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簡介
《學報》創刊於1987年,原名《法苑》,1998年12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登記,轉為正
式社科類期刊。《學報》的辦刊宗旨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實行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圍繞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組織交流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經驗,以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學報》辟有法學專論、專家論壇、專題研討、理論與實踐、套用·成果·轉化、套用法學、外國法學、比較法學、案例分析、教學研究、高職教育研究等欄目。
歷程
《學報》自1999年公開發行以來,經過不斷努力、辛勤探索,以其嚴謹的治學態度、清新的辦刊特色漸為社會所承認,在法學學術領域得到同行的認可,已成為深受廣大法學領域讀者、作者厚愛的學術刊物。2002年7月被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評定為“北京市一級期刊”,並連續榮獲北京高教學會社會科學學報研究會“優秀編輯質量獎”;2004年《學報》主編李克教授榮獲北京高教學會社會科學學報研究會“優秀學報主編”稱號;2006年《學報》榮獲“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研究會“全國質量進步社科學報”稱號。
編委
《學報》首任主編由原北京大學法律系主任、北京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肖永清教授擔任;第二任主編由北京市司法局局長、北京市法學會會長、北京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院長孫常立同志擔任;現任主編為北京政法職業學院科研處處長李克教授。《學報》現任編委會名譽主任孫常立、編委會主任張景蓀、編委會副主任陳勇。
《學報》的主編、副主編、編輯均由相關學術領域的教授、教師兼任(雙肩挑),以保證刊物的學術質量,實現了法學理論教學與司法實踐的有機結合。《學報》在內容上注重套用法學研究,並以此定位區別於名牌高校及其他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理論刊物,突出高等政法職業院校理論聯繫實際,培養複合型政法人才的辦學理念,堅持高等職業學校《學報》求真務實的刊物特色。
《學報》被以下資料庫收錄或列為刊源:《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
哲學政法類期刊大全(一)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