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千秋三峽》是我國第一部反映中華民族圓夢三峽的大型紀錄片,該片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從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層面審視三峽工程,全景式、多側面、多角度解讀和演繹三峽工程,敘述了中國人民從夢想到爭論、論證,再到興建的百年歷程。
湖北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大型紀錄片《千秋三峽》,猶如大江東去,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激盪著觀眾的心弦。這部影片站在歷史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高度,全景式地描述了三峽工程從夢想到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以科學發展觀演繹了三峽工程這個舉世矚目的世紀性的歷史命題。既洋溢著時代的激越詩情,又充盈著科學的形象美感,是一首運用多聲部鏇律奏響的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交響史詩。在總體構思上,《千秋三峽》第一次在銀幕上把三峽工程作為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一個壯舉來加以審視和把握。影片序幕借屈原的《天問》向從天宇混沌中奔湍而來的長江和神奇旖旎的三峽發出詰問:“九州安錯,川谷何,東流不溢,孰知其故?”影片在航拍層巒迭嶂、雲霧繚繞的長江大全景鏡頭中,伴隨著在峽江深谷中迴蕩的川江號子,表現了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意識深層潛藏著的夢幻的、詩意的長江和現實的、苦難的長江兩個長江的雙重印痕。影片從長江邊黃陵廟供奉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特寫鏡頭拉開,回溯了中華民族改造自然、戰勝自然的悠遠歷史。這個大氣闊然、詩意磅礴的序幕,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這為影片奠定了深邃而博大的理性思維話語和美學精神本源。
真實是紀錄片的美學特質。圍繞著三峽工程夢想了100年,勘測了50年,論證了40年的風雨歷程,《千秋三峽》將怎樣表現這種帶有歷史厚重感的真實?影片不是就事論事地停留在展示編年史資料的層面,也不是對三峽工程進行單一線性時空的記錄,而是將三峽的命運始終在縱向上,置於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歷史長河中進行考察與觀照,表現每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和創造歷史事件的仁人志士,在橫向上對三峽工程的影響與推動。影片在對三峽工程進行縱橫捭闔的宏大敘事中,將一個充滿活力的理性思考凸現了出來,揭示了只有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綜合國力增強的當代,三峽工程的理想才能變為現實。因此,《千秋三峽》展現的不僅是一個世紀工程的誕生過程,更是一個中華民族追尋復興之路的縮影。這部影片採用了請當事人出鏡進行激情現場講述,來強化紀錄文本真實的認同機制。影片共採訪了6位當事人:張光斗、林一山、李銳、魏廷王爭、陸佑楣、李永安。他們以個人的所見所聞講述了三峽工程的一角。影片把對三峽工程的巨觀把握,滲透到人物內涵的微觀表現上,建立起一種具有人文色彩的真實感和現實感,這樣在觀眾頭腦中就構成了三峽工程連線著領袖與人民、歷史與現實、物質與精神、科學與民主的完整形象。《千秋三峽》借鑑科普電影美學創作規律,來演繹三峽工程外在形式與科學內容的和諧統一美。影片充分運用電影視覺造型表現手段,把三峽工程涉及的深奧難懂的科技原理在銀幕上進行了形象通俗的闡釋,給人別開生面的美感,甚至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使觀眾易於接受和理解。蒙太奇組合的互相烘托,渾然一體,賦予了蘊涵著科學奧秘的瞬間以永恆的雕塑感。根據中國傳統藝術的寫意美學原則,在有限的影像畫面中追尋無限的韻意,是這部紀錄片美學風格的重要特徵。影片在表現三峽庫區百萬移民這道“世界級”難題時,選擇了一位叫李萍的婦女在移民車隊出發時同鄉親們依依惜別的情景。一年後,攝製組通過移民部門找到在農田割稻的李萍並對她進行了採訪,以一當十的銀幕敘述,給觀眾留下了無限的聯想空間。在著名作曲家王原平創作的《我走了》的音樂聲中,切入了2002年中央電視台把最後一座“感動中國”的獎盃頒發給了三峽移民的資料鏡頭,讓我們感悟著三峽移民破解“世界級”難題的犧牲精神和高尚風格。我始終忘不了影片中一組電焊工人在發電機組中進行金屬結構吊裝焊接的鏡頭,那從戴著頭盔的臉上滴落下來的汗珠,在灼熱的太陽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這汗珠的意象是三峽建設者壯美和偉大的象徵,體現著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魂魄。
從20世紀70年代建造葛洲壩開始,湖北電影製片廠就以灼熱的目光注視著孕育了中華民族文明的長江上發生的變革。當三峽工程動工興建之時,他們聯合中國三峽總公司新聞宣傳中心,跟蹤拍攝了十多年的工程建設和移民影片資料,經過精心的篩選、提煉、剪裁、編輯,構建了這部融文獻性、現實性、藝術性、科學性與觀賞性於一爐的作品。儘管不能說影片做得盡善盡美,但它創造的美學價值彌足珍貴,其內容和意義遠遠地超出了作品本身,成為中國紀錄電影美學史上一次具有創新意義的登攀。
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上,三峽總公司新聞宣傳中心與湖北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的大型紀錄片《千秋三峽》榮獲優秀紀錄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