亡,為道士裝,穿朱衣,住土穴,隱居山中,以醫為業。康熙中征舉博學鴻詞,不應,授中書舍人,不就,卒,以朱衣黃冠殮。有《霜紅龕集》十二卷行世。次韻:依對方原詩的韻腳及其次序和作。
[2]清切:形容聲音清越激切。越石笳:晉劉琨,字越石,魏昌(今山東無極縣東)人,任并州刺史。晉室南渡,長期堅守并州,與石勒、劉曜對抗。《晉書·劉琨傳》:"琨在晉陽(今太原),嘗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去。"笳:古管樂器名,漢時流行於西域一帶少數民族間,故稱胡笳。這裡越石笳比喻堅持不渝的鬥爭精神。這句意思是說傅山在危難的環境中而仍保持昂揚的民族氣節。
[3]窮愁:比喻環境窘迫險惡。阮生:指晉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為竹林七賢之一。《魏氏春秋》:"阮籍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去。"這裡喻傅山我行我素、堅持氣節、隱居清嘯、課子力學的生活。
[4]漢臘:《後漢書·陳寵傳》:"寵曾祖父鹹,成、哀間,以律令為尚書。……及莽篡位,召鹹以為掌寇大夫。謝病不肯應。時三子參、豐、欽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與歸鄉里,閉門不出入,猶用漢家祖臘。人問其故,鹹曰:'我先人豈知王氏臘乎!'"臘:歲終祭神的節令。漢朝臘祭行於農曆十二月。此處藉以指明朝的正朔、漢民族的節令。遺臣:前朝之臣,改朝換代後不仕新朝的人。
[5]韓仇:指張良為韓國復仇一事。《史記·留侯世家》:"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以上兩句是以陳鹹的不忘漢臘和張良義報韓仇,比喻傅山不忘明室、志在恢復。
[6]陵闕句:用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詞意。
[7]河山句:用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意。
[8]相將:相隨,共同。天涯侶: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難,天涯海角均可相隨的朋友。
[9]犯斗槎:宋之問《魯忠王輓詞》:"氣有沖天劍,星無犯斗槎。"《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猶觀星辰,自後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廓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何由至此?'此人見說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斗,星斗。槎:用竹木作的筏子。以上兩句是說彼此即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必再乘槎浮海遠求。
[10]愁聽二句: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只聽見邊關要塞處處都響徹著清軍的胡笳聲,卻不見中原地區有抵禦的軍隊。
[11]三戶:語出《史記·項羽本紀》:"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三戶有兩種解釋:一說為三戶人家。一說指楚國屈、景、昭三大貴族而言。顧炎武似乎在後一種意義上使用三戶。熊繹國:指楚國。熊繹為周代楚國的始祖,羋姓,受周康王的分封,居於荊州(湖北省西部一帶)。
[12]一成:古代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方十厘。啟:開拓,創建。少康:姓姒,夏朝君王相的兒子,為夏代中興之主。相傳寒促之子澆滅相,相妃緡逃歸有仍,生少康。少康奔虞氏,為庖正,占有土地一成,擁有武裝一旅(五百人),依靠同姓部落的幫助,消滅了寒促,恢復了夏朝的統治。以上兩句運用歷史典故,暗指當時明代諸王室雖然相繼敗亡,但遺民堅持抗清,不忘舊朝,仍然充滿光復的希望。
[13]蒼龍二句:這兩句以蒼龍、老樹作比喻,表示雖然已近年暮年,但壯心未已,復明的鬥爭勇氣依然存在。
[14]漢庭:這裡以漢朝指代推翻清王朝後建立的漢民族政權。明詔:英明的詔令。
[15]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相通的四湖。這裡暗用范蠡復興越國後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以上兩句是說,等到恢復明朝江山的大業一旦成功,我們一起到太湖乘風著木筏釣魚去。
作品賞析
顧炎武是明末著名的抗清義士。抗清失敗後,他拒絕入仕,遍游華北各省,考察邊塞山川形勢,訪求各地風土民情。這首詩作於1663年(康熙二年),作者51歲,當時在太原認識了著名文人傅山,二人志同道合,相見恨晚,皆有志於為反清復明作鬥爭。此篇即是與傅山相互唱和之作。當時清兵已控制大部分國土,而內地卻沒有足夠的武裝反抗力量,詩人為此而愁苦,但他堅信殘存的抗清力量,仍期待為民族復興做出貢獻。全詩運用反襯手法,首聯以“愁聽”和“不見”,寫出當時令人憂慮的形勢:清朝已統一了中國,抗清的鬥爭在清軍鎮壓下逐漸沉寂。接下三聯,先寫清朝必滅,明朝必復的堅定信念;次寫自己雖老而鬥志彌堅;後寫反清復明鬥爭必勝和自己功成身退的心跡。這三聯的抒寫與首聯形成了強烈的反襯,說明鬥爭的形勢雖然可憂,但有信心將鬥爭進行到底。前後反襯,更表現了作者愛國精神的可貴和民族氣節的堅定不移。詩中多處運用典故和比喻。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和少康復國的典故,表示反清復明的決心和鬥志,用范蠡歸隱五湖的典故,表明功成身退的心跡,都很恰切,頗能表現其堅強不屈、光明磊落的氣節。“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用蒼龍日暮行雨,老樹春深著花,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志豪情,不僅對偶工整,而且比喻生動新穎,含意遙深,風格高古,氣概豪邁,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江南崑山人。明諸生。少年時參加"復社"反宦官權貴鬥爭。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國後,參加崑山、嘉定一帶人民的抗清鬥爭,唐王立,除兵部主事。入清不仕。治經重考據,注意經世致用,開清代漢學風氣。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清初三大儒。其詩沉鬱蒼涼,有強烈的愛國精神。有《亭林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