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

《南京城》

高畫質電視紀錄片《南京城》,以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關鍵字“鐘山風雨”、“虎踞龍盤”、“天翻地覆”、“人間正道”為篇章標題,共四部八集,每集三十分鐘。該片以超邁的歷史眼光,深刻剖析了一個頑強保存華夏文明正朔、直接見證華夏民族榮辱興衰的大城。導演:周亞平、周亞非,2010年3月12日上映。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南京城》海報《南京城》海報
《南京城》是由周亞平周亞非導演的歷史紀錄片,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於2010年3月12日發行。

內容介紹

〖第一集 鐘山風雨(上)〗
這座城,被楚人讚美曰“金陵”,距今已誕生近兩千五百年。三國時東吳大帝孫權,將南京城作為“首都”,帶入歷史的視野。晉朝永嘉南渡後,在南京組織王朝政府,南京從而取代了長安洛陽——正如在羅馬世界,拜占廷取代了羅馬和米蘭一樣,南京成為了“東方的拜占廷”。在中國歷史的版圖上,南京城,表征著文明薪火傳承的頑強。
〖第二集 鐘山風雨(下)〗
南北朝時期,漢民族以南京為中心,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抗。國家不幸詩家幸。南朝,是一個藝術、哲學宗教的春天。這樣的風氣,離不開歷代皇室的表率。與南朝一樣,南唐時的南京,以“詞帝”李煜為代表,更是詩詞的聖地。1356年,南京城終於迎來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朱元璋的明帝國。
〖第三集 虎踞龍盤(上)〗
威儀的南朝石獸,守衛著故去的帝王,也象徵著“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南朝文化精神。文學成果斐然(如《文心雕龍》),科技創新層出(如圓周率),佛教的勃興(如達摩東來)——南京城,保守著中華文明的進步。在近代,南京金陵刻經處的厚重雕版,鋪墊起了中國佛學的全面復興之路。
〖第四集 虎踞龍盤(下)〗
南京鐘山下的明孝陵,是朱元璋一生的終點。當年孝陵下的孝子朱棣,不久又重建大報恩寺。大報恩寺塔,被當時西方人列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觀之一。2008年,大報恩寺塔以其地下奇觀,向世人展示當年的盛世景象。明代南京城裡的奢華風氣,造就了秦淮河邊無數的傳奇。“秦淮八艷”,就是秦淮河最濃的一抹香艷。
〖第五集 天翻地覆(上)〗
以南京為基地,鄭和艦隊七下航行,奏響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曲。四個世紀後,閉關自守的清政府與英軍在南京靜海寺內議定《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就這樣從南京城開始了。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中山先生選擇了南京紫金山作為自己的安息之地。他的“博愛”,深深融入了這個城市的精神血液。
〖第六集 天翻地覆(下)〗
二十世紀初的南京城,再次成為中國的首都。南京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因1937年抗戰爆發被迫中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南京大屠殺中,遇害同胞達30萬以上。抗戰勝利後,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來到南京梅園新村,同國民黨開展了艱苦的和平談判。談判破裂後,百萬雄師過大江。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第七集 人間正道(上)〗
秦淮河南的長乾里,是南京城的基點,也是詩文風流的生髮地,曾經氤氳了青梅竹馬的溫情、杏花村的酒香。金陵文脈不絕。“天下文樞”的江南貢院,陳獨秀從這裡“叛逃”,成為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南京水師學堂里,年輕的魯迅逐漸養成了他的人生觀。三江師範學堂幾經變革,孕育了幾所名震世界的著名學府。賽珍珠陶行知,成為該校優良校風的代言人。
〖第八集 人間正道(下)〗
1968年建設成的南京長江大橋,這是中國人獨立自主的壯舉,記載著這個民族那個特定時代的激情。雲錦,則是南京城一張古老而絢麗的名片。在清朝掌管雲錦的江寧織造府里,天才作家曹雪芹誕生了。《紅樓夢》里,雲錦留下了華麗的身影。五彩斑斕的雨花石,就像是微縮在石子上的大自然之雲錦,綻放的卻是浩然正氣的生命之花。英雄之城,虎踞龍盤,正道滄桑。

背景資料

南京,已建城2480多年,她的地位孫中山先生早有定論:“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

影片特色

導演:周亞非(左)周亞平(右)導演:周亞非(左)周亞平(右)
紀錄片《南京城》,以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關鍵字“鐘山風雨”、“虎踞龍盤”、“天翻地覆”、“人間正道”為篇章標題,共四部八集,每集三十分鐘。該片以超邁的歷史眼光,深刻剖析了一個頑強保存華夏文明正朔、直接見證華夏民族榮辱興衰的大城,在歷史長河中具有的特別作用和特殊地位,令人信服地呈現了在一次次滄桑巨變後頑強崛起的南京城,乃是中華大地當之無愧的英雄之城、勝利之城、博愛之城
八集人文紀錄片《南京城》,既擁有中華文明發展的縱線統觀,又兼備世界文化比較的橫向視野,充分彰顯了創作者對南京歷史獨到而沉靜的思考。《南京城》匠心獨運,在本片中引入“南京讀本”之概念,第一次詳盡、系統地解讀了南京城在風雲激盪的中國古代、近代及現當代史中創造出的璀璨文明,全面呈現了獨具魅力的南京風情,並通過眾多歷史細節的追問,深刻闡述了十朝古都南京作為“榮耀之城”、“勝利之城”、“博愛之城”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中博大而深遠的影響。《南京城》是一部充滿藝術創新的大作,她以其精益求精的寫作、影像和激情創意,成功向南京致敬。
《南京城》遵循“為城理史,為城做傳”的理念,她充滿誠意的創新意識,彰顯出創作者對文化的獨到思考與堅守。影像的南京,嫵媚或鮮活,沉靜或肅穆。該片的高清拍攝與動畫製作,達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水準。畫面簡潔、構圖唯美、布光精當、音樂貼切、音效逼真,並將鏡頭的運動感通篇貫穿於編輯之中,力求精準、精緻、精美,使全片充滿了視覺和聽覺的張力,給予觀眾充分的想像空間,意蘊悠長。《南京城》讀本“片段預告”的創意令人過目不忘,南京是一部“大書”,這是一本用城磚鑄成的大書,南京城的每一塊城磚上,都寫滿了她的興衰往事,都刻滿了她的倔強堅韌。

幕後製作

《南京城》的超高品質,凝聚著創作者們的艱辛努力。該片拍攝製作周期歷時一年,設計動畫近50分鐘,拍攝高清素材則逾5000分鐘,尋訪了余秋雨韓美林余光中葛劍雄樓宇烈毛佩琦、蔣贊初等幾十位著名文化、歷史學者和專家。該片總導演周亞平(壹周)、導演周亞非(非可)是我國優秀的紀錄片人,十餘年以來,一直秉承“紀錄片,能夠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做些什麼”的理念,堅持人文紀錄片的創作,大型系列片《尋訪吳歌》、《水天堂》、《江南》、《徽州》、《徽商》、《河之南》、《望長安》等經典之作,皆為他們導演的作品。他們也是央視傳統節日系列詩會的發起人和編導者。出於對南京歷史的尊崇之心:“南京讀本是中國讀本最重要的一部分”,曾經在南京長期生活工作的兩位導演為《南京城》設計的“讀本”理念,即緣起於此。深厚的歷史文化素養以及博大的人文詩性情懷,使全片既理性實證又盪氣迴腸。總導演周亞平(壹周)系中央新影副總編輯、中廣協會紀錄片委員會副會長,同時又是中國當代的一位優秀詩人,他在內容創意、篇章結構、影像創新、音樂編輯等方面的總體把握,加之朗誦藝術家高峰的誦讀、電視主持人王小騫的解說,使全片詩意盎然,實現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詩人紀錄片”。正如一位作家所言:“那些在激情激勵下由理智寫成的作品是最美的”。

相關評價

高畫質電視紀錄片《南京城》,是一幅南京歷史文化的精美捲軸,處處鋪墊著中國大歷史的厚實底色;是一部對文明發展充滿敬意與誠意的影像佳作,處處流露出創意十足的高尚品質。
《南京城》,在形式上的創新意識,彰顯出創作者對文化的堅守和獨到思考。該片總導演周亞平巧妙引入了“讀本”的概念,並交由渾厚的朗誦藝術家高峰誦讀,由此在整篇沉靜、洗鍊的主持人王小騫解說中間,插入若干個感情豐沛的變奏,不僅有效緩解了部分敘事的平鋪直敘,而且完美利用上了那些誕生於南京的眾多詩詞名篇,使之凸顯出來,強化南京的文脈永續。在影像表達方面,《南京城》的高清拍攝,達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水準。

視頻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